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秀凤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九孔鲍
  • 9篇养殖
  • 5篇养殖群体
  • 4篇杂交子一代
  • 4篇杂色鲍
  • 4篇杂种
  • 4篇杂种优势
  • 4篇子一代
  • 4篇自交
  • 3篇对虾
  • 3篇遗传力
  • 3篇凡纳滨对虾
  • 2篇遗传力估计
  • 2篇杂交
  • 2篇群体选育
  • 2篇现实遗传力
  • 2篇工厂化
  • 2篇工厂化养殖
  • 2篇筏式养殖
  • 1篇吊养

机构

  • 14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14篇包秀凤
  • 13篇刘建勇
  • 7篇蒋湘
  • 6篇胡志国
  • 5篇杜涛
  • 1篇刘志刚
  • 1篇栗志民
  • 1篇傅学丽
  • 1篇叶宁
  • 1篇吴勇

传媒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第九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九孔鲍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子一代的育苗及工厂化养殖效果研究
利用采自越南海域的杂色鲍野生群体(Y)及取自湛江海域的杂色鲍养殖群体(Z)进行群体间的杂交和群体内自繁,共获得四个交配组合即:野生鲍自繁(YY)、养殖鲍自繁(ZZ)、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正交(Y♀×Z♂,简称YZ)和反交(...
包秀凤刘建勇杜涛
关键词:杂色鲍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引进群体与国内养殖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种质改良效果,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国外引进群体和国内养殖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组合对7个群体(4个引进群体,3个养殖群体)210个个体进行扩增,结果发现,7个群体在100~500 bp共检测到10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9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5.71%。4个引进群体(KONABA、SISMAN、OI、CHAI)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2.5%,57.29%,61.21%,61.46%;3个国内养殖群体(ZX、ZK、GDOU)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5.63%,61.46%,54.17%。7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02,表明所检测的7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显示,51.79%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群体的平均ΦST值为0.518,表明凡纳滨对虾群体内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群体间相似性较大,且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我国凡纳滨对虾种质改良提供基础资料。
叶宁包秀凤刘建勇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及其F1代的遗传差异分析
采用6对SSR标记对凡纳滨对虾2个进口群体(迈阿密(SIS)和泰国正大(CHAI)群体)及其完全双列杂交产生F1代4个交配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分析.6个SSR位点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出2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
包秀凤刘建勇胡志国覃洁敏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简单重复序列
九孔鲍野生与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子一代的育苗及养殖效果研究
包秀凤刘建勇杜涛
关键词:杂色鲍杂种优势
九孔鲍双列杂交家系子代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为解决中国南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种质资源近交衰退的难题,笔者以汕尾养殖群体(BD)与深圳野生群体(YS)的九孔鲍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在120日龄、150日龄、210日龄和270日龄时分别对这些交配组合的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和体质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和配合力估算。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范围分别为5.3~17.0、6.3~15.3、7.8~9.0和-1.0~11.2、-1.2~6.6和-10.9~4.1,反交组相对正交组有较高的中亲优势;BD群体各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值,范围分别为-0.19^-0.09,-0.11^-0.07和-0.40^-0.24,YS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范围分别为0.09~0.19,0.07~0.11和0.24~0.40。YS群体与BD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别为0.01~0.14、0~0.07和0.02~0.07。BD群体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母本效应效应值均小于YS群体,表明增加野生群体在交配亲本中的数量可有效提高九孔鲍生长性能。
胡志国刘建勇包秀凤蒋湘
关键词:九孔鲍超亲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九孔鲍养殖群体的选择反应与遗传力估计
以我国养殖九孔鲍群体与日本野生群体杂交子二代为选育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九孔鲍的选择育种研究,以估计该养殖群体的选择反应与现实遗传力。截断选择壳高最人的10%个体作为选择组亲本(SS),从基础群体中随机抽取相同数...
蒋湘刘建勇包秀凤
关键词:九孔鲍群体选育现实遗传力
文献传递
九孔鲍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建勇赖谋略李淑瑜刘志刚傅学丽吴勇赖志服杜涛栗志民陈秀玲胡志国包秀凤蒋湘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九孔鲍新品系选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是九孔鲍不同地理及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估;是九孔鲍数量性状遗传理论研究,包括选育群体遗传参数估计、育种值预测、选择指...
关键词:
关键词:九孔鲍选育
九孔鲍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每个雄鲍配3个雌鲍),分别测定每个母系生长到8月龄的全同胞个体30个后代的壳长、壳宽和体质量,应用数量遗传学的全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的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九孔鲍8月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以及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九孔鲍各生长性状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其中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285、0.264和0.343,属于中高等遗传力,显示出较高的选择育种潜力;基于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及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的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表明,各性状间均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壳长―壳宽、壳长―体质量和壳宽―体质量性状间遗传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934、0.902,表型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791、0.760。经t检验,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以任何一个生长性状为参数进行选育,均可达到改良九孔鲍生长的效果。
胡志国刘建勇蒋湘包秀凤
关键词:九孔鲍生长性状遗传力表型相关
杂色鲍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子一代的育苗及工厂化养殖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采自越南海域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野生群体(Y)及取自湛江海域的九孔鲍(H.diversicolor supertexta)养殖群体(Z)进行群体间的杂交和群体内自繁,并对子一代F1的育苗及工厂化养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交配组合F1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幼体附着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稚鲍培育期及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正交与反交组合F1代的壳长和成活率均显著大于自交组合组(P<0.05);受精360 d后,正、反交组合野生鲍自繁(YY)及养殖鲍自繁(ZZ)F1代的壳长分别为(51.6±6.8)mm,(49.9±6.7)mm,(44.3±5.4)mm,(41.7±4.6)mm,成活率分别为(87.8±5.0)%,(89.2±4.4)%,(54.5±2.8)%,(73.1±2.4)%;野生鲍自繁(YY)F1代的壳长显著大于养殖鲍自繁(ZZ)组(P<0.05),但成活率显著低于养殖鲍自繁(ZZ)组。杂交组合所显示出的良好的杂种优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明,群体间的杂交将可能是养殖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包秀凤刘建勇杜涛
关键词:杂色鲍杂交杂种优势
九孔鲍野生与养殖群体自交和杂交子一代的育苗及养殖效果研究
利用采自越南海域的杂色鲍野生群体(Y)及取自湛江海域的杂色鲍养殖群体(Z)进行群体间的杂交和群体内自繁,共获得四个交配组合即:野生鲍自繁(YY)、养殖鲍自繁(ZZ)、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正交(Y♀×z♂,简称YZ)和反交(...
包秀凤刘建勇杜涛
关键词:杂色鲍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