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晓洁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58例,采用预装有结合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22.9±9.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10.6±10.1%和4.8±3.5%),P值均<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郑颖单晓洁任茗睿丁文杰斐立红
-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原发性肝癌
- 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33
- 2009年
-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检测150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0%、91.3%、97.3%、99.3%、89.3%,特异性为85.5%、96.4%、98.2%、98.2%、97.3%。ELISA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四种方法比较,TRUST、TPH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方面,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TPHA、TPPA、胶体金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诊断试验,梅毒筛查应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联合检测。
- 郑颖丁文杰单晓洁刘素霞
-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血凝集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胶体金
- UF-100 尿沉渣分析、干化学分析与SM 染色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 尿液中白细胞的测定对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沉渣分析仪是检查尿液标本中细胞、管型和细菌等有形成分的仪器,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疾病的主要辅助方法。以往,尿液的有形成分主要靠显微...
- 单晓洁刘胜勇吴日荷武蓉珍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尿液测定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
- 文献传递
-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和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65例(SLE组)、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结果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在SLE组中分别为58.5%、52.3%、30.7%,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5.3%、0、7.9%)和正常对照组(0、0、0)(均P<0.05)。AnuA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8.5%,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为97.1%,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与抗Sm抗体之间无关(P>0.05),而与抗dsDNA抗体相关(P<0.05)。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敏感性达83.1%。SLE组中AnuA阳性者的Hb、C3、C4水平低于AnuA阴性者(P<0.05)。结论Anu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对SLE诊断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并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 郑颖单晓洁黄金伟裴立红刘素霞
- 关键词: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
- UF-100尿沉渣分析、干化学分析与SM染色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 尿液中白细胞的测定对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沉渣分析仪是检查尿液标本中细胞、管型和细菌等有形成分的仪器,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疾病的主要辅助方法。以往,尿液的有形成分主要靠显微...
- 单晓洁刘胜勇吴日荷武蓉珍
- 文献传递
-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诊断的意义,并了解其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和与 SLE 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 SLE 患...
- 郑颖单晓洁裴立红刘素霞
- 关键词:抗核小体抗体
- 文献传递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和心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60例CHF患者的血清sICAM-1和血红蛋白浓度;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114.37±19.38g/L)低于正常对照组(137.87±15.82g/L),而血清sICAM-1浓度(367.68±125.27ng/ml)高于对照组(167.83±45.20,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sICAM-1水平逐渐升高;CHF患者Hb水平和sICAM-1水平呈负相关(r=-0.943)。结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sICAM-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可能使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程度加重。
- 单晓洁武蓉珍刘胜勇吴日荷陈东红林丹红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间黏附分子-1
-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的意义,并了解其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和与SLE活动性的关系。
方法:选择65例SLE...
- 郑颖单晓洁裴立红刘素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小体抗体检测
- 文献传递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血细胞分析仪法分别检测49例和113例CHF患者的血清sI-CAM-1和血红蛋白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114.37±19.38)g/L]低于正常对照组[(137.87±15.82)g/L],而血清sICAM-1浓度[(367.68±125.27)ng/mL]高于对照组[(167.83±45.20)ng/mL,<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ICAM-1水平逐渐升高;CHF患者Hb水平与ICAM-1水平呈高度负相关(=―0.943,<0.01)。结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ICAM-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可能使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程度加重。
- 单晓洁武蓉珍刘胜勇吴日荷陈东红林丹红
-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血红蛋白类
- 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组45例、肝硬化组26例、慢性肝炎组58例,采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均P<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是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郑颖单晓洁任茗睿丁文杰裴立红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