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秀青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2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两种出生缺陷监测方法中围产儿结局的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为比较两种出生缺陷监测方法中围产儿的结局,对2003-2004年福建省连江、德化、建瓯县人群和医院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
- 赵秀艳游昭华李艳华卓秀云危秀青陈碧香郑巧玲
- 关键词:监测方法
- 福州市孕妇膳食模式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调查孕妇膳食中食物种类及摄入量,了解膳食中营养摄入状况,为进一步干预与指导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0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并进行膳食营养咨询的孕妇670例,采用膳食回顾法记录调查前24 h或近1周内日常一日的膳食摄入,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暨平衡膳食宝塔》评价孕期膳食模式。结果:孕妇膳食中谷类摄入量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中值,粗杂粮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中以猪肉类食物摄入偏多,禽肉类摄入偏少;乳品摄入未达推荐值;大豆类及豆制品摄入过少。结论:孕期膳食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改善,应加强平衡膳食的健康宣教及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使妊娠期膳食结构更合理。
- 李艳华陈小梅陈水仙郑巧玲卓秀云危秀青郑翠仙
- 关键词:妊娠膳食模式平衡膳食
- 妊娠妇女产前抑郁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了解妊娠妇女抑郁现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57名中晚期妊娠孕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孕妇抑郁症发生率为45.1%,其发生与年龄、婚姻,职业,个性和夫妻关系等相关,而与孕周、流产史等无明显相关。[结论]中晚期妊娠孕妇的抑郁症状不容忽视,应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尤其对未婚人士,无固定职业者及文化程度不高的孕妇更应给予支持关怀。
- 何淑琼危秀青陈水仙黄维美翁云钦李艳华卓秀云
- 关键词:妇幼卫生心理卫生
- 福州市19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调查妊娠期糖尿病(GDM)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GDM孕妇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及24h回顾性膳食调查,分析其膳食结构及各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结果调查195例GDM孕妇中,孕前体重超重占19.4%,低蛋白血症占6.3%,贫血占3.1%,血脂异常普遍;膳食调查结果与有关饮食控制标准比较,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偏高,蛋白质摄入量不足;部分微量营养素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粗杂粮摄入量少,大豆类摄入不足;水产品摄入量高于畜肉类,油脂类摄入普遍偏高。结论 GDM孕妇膳食中能量摄入偏高,3大营养素供热比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应强化GDM孕妇健康教育工作,及早进行合理膳食干预。
- 李艳华陈水仙陈小梅卓秀云危秀青郑翠仙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营养膳食孕妇保健
- 妊娠期抑郁情绪对围产期母儿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抑郁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对3 269例无合并症初产妇抑郁状况进行调查,以HAD抑郁分量表≥9分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急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和产后出血和围产儿体重、身长、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指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及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1.63、1.58和2.33。结论妊娠期抑郁情绪能增加剖宫产、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应适时予以心理干预。
- 黄纬美陈小梅陈水仙徐立波危秀青游昭华李莉郑翠仙
- 关键词:抑郁
-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干预组(孕20周前接受个体化孕期营养干预,362例)和对照组(未接受干预的孕妇,456例)的GDM发生率。结果干预组GDM发生率(12.2%,44/362)低于对照组(21.3%,97/4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高龄、家族史、超重等因素后,对照组GDM发生率仍高于干预组,发病风险是干预组的1.86倍;干预组血红蛋白均值(119.2g/L)高于对照组(116.4g/L);贫血发生率(17.1%,62/362)低于对照组(26.1%,119/456);干预组妊娠中期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晚期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个体营养干预可有效减少妊娠糖尿病,并对血脂、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有改善作用。
- 李艳华林娟危秀青林淑钦张蓉华黄慧卿李云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营养干预营养健康
-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被引量:47
- 2006年
- [目的]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自愿接受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256人进行问卷调查,资料由Epilnfo 5.0和SPSS软件包处理。[结果]256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已绝经者35.6%,未绝经者64.5%,有围绝经期症状者65.6%;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P<0.05)。更年期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13项症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失眠36.3%、易激动29.8%、心悸25.0%、头痛22.0%、性生活质量下降17.9%。围绝经期妇女性生活质量与是否有更年期症状、绝经时间长短和更年期症状程度相关。回归方程:Y=-1.777-0.847绝经时间+2.278症状评分,与更年期症状程度呈正相关,与绝经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不同症候群的发生及其程度与女性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关。
- 李艳华危秀青郑巧玲赵秀艳陈碧香
- 关键词:综合征围绝经期女性更年期
- 两种出生缺陷监测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为掌握福建省出生缺陷情况及不同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选择连江、德化和建瓯3个县同时进行以人群和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对比研究。
- 赵秀艳游昭华李艳华郑巧玲陈碧香危秀青卓秀云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重增长模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重增长模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1日至9月30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单胎GDM孕产妇共976例,按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11.5%,112例)、正常体重组(63.7%,622例)、超重/肥胖组(24.8%,242例);按孕期体重增长模式分为体重增长不足组(45.1%,440例)、体重增长适宜组(38.2%,373例)、体重增长过多组(16.7%,16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孕前不同BMI和孕期不同体重增长模式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不同孕前BMI患者,孕期增重情况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F=46.39,P<0.01)。不同孕期增重模式下,新生儿出生体重为体重增长过多组>增长适宜组>增长不足组(F=16.81,P<0.01),大于孕龄儿(LGA)发生率情况亦同(χ^(2)=31.14,P<0.01);手术助产、巨大儿发生率均为体重增长过多组>增长适宜组>增长不足组(χ^(2)=31.14,6.25,P均<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增高,增加巨大儿及手术助产风险;对GDM孕妇实施体重管理可实现孕期体重控制性增长,且未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 李艳华林娟危秀青李芬芳林淑钦黄慧卿张蓉华李云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体重
-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结局及孕产妇围产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整群抽样,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围产营养门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且本次妊娠未发现心脏、肝脏、肾脏、甲状腺等器官疾病的单胎妊娠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追踪其围产过程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等。采用相关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623名孕妇纳入分析592名(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相比孕前适宜体重孕妇(BMI 18.5~24.0 kg/m2),孕前低体重(BMI<18.5 kg/m2)是低出生重量指数(PI)的危险因素(OR=2.34,95%CI:1.24~4.42),孕前超重(BMI>24.0 kg/m2)是高出生PI的危险因素(OR=2.73,95%CI:1.12~6.68)。相比孕期增重适宜(孕期增重P15~P85)、增重不足(孕期增重<P15)的孕妇,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妊娠糖尿病和低出生PI的OR值(95%CI)分别为4.85(1.35~17.51)、10.30(2.29~46.35)、2.29(1.07~4.93)和2.65(1.24~5.68);孕期增重过多孕妇(孕期增重>P85)生产巨大儿、高出生PI和妊娠糖尿病的OR值(95%CI)分别为3.83(1.74~8.44)、2.39(1.14~5.01)和2.21(1.07~4.55)。结论孕前低体重和超重均影响新生儿出生PI。孕期增重不足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妊娠糖尿病和低出生PI的危险因素,孕期增重过多是高出生PI和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李艳华陈小梅陈水仙吴江南卓秀云郑巧玲危秀青张蓉华黄慧卿郑翠仙林娟
- 关键词:孕前体重孕期增重随访研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