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华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代词
  • 2篇动宾
  • 2篇动宾关系
  • 2篇介词
  • 2篇古代汉语
  • 2篇汉语
  • 2篇合音
  • 2篇合音词
  • 1篇断句
  • 1篇判断句
  • 1篇主谓
  • 1篇主谓关系
  • 1篇主谓结构
  • 1篇主语
  • 1篇谓语
  • 1篇文言
  • 1篇文言文

机构

  • 3篇汉中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刘忠华

传媒

  • 2篇安康师专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古代汉语中“诸”为“合音词”说商榷被引量:2
2002年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问题关键在于它是不是等于“之于”或“之乎”。动词后用“诸”的情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诸”,(二)“动词+诸+乎”,(三)“动词+诸+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刘忠华
关键词:合音词动宾关系代词介词
“诸”不是合音词被引量:1
2002年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问题关键在于它是不是等于“之于”或“之乎”。动词后用“诸”的情况总共有三种 :(一 )“动词 +诸” ,(二 )“动词 +诸 +乎” ,(三 )“动词 +诸 +名词 (或词组 )。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 ,发现上述 (一 )、 (二 )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 ,由“诸”字煞尾时 ,“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 (三 )种情况的“诸”字 ,有称代作用时 ,只相当于代词“之” ,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 ,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 ;“诸”字无称代作用时 ,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 :“诸”
刘忠华
关键词:合音词动宾关系代词介词文言文古代汉语
谈主语的确定
2001年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四 :1、主谓结构与主语 ;2、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3、确定主语的基本原则 ;4、描写句和判断句主语的确定。论述了主谓结构是同时靠陈述者与被陈述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及位置建立的 ,要确定的主语与陈述内容 (谓语 )必须具有直接联系 ,确定主语的基本原则是同时考虑位置与语义关系 。
刘忠华
关键词:主语主谓结构主谓关系谓语判断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