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交通事故所致胸部为主多发伤的救治
- 2002年
- 罗南赵夏周克海刘红兵黄云邹强
- 关键词:胸部外伤急救交通事故多发伤
- 巨大食管平滑肌瘤1例
- 2013年
- 来源于食管平滑肌的肿瘤称为食管平滑肌瘤。一般认为,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的黏膜肌层、固有肌层或血管壁的肌肉层以及胚胎肌肉组织变异[1]。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占食管良性肿瘤的67%~80%[2]。多数食管平滑肌瘤的最大直径为3~10 cm ,好发于食管中下段。
- 丁雪松罗南刘红兵邹强
- 关键词:食管良性肿瘤固有肌层肌肉组织肌肉层血管壁中下段
- 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术中胃与食管吻合的方式有多种,每种吻合方式各有优缺点。探讨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全部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术式)的食管癌切除方法,胸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腹部操作在腹腔镜下完成。根据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分层吻合组(87例)和端侧器械吻合组(42例)。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是本研究的主要观察目标。结果:1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端端分层吻合组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较端侧器械吻合组多(12.0%vs 2.3%,P=0.037),两组患者的其余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端侧器械吻合组的吻合时间少于端端分层吻合组[(32.0±6.8)min vs(15.0±5.4)min,P=0.021]。两组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1.1%vs 11.9%,P=0.023)、胃食管反流(9.1%vs 26.1%,P=0.012)、肺炎(12.6%vs 30.9%,P=0.023)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3%vs 26.1.%,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食管癌切除术中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防止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症状。
- 唐波赵夏刘红兵张清峰刘奎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
- 食管癌切除患者颈部不同吻合方式发生吻合口瘘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患者颈部不同吻合方式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39例食管癌颈部吻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方式将其分为器械吻合组(78例)和手工吻合组(61例)。分析术前及围手术期资料,比较两种吻合方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根据术后有无吻合口瘘将患者分为吻合口瘘组(18例)和无吻合口瘘组(121例),分析影响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吻合方式、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新辅助放化疗是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器械吻合(β=0.978,OR=20.322,95%CI=1.343~201.434)、手术时间>300 min(β=2.877,OR=1.150,95%CI=1.101~1.893)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39例患者中,器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2%,高于手工吻合的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吻合中,细管状胃的瘘发生率高于球棒状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吻合方式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工分层吻合能有效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器械吻合时,采用球棒状胃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手工分层端端吻合具有胃损伤小,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颈部吻合方式。
- 唐波赵夏刘红兵张清峰刘奎张慧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吻合口瘘端端吻合
- 老年肺癌围术期的处理
- 2000年
-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63例,男55例,女8例,年龄65岁~76岁,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为预计值的50%~70%,最大通气量(MVV)为预计值的40%~60%.并发心电异常26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4例.单叶肺切除47例,右上中叶切除2例,肺叶伴受侵相邻组织切除13例,右全肺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腺癌29例,鳞癌28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按UICC1997年TNM分类,Ⅱa11例,Ⅱb22例,Ⅲa19例,Ⅲb11例.结果:并发呼吸困难,氧饱和度80%以下34例,其中8例作气管切开。肺面漏气19例,心律紊乱36例,糖尿病7例,1例酮症酸中毒,高血压12例.治愈61例,死亡2例,1例死于心脏猝死,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强调咳痰,处理基础病变,氧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PC镇痛泵镇痛,红外线频谱仪理疗助咳痰,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助于老年肺癌术后渡过呼吸关,ZT医用胶加明胶海棉封阻肺面漏气,术前术后常规用含镁极化液,及时使用心血管药物,常规监测血糖,对异常者及时选用胰岛素,力求个体化.辨证对待术后静与动,正确指导患者术后配合治疗,均为老年肺癌围术期应重视的问题.
- 罗南熊广舒程天喜赵厦周克海刘红兵黄云
- 关键词:老年人肺癌围术期
- 自制肺网用于食管和贲门手术552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用自制肺网显露胸腔良好手术野,旨在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对自制肺网用于食管和贲门手术的5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地完成食管和贲门手术,手术时间平均缩短44min。无肺组织损伤或通气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经胸行食管和贲门手术者用自制肺网包裹肺组织,操作简单,较双腔气管插管方便、经济、可行,值得推广。
- 刘红兵罗南赵夏邹强唐波
- 关键词:手术时间
- 超胸顶食管—胃机械吻合术治疗上中段食管癌52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中段和胸上段食道癌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7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病员,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应用CDH25圆形吻合器或WGW24弯形吻合器,经胸超胸顶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治疗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其中食管上段癌20例;中上段癌32例。手术时间较常规的手术方法缩短40分钟,未发生一例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全组无死亡及残端癌残留。结论经胸超胸顶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治疗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刘红兵罗南赵夏周克海黄云
- 关键词:食道癌外科手术
- 纵隔肿瘤外科治疗75例体会被引量:1
- 1996年
- 纵隔肿瘤外科治疗75例体会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643000)罗南,程天喜,熊广舒,赵夏,周克海,刘红兵,李劲松自1986年5月至1995年4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纵隔肿瘤75例,占同期胸部外科手术954例的7.9%。现将其手术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
- 罗南程天喜熊广舒赵夏周克海刘红兵李劲松
- 关键词:纵隔肿瘤畸胎瘤胸腺瘤外科手术
- 外科治疗在低肺功值肺癌病人中的作用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在肺功能差的肺癌病人中的可行性。方法 1995年1月-2003年12月,对46例用常规肺功能测定为低肺功值(MVV%≤45%,FVE1%≤45%)的病人加用闭气试验,爬二楼后血氧饱和度测定对心肺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给予呼吸综合训练后,分成手术治疗(22例)与对症治疗(24例)两组进行治疗。手术组中:全肺切除1例,两叶切除1例,一叶切除(包括袖式切除和隆突重建)13例,楔形切除7例。结果 手术组围术期死亡1例。对症组住院死亡4例,并发症中手术组和对症组分别为:咳痰困难15例和18例,呼吸困难11例和15例,气管切开9例和6例,心律紊乱11例和10例,血糖高12例和6例。1年成活77.3%和66.7%,2年成活54.5%和33.3%。结论 结合实际做好术前心肺功能综合评价和呼吸训练,灵活选择手术术式,缩短麻醉、手术时间,加强围术期管理,对低肺功值的肺癌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 罗南李琼赵夏周克海刘红兵黄云邹强
- 关键词:肺癌病人外科治疗
- 经左颈左胸后外切口切除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体会
- 2002年
- 赵夏罗南刘红兵周克海黄云邹强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