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宁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间充质
  • 5篇肝细胞
  • 5篇肝再生
  • 4篇肝癌
  • 3篇血管
  • 3篇增殖
  • 3篇细胞核
  • 3篇细胞核因子
  • 3篇核因子
  • 3篇肝细胞核
  • 3篇肝细胞核因子
  • 3篇肝细胞核因子...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人脐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2篇吴宁
  • 8篇卞建民
  • 4篇杭化莲
  • 3篇黄庆峰
  • 3篇丁爱兴
  • 3篇禹亚彬
  • 3篇马永
  • 3篇夏强
  • 3篇张勇
  • 2篇张玉玲
  • 2篇翟秀宇
  • 2篇汪海天
  • 1篇董彪
  • 1篇张玉玲
  • 1篇李大伟
  • 1篇张建军
  • 1篇周琎
  • 1篇张江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核因子4α抑制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形成
2017年
背景: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在肝脏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HNF4α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相关。然而HNF4α对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HNF4α对人肝癌细胞株VEGF表达和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HNF4α的慢病毒,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 2和SMMC-7721(实验组),以转染慢病毒空载体和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q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NF4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将HUVEC与HepG2和SMMC-7721细胞不含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共培养,检测小管形成数量。结果:成功构建了过表达HNF4α的HepG2和SMMC-7721稳转株。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epG 2和SMMC-7721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HUVEC小管形成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HNF4α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中VEGF表达以及HUVEC小管的形成。
汪海天张勇吴宁周琎杭化莲马永卞建民
关键词:肝细胞核因子4Α肝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过表达肝细胞核因子4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小鼠大部肝切后肝再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以及过表达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的UC-MSC能否促进小鼠大部肝切后肝再生。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UC-MSC,慢病毒转染过表达HNF4α。体外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将L02与上清液共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体内实验建立肝大部切除模型(约70%),分别经尾静脉向肝切除小鼠移植0.9%生理盐水(NS)、MSC、MSC-HNF4α。48h后比较3组肝切后肝再生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来观察肝标本Ki67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鉴定UC-MSC,并且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HNF4α的MSC。体外实验MSC组和MSC-HNF4α组中L02的增殖能力都明显高于NS组(P<0.01),MSC组高于MSC-HNF4α组(P<0.05)。同样体内实验相对于NS组,经MSC或MSC-HNF4α细胞处理的肝脏,其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NS组( P<0.01),同样MSC组高于MSC-HNF4α组(P<0.05)。结论 UC-MSC和过表达HNF4α的MSC都分泌一系列因子促进肝再生。
吴宁马永翟秀宇张玉玲张勇张祺祺杭化莲夏强卞建民
关键词:小鼠肝再生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核因子4Α
白藜芦醇促进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70%肝切除后残余肝的再生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前连续5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白藜芦醇12 g/kg(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第5天注射完白藜芦醇和生理盐水2 h后给两组小鼠分别进行70%的肝切除手术(pH)。用肝重/体重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来评估白藜芦醇对小鼠肝再生的促进作用。结果 pH术后36 h、48 h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重/体重比增高(4.56±0.07对3.93±0.07;5.36±0.07对4.6±0.09)。肝脏ki-67术后36 h表达最为活跃,48 h后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ki-67表达明显增高。实验组中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增强。结论白藜芦醇能明显促进小鼠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再生。
张江翟秀宇吴宁戴绘娟李大伟董彪张建军
关键词:小鼠肝再生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和转移作用。方法:将UC-MSCs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MSCsCM)。加入到HepG2的培养基中,使其在HepG2培养基的终浓度为25%、50%和75%作为实验组,DMEM/F12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应。其后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效应。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健康雌性裸鼠12只随机分为A(HepG2细胞单/左侧皮下成瘤)、B(UC-MSCs+HepG2预混单/左侧皮下成瘤)、C(左侧HepG2、右侧UC-MSCs+HepG2皮下成瘤)3组(n=4),每隔7 d监测成瘤体积变化,50 d后统一处死称量肿瘤湿重。结果:经各浓度MSCs-CM处理后HepG2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0 d后皮下肿瘤湿重测得A组(0.054 2±0.011 2)g、B组(0.292 0±0.156 9)g、C组[左侧(0.089 4±0.024 2)g、右侧(0.332 6±0.102 9)g],并且从定期体积测量数据发现,两组体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P<0.05)。结论:UC-MSCs能促进HepG2的生长和转移,并且这种对肿瘤的增殖和侵袭促进作用可能与UC-MSCs分泌的一些因子有关。
吴宁杭化莲张玉玲戴绘娟夏强卞建民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癌HEPG2肿瘤增殖肿瘤转移
综合护理联合内镜下钛夹预防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内镜下钛夹预防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11月收治的行内镜下钛夹预防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内镜下钛夹预防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吴宁
关键词:综合护理消化道息肉电切出血
肝细胞核因子4α抑制大鼠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HNF4α)在体内、体外实验中与大鼠肝癌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过表达HNF4α腺病毒转染CBRH-791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应,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体内试验建立肝大部切除模型(70%),分别在残肝上注入CBRH-7919细胞(空白组)或转染空载体腺病毒CBRH-7919细胞(阴性对照组)或转染过表达HNF4α腺病毒的CBRH-7919细胞(实验组)。4周后处死大鼠,通过免疫组化来观察肝标本Ang-2、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过表达HNF4α腺病毒的CBRH-7919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较空白、阴性对照组均明显抑制(P<0.05);实验组Ang-2、VEGF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较空白、阴性对照组均明显抑制(P<0.05)。体内实验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显示实验组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阴性对照组均明显抑制(P<0.05)。结论 :HNF4a可以抑制大鼠肝癌7919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且抑制肝癌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基因Ang-2、VEGF的表达。
张勇吴宁马永汪海天李周骁卞建民
关键词:肝细胞核因子4Α肝癌增殖能力血管再生
干细胞移植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2
2013年
干细胞是指未分化或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成为各种组织器官并且可以自我扩增的一类细胞。诸多研究证实,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分化能力、免疫调节能力以及靶向治疗能力。这使得干细胞成为较为理想的移植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是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移植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干细胞的这种强大的能力,干细胞移植很有希望能够用于促进肝再生、抑制肝脏纤维化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
吴宁杭化莲卞建民夏强
关键词:干细胞肝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溶性成分促进大鼠代偿性肝再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溶性成分(BSC)对70%门静脉分支结扎(PBL)诱导大鼠代偿性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超声裂解提取BSC,经脾内注射至PBL大鼠模型,同时设PBS对照组.采用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免疫组化、...
丁爱兴禹亚彬黄庆峰吴宁卞建民
MSC-HNF4α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的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因其易于分离,能够在体外环境大量扩增,以及在体内能够靶向归巢至肿瘤组织等特点使得MSC可以作为基因靶向治疗的重要载体。干细胞核因子4α...
吴宁
关键词:MSCHCC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肝损伤及肝衰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细胞定植能力弱以及潜在致瘤性、促纤维化的可能,阻碍了Mscs的临床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优化的治疗方式,以提高MSCs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迄今,MSCs来源的肝细胞、基因修饰的MSCs及MSCs培养液成分运用促进肝再生已取得鼓舞人心的成果。本文就近些年MSCs在肝再生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丁爱兴禹亚彬黄庆峰吴宁卞建民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肝再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