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代珍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喜福会
  • 3篇《喜福会》
  • 2篇大学生
  • 2篇女性主义
  • 2篇解读《喜福会...
  • 2篇解构
  • 2篇觉醒
  • 2篇后殖民
  • 2篇后殖民女性主...
  • 1篇大学生道德
  • 1篇道德
  • 1篇学生道德
  • 1篇言语行为
  • 1篇言语行为理论
  • 1篇语境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用学
  • 1篇谭恩美
  • 1篇偏见

机构

  • 4篇枣庄学院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吕代珍
  • 2篇武贤明

传媒

  • 2篇才智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林区教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觉醒·解构·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喜福会》
谭恩美是近几年来出现在美国华裔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的成名作《喜福会》自出版之日起便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与赞誉,也确立了作者谭恩美在美国作家中的主要地位。该小说是谭恩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
吕代珍
关键词:喜福会谭恩美后殖民女性主义
文献传递
觉醒·解构·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喜福会》
2014年
《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该小说主要描写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之间错综复杂、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反映出第三世界妇女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美国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斗争的现实。基于此,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喜福会》,探讨四对美国华裔母女对多重压迫的觉醒和她们如何在性别、种族、阶级的压迫下进行修正和建构自我身份,以及在美国社会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与文化身份,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过程。
吕代珍
关键词:《喜福会》觉醒解构
从语境看《喜福会》中的对话被引量:1
2008年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英语语言对话的语境往往影响理解的效果。从语言学语境的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中的人物对话,有利于理解人物的真正意图,从而达到更好地对文本的理解。
吕代珍
关键词:语境语言学喜福会
《傲慢与偏见》中的语用学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和违背合作原则的体现被引量:23
2007年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JoAusten的代表作,本文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该书的语言特色,进一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
吕代珍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意义和发展策略
2015年
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重视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高校稳定、国家安全,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多措并举,势在必行。
吕代珍武贤明
关键词: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
2015年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面临全新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攻势,网络不道德和违法行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等。这就需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多措并举约束大学生网络违法和不道德行为;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对大学生的各类社会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吕代珍武贤明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的悲剧爱情解读
2011年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分别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在无爱的婚姻以外,她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两位女主人公婚外情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与传统的父权制度;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升华。而女性性格深处的弱点又成为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吕代珍
关键词:悲剧爱情父权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