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总结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 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21例患者进行急诊CT扫描,分析CT表现。结果 CT首诊有阳性表现并初诊为早期脑梗死者9例,且在随后的CT复查中同一部位均可见,脑梗死病灶;首诊阴性12例。经CT或MRI复查,最终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16例,5例多次复查CT无阳性发现的病例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初诊准确率为42.9%。结论 CT对脑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超急性脑梗死要仔细分析CT表现,细致观察重要结构间的变化,并及时复查。
- 刘毅云睿胡贵华
- 关键词:脑梗死体层摄影术CT诊断
- 加膜支架治疗食道狭窄的价值
- 2007年
- 目的:评价置入食道加膜支架对恶性食道狭窄或(和)瘘的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X线电视透视下王入的12例15枚食道加膜支架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转归,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一次成功,置入过程中未发生技术性并发症或死亡。放置24 h~48 h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瘘道被封闭,吞咽困难程度由术前的平均3.5级降至术后的1.0级,均能进普食,临床有效率100%。随访3个月~6个月,早期胸骨后疼痛不适7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2例;术后4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术后3个月~4个月死亡2例。结论:食道加膜内支架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解除食道狭窄或(和)瘘的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刘毅胡贵华邓勇军
- 关键词:食道狭窄并发症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价值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62例患者,对穿刺的成功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对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作出统计,以及对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62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阳性率100%,正确率96.8%,并发症的出现率19.4%。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获取肺部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胡贵华刘毅
- 关键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 化学性爆震伤致双下肢粉碎性骨折一例
- 2005年
- 吕仕银何平张成荣巩万均刘毅
- 关键词:下肢粉碎性骨折爆震伤软组织挫伤出血不止足背动脉病历资料
- 60度患前斜位X线检查肩关节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观察60度患前斜位在肩关节外伤后X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肩关节外伤病人分别进行常规肩关节投照及60度患前斜位投照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及缺点。结果 :采用“常规”投照方法15例能准确进行诊断 ,6例因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能肯定诊断。结论 :60度患前斜位作为常规投照方法的补充 ,在肩关节外伤病例的影像检查中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
- 刘毅唐义能杨文胜
- 关键词:斜位X线检查投照方法影像检查病人伤病
- 横纹肌血管瘤医学影像学诊断分析及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横纹肌血管瘤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横纹肌血管瘤的医学影像学数据。结果:X线平片仅能显示静脉石,显示率7.7%;超声病灶发现率84.6%,诊断正确率73.1%;CT病灶发现率92.3%,诊断正确率80.8%;MRI病灶发现率100%,诊断正确率94.1%;血管造影诊断正确率100%。结论:血管造影虽为诊断横纹肌血管瘤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并发症常见,费用贵,患者不易接受;MRI具有无创、性价比高的特点,且能早期发现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患者易接受,为横纹肌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邓勇军刘毅杨文胜杨国庆
- 关键词:横纹肌血管瘤医学影像学
- 加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置入食管加膜支架对恶性食管狭窄和/或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8月X线电视透视下置入的12例15枚食管加膜支架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转归,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1次成功,置入过程中未发生技术性并发症或死亡。放置24~48h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瘘道被封闭,吞咽困难程度由术前的平均3.5级降至术后的1.0级,均能进普食,临床有效率100%。随访3~6个月,早期胸骨后疼痛不适7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2例;术后4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术后3~4个月死亡2例。结论:食管加膜内支架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解除食管狭窄和/或瘘的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刘毅胡贵华邓勇军
- 关键词:食管狭窄并发症
- 成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肠旋转不良在新生儿期或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在成人期少见。现报告在我科行全消化道造影发现的3例病例的影像表现。
- 胡贵华刘毅
-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成人期影像分析全消化道造影儿童时期新生儿期
- 脑挫裂伤不同时段CT复查的影像对比分析与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动态观察脑挫裂伤患者行首次CT检查、伤后24h内、24h左右及2天以上复查CT的影像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时间段CT复查的影像变化与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外伤后首次行脑CT检查,以及伤后复查发现脑挫裂伤的70例患者,比较两次或多次CT检查挫裂伤病变不同时间段影像的动态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伤后首次检查发现脑挫裂伤的患者52例(74.3%),合并蛛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或骨折者30例(42.9%),单纯性脑挫裂伤者22例(31.4%)。其余18例(25.7%)患者未发现明显脑挫裂伤征象,但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或骨折。第1次CT检查后2-26h再次复查CT,18例挫裂伤阴性患者均出现挫裂伤征象,6例(33.3%)表现为重度挫裂伤,12例(66.7%)表现为轻-重度挫裂伤;其余52例挫裂伤患者复查,22例(42.3%)患者挫裂伤区域出现出血、水肿明显加重征象,22例(42.3%)表现为轻-中度加重,8例(15.4%)表现稳定。44例患者于第1次CT后48h-8d进行了第3次复查,与第2次比较其中30例(68.2%)病变稳定,6例(13.6%)出现病变加重或明显加重,其余8例(18.2%)出现病变区水肿加重征象。结论:脑挫裂伤患者24h以内及24h左右复查价值重大,多数患者在此时间段病变进展迅速,CT及时复查对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 胡贵华刘毅
- 关键词:脑挫裂伤CT影像复查
- 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医患沟通是医疗胰务中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更是医务人员在医院经营中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良好的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更是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实践证明良好的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云睿刘毅张英姿曾建军
- 关键词:医患沟通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