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郁林

作品数:39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林业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丝栗栲
  • 4篇扦插
  • 3篇银花
  • 3篇育苗
  • 3篇栽培
  • 3篇皂苷
  • 3篇针叶
  • 3篇针叶林
  • 3篇种子
  • 3篇金银花
  • 3篇控根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蛋白代谢
  • 2篇低产
  • 2篇低产改造
  • 2篇电容
  • 2篇电容器
  • 2篇多糖水解酶
  • 2篇抑菌

机构

  • 38篇江西环境工程...
  • 9篇赣南师范大学
  • 8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赣州哈克生物...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泰和县林业局

作者

  • 39篇刘郁林
  • 10篇黄红兰
  • 7篇温德华
  • 6篇彭素琴
  • 6篇陈叶
  • 5篇翟学昌
  • 3篇胡殿明
  • 3篇彭丽
  • 2篇叶晓燕
  • 2篇张露
  • 2篇刘苑秋
  • 2篇李丹丹
  • 2篇曾斌
  • 2篇廖忠明
  • 2篇黄红兰
  • 2篇陈聪
  • 1篇殷华
  • 1篇温小遂
  • 1篇谢冬明
  • 1篇谢双喜

传媒

  • 3篇赣南师范学院...
  • 3篇南方林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食用菌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内蒙古林业调...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年生铁冬青容器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评价铁冬青2年生容器苗的苗木生产质量,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质量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将铁冬青两年生容器苗分为3级,即:Ⅰ级苗:D≥1.90 cm,H≥1.74 m;Ⅱ级苗:1.90 cm﹥D≥1.73cm,1.74 m﹥H≥1.50 cm;Ⅲ级苗:D<1.73 cm,H<1.50 m.此标准可供苗木生产部门参考.
彭素琴彭丽肖沅华刘郁林
关键词:容器苗苗木分级逐步聚类
毛红椿根插育苗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毛红椿苗木落叶后深秋挖根,截取1.8~2.5cm粗的1~2年生种根作插穗,露天埋藏冬贮后促进其愈伤组织,根插成活率可达96%以上。苗期如施肥2~3次,当年根插苗高达1.1m以上,地径2.5cm以上。
刘郁林黄红兰张露
关键词:毛红椿种根扦插施肥
乡土树种多花山竹子育苗技术被引量:5
2011年
目前,我国城镇绿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树种选择上大量应用外来树种,造成“千城一面”,体现不出地方特色,主要原因就是对乡土树种利用不足。乡土树种作为当地珍贵的资源,映现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折射民俗文化与风情,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对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翟学昌宋墩福彭丽刘郁林廖利华
关键词:乡土树种育苗技术绿化建设外来树种树种选择
茶皂苷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2021年
为了有效利用油茶资源,提高茶皂苷元的抗氧化活性,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制备了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使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DPPH·、ABTS+·、·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调节因子Keap1进行了分子对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的量比为1:1.2,冰乙酸为催化剂,温度75℃,反应时间8 h,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产率79.6%,纯度92%;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与二水合醋酸锌的量比为1:0.6,甲醇为溶剂,温度65℃,时间6h,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产率72.1%,纯度90%。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茶皂苷元,与Keap1-Nrf2有显著的相互作用。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改善了茶皂苷元的活性,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唐小月何璇张萌刘郁林叶勇
关键词: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抗氧化活性分子对接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超级电容器用负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超级电容器用负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农林废弃物,破碎过筛,与固体氯化剂、尿素以及高铁酸钾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焙烧得到第一前驱体;S2、将第一前驱体...
刘涛李丹丹刘郁林邱翔宇叶勇彭旗
一种促进丝栗栲成年树插穗扦插生根及成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丝栗栲成年树插穗扦插生根及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现今丝栗栲成年树插穗扦插育苗存在愈伤组织促成低与生根难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的大致步骤为:优树选择→插穗采集及采后幼化处理→扦插基质准备与消毒→插穗预处...
黄红兰宋墩福温德华陈根平陈建华刘郁林陈叶
油茶粕制备腐植酸钾肥及其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
2024年
油茶粕是油茶提油后的副产物,一直以来对油茶粕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为促进油茶粕资源化处理,减少油茶粕堆放及燃烧处理带来的污染问题,该研究采用反应釜水热解法对油茶粕粉末进行热解,并利用响应面法模拟优化热解条件制备油茶粕腐植酸钾,同时对比分析了油茶粕腐植酸钾肥和矿源腐植酸钾对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以腐植酸钾产率为考察指标,经过响应面法试验验证提取的腐植酸钾产率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80℃,KOH添加比例20%。在此条件下,油茶粕腐植酸钾的产率最高达到60.1%。油茶粕水热制备的腐植酸钾肥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明显优于矿源腐植酸钾和自来水。
刘涛曾源浩卢鹏飞刘明灯叶晓燕邱翔宇刘郁林
关键词:油茶粕腐植酸响应面
景观格局特征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景观格局决定景观的功能和生态过程,影响着景观内的物种流、信息流、能源流,从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显著作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SPSS 17.0和Fragstats 3.3等统计分析软件,从38个县区的景观特征中选取具有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景观格局特征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景观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不一,耕地部分指标如PLAND、NP、COHESION(0.476^(**),P<0.01)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耕地的景观特征与各物种大部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呈不显著的负相关,表现出耕地景观与生物多样性具有复杂关系。区域内林地PLAND(0.439^(**),P<0.01)、NP、COHESION(0.609^(**),P<0.01)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林地PD、LPI、AWMSI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弱程度的负相关。林地景观除了跟植物的PLAND(0.655^(**),P<0.01)、COHESION(0.729^(**),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多数指标呈负相关。湿地景观大部分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的景观特征除MPS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外,其他景观指标都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其中TA、NP、LSI、SHDI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关系较为显著,说明景观的面积大小、数量、形状、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物过程都有较大影响。区域景观特征与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关系较为复杂。区域内的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是区域生物种的主要栖息场所,同时,作为产粮主产区,耕地景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保护区域内的湿地、林地、耕地景观对于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林世滔谢弟炳刘郁林陈文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不同品种金银花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9
2010年
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光合作用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机理,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筛选耐旱植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干旱胁迫方法,比较了不同品种金银花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下降,但光合效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各金银花的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采取不同的适应方式。
彭素琴刘郁林
关键词:干旱胁迫金银花光合作用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大球盖菇因具有营养丰富、栽培技术简单、栽培成本较低等优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食(药)用菌之一。对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林下栽培、大棚栽培、与农作物行间套作和工厂化栽培5种栽培模式进行综述,分析各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总结现有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以为大球盖菇的推广栽培和栽培模式选择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可行性建议。
吴昱吴涛林涛刘郁林曾赣林宋墩福廖忠明郑思萍胡殿明
关键词:大球盖菇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