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入径子宫切除术对血管内皮细胞及下肢静脉压力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不同入径子宫全切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及下肢静脉压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07月-2013年04月在本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需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99例,平均年...
- 刘晓霞
-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血管内皮细胞膀胱截石位
- 腹腔镜手术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及推广,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时间亦相应延长,术后并发症亦有增多和加重的趋势.近年来,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亦多有报道.一般认为,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手术体位、全身麻醉以及血液凝固性的改变均是DVT形成的高危因素[1].DVT一旦形成,致残致死率较高,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被认为是DVT形成的首要因素.现就腹腔镜手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综述如下.
- 刘晓霞王晓红
- 关键词:腹腔镜血管内皮细胞深静脉血栓
- 不同入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血浆vWF、TM、D-D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及D-二聚体(D-D)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99例,其中36例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TLH组),32例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TVH组),31例采用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24 h抽静脉血检测血浆vWF、TM和D-D。结果三组术前血浆vWF、TM、D-D比较,P均>0.05。术毕血浆vWF、TM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TLH组升高幅度高于TVH、TAH组(P均<0.05),TVH与TAH组相近。术后6 h时,TLH组血浆TM水平仍高于TVH、TAH组(P均<0.05),TVH与TAH组相近;而vWF水平三组相近。三组血浆D-D术毕时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TLH组高于TVH、TAH组(P均<0.05),TVH组与TAH组相近(P>0.05);TLH组术后6 h血浆D-D继续升高,与术毕相比,P<0.05;术后6 h血浆D-D水平TLH组>TAH组>TVH组(P均<0.05);TLH组术后24 h血浆D-D较术后6 h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TVH、TAH组(P均<0.05);TVH、TAH组相近(P>0.05)。结论 TLH术后血浆vWF、TM升高较TVH及TAH更明显,行TLH者血管内皮损伤、机体高凝状态更为严重,但术后恢复较快,持续时间短暂。
- 刘晓霞王晓红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手术径路子宫全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