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桂春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胆道成像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对比剂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葡胺
  • 2篇钆贝葡胺
  • 2篇急性
  • 2篇MRI
  • 2篇成像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扫描

机构

  • 6篇吉林市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吉林市第二中...
  • 1篇吉林铁路中心...
  • 1篇桦甸市医院

作者

  • 8篇吴桂春
  • 2篇李丽艳
  • 2篇郭云志
  • 2篇褚丽娟
  • 2篇耿丽莉
  • 2篇李海波
  • 1篇刘长军
  • 1篇郭薇
  • 1篇周顺科
  • 1篇王晓燕
  • 1篇田贵森
  • 1篇高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吉林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螺旋CT与MRI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比螺旋CT与MRI对胆总管结石部位、数量、胆道梗阻程度及胆道系统继发病理改变的显示,明确对胆总管结石显示最佳方法,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都有重要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共31例经手术(28例行胆总管内镜取石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病例,分析这组病例在螺旋CT与MRI影像上的各自特点。结果此组病例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92%、敏感性94%、特异性97%。螺旋CT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仅80%、敏感性83%、特异性78%。结论MRI诊断胆总管结石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方面较螺旋CT明显增高,特别是在胆总管及其周围有炎症、胆汁浓缩或十二指肠较多肠气的情况下或CT胆总管阴性结石时,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明显优于螺旋CT。
吴桂春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螺旋CTMRI
钆贝葡胺增强磁共振胆道成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比磁共振肝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胆道成像(CE-MRC)和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3D-MRCP)对肝胆管的显示能力,并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CE-MRC的影响。方法:我院诊治的157例肝胆疾病患者中,TBIL正常的40例受检者进行3D-MRCP、CE-MRC检查,Ⅰ级43例、Ⅱ级36例、Ⅲ级38例患者进行CE-MRC检查,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三维重组胆道系统,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两种成像显示胆总管、胆囊、肝总管、肝内三级以下胆管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MRCP对肝内三级以上胆管显示优于CE-MRC(P<0.05),而CE-MRC在显示胆囊管方面优于3D-MRCP(P<0.05)。TBIL为Ⅰ级患者与正常者比较CE-MRC成像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患者CE-MRC成像效果较正常者差(P<0.05)。结论:磁共振肝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增强可用于肝胆管成像,但CE-MRC成像效果受TBIL水平影响。。
李丽艳郭云志褚丽娟王晓燕吴桂春周顺科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磁共振胆管造影术对比剂
256层螺旋CT iDose4技术在BMI指导下降低冠脉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 iDose4技术结合体重指数(BMI)指导下的低剂量技术对改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74例怀疑冠心病患者行CCTA,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固定电流、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滤波反投影(BFP)重建成像;B组采用BMI适应性低电压、低电流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高级迭代重建-iDose4重建成像。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A组及B组的信号噪声比分别为(16.15±3.76)和(16.65±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1,P>0.05)。A组及B组的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13.76±3.61)和(14.22±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P>0.05)。A组及B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8.15±0.44)mSv和(4.18±0.7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比较,iDose4重建技术与BMI指导下的低剂量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均衡控制不同个体射线剂量,射线剂量较常规降低约49%,同时降低了对比剂浓度。
耿丽莉李海波褚丽娟吴桂春田贵森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扭转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肠管及肠系膜血管显示的优势,以及对肠壁血运障碍程度征象(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肠壁积气、腹腔积液)的显示,明确螺旋CT在对急性肠扭转诊断上的重要作用,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都有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6月23例急性肠扭转病例在螺旋CT影像上的特点及病理发展过程,找到急性肠扭转影像在多层螺旋CT上最佳显示方法。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所证实。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肠管及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和肠管的"鸟喙征"为急性肠扭转主要特征表现,在"漩涡征"和"鸟喙征"已显示的情况下,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肠壁积气及腹腔积液的出现是肠壁血运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像依据。其中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最为敏感,也是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后最早出现的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扭转的影像诊断和评估扭转肠管的血运情况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应用,能大幅提高急性肠扭转的诊断。
吴桂春
关键词:急性肠扭转多层螺旋CT
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与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比较
目的 对比磁共振肝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胆道成像(CE-MRC)和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3D-MRCP)对肝胆管的显示能力.方法 2014年1月~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
李丽艳褚丽娟郭云志吴桂春郭薇高阳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胆管造影术对比剂
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对小肠肿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9例,均行螺旋CT增强检查和三位重组技术观察,检查前口服足量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结果:良性肿瘤7例,其中间质瘤6例,腺瘤1例。恶性肿瘤12例:腺癌8例,间质瘤1例,淋巴瘤2例,类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以口服等渗甘露醇充盈肠腔并作增强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李海波耿丽莉吴桂春
关键词:小肠肿瘤螺旋计算机CT检查技术
肺癌囊性变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附26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分析26例绝大部分囊性变肺癌及由其形成的薄壁空洞性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4例主要表现为薄壁空洞和12例表现为完全或绝大部分囊变的肺癌病例的不典型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26例具有不典型CT表现的肺癌均有其一定的病理基础。其中14例CT表现为薄壁空洞和12例CT表现为完全或绝大部分囊变的肺癌中,病理光镜下17例可见有大片坏死区;4例薄壁空洞性和3例完全囊变的肺癌病理光镜下可见大量癌细胞合并多处小片坏死区,3例可见大量的间质纤维化并纤维增生与纤维组织的玻璃样变性。结论肺癌瘤体内坏死液化是肺癌形成空洞或囊性改变等不典型CT表现的主要成因。肺癌瘤体内大量间质纤维化并玻璃样变性是肺癌CT表现为囊性改变的另一成因。肺癌的不典型CT表现给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尤其是薄壁空洞性肺癌。对于内壁不甚规则之薄壁空洞性病变,应警惕肺癌。
吴桂春刘长军
关键词:CT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诊断肺间质纤维化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MRI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踝关节外侧韧带的MRI影像学特点,帮助临床对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处置及预后判断。方法 41例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常规MRI检查。应用冠位、轴位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结果 41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中,距腓前韧带损伤41例,跟腓韧带损伤19例,距腓后韧带损伤2例。22例1度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中伴有骨挫伤5例,伴有腓骨长短肌腱鞘积液7例,腓骨长短肌腱损伤2例,未见软骨损伤。17例2度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中伴有骨挫伤16例,伴有腓骨长短肌腱鞘积液17例,腓骨长短肌腱损伤6例,软骨损伤5例。2例3度韧带损伤患者中均伴有骨、软骨挫伤及腓骨长短肌腱鞘积液。结论通过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解剖和损伤后病理改变的显示,评估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程度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3.0T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有较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吴桂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