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卫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同位素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5篇化学风化
  • 5篇河流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悬浮物
  • 3篇碳循环
  • 3篇通量
  • 3篇全球碳循环
  • 3篇SR同位素
  • 3篇长江
  • 3篇沉积物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金沙江
  • 2篇风化
  • 2篇风化作用
  • 2篇SR
  • 2篇SR-ND同...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16篇吴卫华
  • 5篇杨杰东
  • 5篇罗超
  • 5篇徐士进
  • 5篇郑洪波
  • 3篇尹宏伟
  • 2篇陆现彩
  • 2篇刘文
  • 2篇王平
  • 1篇陈宇亮
  • 1篇李高军
  • 1篇陈明辉
  • 1篇陶仙聪
  • 1篇何梦颖
  • 1篇周斌
  • 1篇杨守业
  • 1篇郑妍
  • 1篇刘斌
  • 1篇王宁远
  • 1篇李乐

传媒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渚遗址物质的Sr-Nd同位素特征、物源及其对古文化消亡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之一,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联系。位于杭州瓶窑镇的良渚古城遗址,则代表了良渚文化发展的巅峰。我们采集了良渚遗址剖面的文化层、上覆黄粉土的土壤样品以及遗址周边地区的河流和钱塘江的沉积物样品,测试分析了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通过对比黄粉土和文化层的同位素组成变化,结合遗址周边环境和前人对长江沉积物、东海沉积物的研究,我们推测,良渚黄粉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东海、长江沉积物和钱塘江沉积物的混合,良渚文化可能并非消亡于来自周边山体的山洪,而是与海侵或者长江下游洪水泛滥有关。
姬翔吴卫华陈明辉王宁远刘斌徐士进杨杰东
关键词:SR-ND同位素
金沙江河流悬浮物与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表生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10
2007年
为研究金沙江流域表生风化特征,系统采集了金沙江和岷江流域32件河流悬浮物和河床砂样品,对其进行了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河流悬浮物、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以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和粘土矿物为主,局部有白云石、钾长石和角闪石等;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河床沉积物中非粘土矿物碎屑(岩屑)含量明显高于悬浮物。伊利石为铁镁质,Kubler指数在轻微变质范围内,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碎屑岩和砂板岩。金沙江、岷江的河流悬浮物矿物组成与流域内出露的碎屑岩、砂板岩、火成岩、碳酸盐岩等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河流悬浮物和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及伊利石结晶指数特征表明流域内以物理风化为主。
刘文徐士进杨杰东吴卫华陆现彩尹宏伟
关键词:金沙江河床沉积物风化作用
青藏高原构造抬升对大气CO2消耗及海洋Sr同位素演化的影响
吴卫华
长江河水^87Sr/^86Sr值的季节性变化及其指示意义:以长江大通站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在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进行了为期1年的每2周1次的水样采样,分析测试其Sr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长江溶解Sr浓度在1.74~2.92μmol/L之间变化,87Sr/86Sr值的范围为0.710125~0.710965,河水Sr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表现为从洪水季节开始87Sr/86Sr值逐步升高,至12月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并在下一个洪水季节到来时升高。研究认为,下游河水87Sr/86Sr值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流域降雨的时空变化所导致的物源相对贡献比例变化控制。受季风气候影响,当洪水期短期强降雨集中在上游地区时,强烈的风化使得上游贡献增多,致使下游河水Sr同位素组成迅速降低。采样期间(2011年1~5月)中下游的持久干旱致使中下游硅酸盐岩风化对河水Sr贡献减少从而造成河水同位素组成持续降低。同时,基于全年样品数据计算得出长江溶解Sr同位素组成的入海特征值为0.710628,Sr通量为1.9×109mol/a。研究结果表明河水Sr同位素组对流域极端气候的响应较好,可为今后使用历史时期物质Sr同位素研究解释极端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罗超郑洪波吴卫华杨守业
关键词:长江SR同位素
源自青藏高原的十一条河流:Sr通量、同位素组成及对海水87Sr/86Sr变化的贡献
<正>近年来,对DSDP(深海钻探计划)钻芯的研究表明,过去40 Ma以来海水Sr同位素比值呈稳定增长的趋势。海水的Sr同位素预算主要由河流输入、热液以及深海沉积物的成岩作用所控制,而通过河流输入到现代海洋的溶解Sr通量...
吴卫华徐士进杨杰东
文献传递
河流悬浮物Sr-Nd同位素随深度的分异:以长江大通站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了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丰水季节不同水深(表层、中层和底层)悬浮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结合悬浮物粒度组成,探讨河流水动力分选和物源比例变化对悬浮物Sr-Nd同位素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大通站悬浮物87Sr/86Sr比值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变化范围从0.730332到0.720857.悬浮物εNd(0)值变化范围为–14.75-–10.09,表现为表层悬浮物较底层具有更负的εNd(0)值.洪水季节,中层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大致上可以代表该时期河流搬运整体悬浮物同位素组成.研究初步认为,导致河流同位素值分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物源的物质对不同层位的悬浮物贡献比例不同,至少在长江流域,来自上游的物质对底层悬浮物的贡献比例大于表层.用Sr-Nd同位素示踪河流沉积物物源是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有效方法,在地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表明,Sr-Nd同位素在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异,在应用时应该严格控制采样位置和粒级的选择.
