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移植后EBV阳性难治复发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 谢晓宝林艳曹阳董伟民吴炜朱远东刘德亮李青顾伟英
- 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 目的 探讨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染色体核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24例患者中,以白血病为首发起病10例,以实体瘤起病8例,第2肿瘤发生前...
- 邹志兰顾伟英贺白王彪华晓莹严峰刘佳吴炜
- 文献传递
- 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染色体核型、治疗及预后。结果:24例患者中,以白血病为首发起病10例,以实体瘤起病8例,第2肿瘤发生前...
- 顾伟英邹志兰贺白王彪华晓莹严峰刘佳吴炜
- 关键词:白血病实体瘤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预后意义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38low/-/CD 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AML中MN1基因与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48例...
- 顾伟英邱国强董伟民吴炜谢晓宝
-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不适合强烈化疗的老年髓系肿瘤患者
- 吴炜林艳向丽丽董伟民华晓莹凌云严峰谢晓宝顾伟英
-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3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3例MM患者(初诊MM13例,难治复发MM10例)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每个患者接受1~6个疗程的化疗。采用EMBT标准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断标准(NCI CTCAE3.0)判断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13个月(2~30个月),完全缓解(CR)3例(13.0%),接近CR(nCR)1例(4.3%),部分缓解(PR)7例(30.4%),轻微反应(MR)6例(26.1%),总有效率(ORR=CR+nCR+PR+MR)73.9%。在初诊组及难治复发组、ISS分期Ⅱ期及Ⅲ期、肾功能不全及肾功能正常MM中,CR/nCR率和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血液学毒性、外周神经病变、腹泻及乏力,多数易于控制。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MM有效率高,多数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吴炜谢晓宝钱新瑜严峰凌云曹祥山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临床疗效
-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曾阳贺白董伟民吴炜严峰顾伟英谢晓宝
-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白细胞介素-2治疗高危恶性淋巴瘤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评价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高危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例高危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组10例患者加用IL-2治疗后检测其免疫功能变化,并对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CD4+细胞数、CD4/CD8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加用IL-2的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快,CD4+细胞数、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上升(均P< 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0%,中位生存期28个月(14~84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40%,中位生存期21.5个月(13~ 43个月).结论 高危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加用IL-2免疫治疗,能有效改善移植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华晓莹曹祥山董伟民王彪吴炜
- 关键词: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白细胞介素-2
-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曹阳贺白董伟民吴炜严峰谢晓宝顾伟英
- 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成人慢性过敏性紫癜一例
- 2010年
- 吴炜钱新瑜杨斌严峰刘佳曹祥山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成人骨关节疼痛过敏原检测抗体检测双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