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和生
- 作品数:3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双甲脒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
- 1991年
- 伏蚜是我市7月中、下旬棉田发生的重要害虫,常造成棉花叶片卷曲、花蕾脱落,导致减产。近年来,应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氧乐果等有机磷农药防治,由于受该虫抗性的影响,效果不甚显著,难以控制伏蚜的危害。1990年。
- 杨昌林吴和生韩云章杨秋萍李瑛吴嵩邰德良
- 关键词:棉花虫害伏蚜双甲脒乳油
- 东台市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08年
- 东台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油菜生产地理条件,历来油菜种植面积较大。近年针对油菜生产面积大、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检验,总结出选用优质高产稳产良种、适期播栽和应用化调技术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料、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菌核病流行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油菜产量稳定超过3 000kg/hm2的高产栽培目标。
- 吴和生杨惠俊黄桂宝郜微微
-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生产技术
- 两系法杂交粳稻调控栽培技术研究
- 2008年
- 分别于两系杂交粳稻的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施用多效唑和烯效唑化调,对株高均有矮化作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药对颖花分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孕穗期施药对控高、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也最安全。表明通过化调可以将两系杂交粳稻的生物学产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学产量优势。
- 吴晓卫吴和生郜微微
-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烯效唑调控栽培
- 江淮地区稻套直播油菜生产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江淮地区稻套直播油菜生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江淮迟熟中粳稻区,采用中熟中粳机插秧套直播油菜,有利于水稻及早离田;配套应用烯效唑拌种,稻油共生期可长达20 d左右;适宜播种期在9月底至10月初的水稻最后一次灌水,田间水层落干时进行,并掌握及时追肥。
- 姜海洲吴和生周群喜王世林
- 关键词:机插水稻直播油菜生产技术
- 两系杂交粳稻种子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两系杂交粳稻与三系杂交稻相比,具有不受恢保关系限制、花时同步性好、制种产量高、杂交优势更强的优点,但由于粳稻性喜凉爽、感光性较强,始穗期较迟,因此,在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制种时,如在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遭遇连续3d日均温23.5℃以下的低温天气,就会造成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导致自交结实增加,种子纯度下降,杂交制种失败。
- 丁同华吴和生王沪平黄慧明
-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种子纯度光温敏核不育系三系杂交稻育性敏感期
- 褐飞虱产卵于水稻穗颈对产量的影响
- 1992年
- 褐飞虱以产卵器划破穗颈节,在水稻穗颈节附近部位产卵:导致水分养分运输受阻,造成水稻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田间调查结果,水稻穗颈受害率2.19-11.11%;经测定,穗颈受褐飞虱产卵器危害的稻穗平均结实率下降7.23%,千粒重降低1.89克,穗重损失16.39%。据此给出不同密度下褐飞虱以产卵器划破穗颈造成的产量损失回归估计式:y=0.604+2.7754^(-5)x。
- 吴和生李瑛杨乃旺杨万召李广泽
- 关键词:产卵器水稻
- 水稻肥床塑盘旱育抛秧 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2003年
- 伍春英吴和生
-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稻作技术
- 抗菌剂402处理麦种防治大麦坚黑穗病试验示范简报
- 1992年
- 大麦坚黑穗病是我市影响大麦产量种传病害。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户放松了石灰水浸种工作,致使坚黑穗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为了寻求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89、1990年。
- 杨昌林吴和生杨秋萍李瑛韩云章邰德良
- 关键词:大麦坚黑穗病种子处理
- 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的耐高温性分析
- 2020年
- 为摸清高温天气对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的影响,进而为杂交稻抗逆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耐高温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中,籼粳交组合比粳粳交组合的耐高温能力强,表现为籼粳交组合比粳粳交组合的结实率高、百颖籽粒重大、产量高。
- 袁小燕吴和生胡维东薛辉琴
- 关键词:高温杂交稻生育期
- 沿海地区小麦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的应用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气候、土壤适合种植中、弱筋小麦.在1999年试验基础上,2001、2002年连续两年推广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小麦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取得显著成效.实施区2001年1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86kg,2002年中后期虽遭历史罕见的连续低温阴雨,实施区25万亩小麦,实收单产331kg,比对照分别增产6.04%、9.9%,两年累计推广面积40万亩,增产1169万kg.
- 王晓燕龙庆海丁同华吴和生王国平顾桂华王华
- 关键词:小麦WCS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