罗超郑洪波吴卫华王平陈宇亮魏晓椿
关键词:长江悬浮物分异
长江流域悬浮物磁性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分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悬浮物的环境磁学参数特征(类型、含量及粒度)及其空间变化,探讨环境磁学对河流物源示踪的意义。结果表明,长江悬浮物磁性矿物特征以磁铁矿为主,含有少量赤铁矿及针铁矿。上游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含量高于中下游,反映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紫红色砂页岩的影响。受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影响,干流磁性矿物含量上游高于中下游,表现为在攀枝花处迅速增加,向下游逐渐降低并在经过三峡后显著降低,说明三峡大坝对上游磁性矿物有明显的拦截作用。支流中雅砻江、汉江及湘江较高的磁性矿物含量分别受控于流域出露的源岩及工农业等人为影响。长江悬浮物x_(fd)%大于5%,表明样品中含有超顺磁颗粒。受流域地势及气候影响,磁性颗粒的粒径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细。长江悬浮物磁性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源特征,但长江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类型空间变异大,且流域人为影响较大(三峡大坝等),使得利用磁性矿物特征示踪物源受到限制。
罗超郑妍郑洪波王平何梦颖吴卫华
关键词:长江悬浮物环境磁学
硅酸盐风化与全球碳循环研究回顾及新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硅酸盐风化是大气CO2的一个主要汇,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自Walker等(1981)进行的开创工作以来,有关"硅酸盐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从计算机模型到河流水化学研究,从流域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大河到数十数百平方公里的单岩性小河流,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从全球尺度上看,硅酸盐风化每年所消耗的大气CO2量为0.138~0.169Gt,相比现在大气碳库中碳的含量(约800Gt),乍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硅酸盐风化消耗CO2并将其作为碳酸盐矿物埋藏在海洋,它的存留时间超过了百万年。因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风化是调节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机制。对小流域进行的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流经玄武岩/蛇绿岩的小流域有着最高的硅酸盐风化和大气CO2消耗速率,热带区域火山岩化学风化消耗的大气CO2占全球硅酸盐风化所消耗量的10%,而流域面积不到1%。
吴卫华郑洪波杨杰东罗超
关键词: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
黑龙江流域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研究
2022年
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作为重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非常值得关注。作者采集了黑龙江流域从上游干旱区到下游三江平原的河水、湖水、地下水和河床沉积物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运用不同指标评估了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和沉积物的污染风险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在黑龙江流域上游干旱区,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As含量超过了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多接近7倍,上游地区居民的用水安全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通过内梅罗指数法(P_(综合))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的综合评估表明,黑龙江流域沉积物的总体生态风险较低。单个重金属元素中,Cd在大部分流域存在中等生态风险,有3个沉积物样品展现出较高生态风险。Cd作为危害中国耕地土壤和人类健康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黑龙江流域同样也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郑栩管祎亭吴卫华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热带海南岛地表和地下化学风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海水Sr同位素演化研究的启示
2022年
热带地区火山岛/岛弧的化学风化对全球碳循环和海水的Sr同位素演化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中国热带海南岛的玄武岩、花岗岩小流域和大河流域进行了河水、地下水、雨水以及基岩和沉积物的综合研究,分析了水样和固体样品的元素含量和Sr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河床沉积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与^(87)Sr/^(86)Sr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关系,而这主要归因于沉积物的阶段性差异风化:风化早期阶段以黑云母占主导,^(87)Sr/^(86)Sr较高。此后斜长石开始风化,^(87)Sr/^(86)Sr逐渐下降。在风化程度中等阶段,斜长石大量分解后,各种富钾矿物风化加剧,^(87)Sr/^(86)Sr值升至最高点。在高风化程度阶段,随着富钾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的风化残余物质占据主导,^(87)Sr/^(86)Sr值逐渐下降。与年轻的活火山岛——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印度洋的留尼汪岛相比(其地下化学风化速率2~5倍于地表风化速率),由于相对较低的降水量和老死火山低的孔隙度,海南岛地下水的流量和固溶物总量(TDS)要低的多,导致海南岛的地下化学风化速率低于地表风化速率,仅与高纬的俄罗斯堪察加活火山岛相近,为小安的列斯群岛和留尼汪岛的约6%~25%,属于全球地下风化贡献最低的区域之一。海南岛玄武岩区的地表化学风化和CO_(2)消耗速率高于法国中央高原和西伯利亚,略低于夏威夷和德干,而显著小于东南亚的爪哇岛和吕宋岛。在温度相近的条件下,径流量对化学风化速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较低的年径流量,热带区域的海南岛,其对大气CO_(2)的消耗能力只是处于一个全球平均的范围内。
彭精诚郑栩吴卫华
关键词:SR同位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