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 作品数:7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瘫家庭使用康复辅具配合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脑瘫的患儿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在医疗机构进行每周3次的综合康复治疗,不同的是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家长每天使用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项和88项评估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66项总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51±13与44±15(t=-7.473,P=0.000),对照组42±17与38±16(t=-3.580,P=0.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卧位与翻身功能区外,两组患儿GMFM88项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跑跳功能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卧位与翻身:F:4.59,P=0.036;坐位:F=6.40,P=0.014;行走与跑跳:F=4.35,P=0.041。结论在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 张树新 杜青 王欢 陈佩杰 励建安 周璇 陈楠 李孝洁 吴超关键词:脑性瘫痪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本体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损伤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PNF治疗,实验组给予PNF治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2种治疗方法时间均为30min/次,1次/d,6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最大步行速度(MWS)、改良Barther指数评定(MBI)进行运动功能的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BS、TCT、MW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BBS、TCT、MW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与PNF技术均能改善于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2种技术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李海燕 徐乐义 胡锦荣 林晓克 吴超 周成业 钟运健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损伤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不同站立位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33例AIS患者作为AIS组,1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FlexComp 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腰腹部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进行测试。比较2组研究对象腰腹部肌群激活率。结果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分别为4.91%MVIC、5.22%MVIC、5.51%MVIC、6.01%MVIC,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分别为6.45%MVIC、7.69%MVIC、8.31%MVIC、8.77%MVIC,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均小于凸侧(P〈0.01)。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在稳定静止站立位的激活率小于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不稳定的站立位(P〈0.05)。结论AIS患者双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不对称;在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的不稳定站立位下,AIS患者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更易激活。 杜青 周璇 励建安 赵黎 杨晓颜 陈楠 张树新 梁菊萍 吴超 陈佩杰关键词:青少年 脊柱侧凸 表面肌电图 非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生存质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类目组合制定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将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表(The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 Questionnaire,SRS-22)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相关类目匹配,旨在实现SRS-22问卷跨语言、跨学科的交流,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定提供通用的、标准化无语言局限的评定方法。方法:将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SRS-22的内容与ICF中相关类目进行匹配,获得ICF类目组合,运用获得的ICF类目组合、SRS-22问卷,分别对41例非手术治疗IS患者进行评定;初测2周后,随机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ICF类目组合重测。结果:SRS-22问卷与ICF类目匹配一致性Kappa=0.87(P<0.01);SRS-22问卷与IS患者QOL的ICF类目组合临床评定结果相关性r=0.838(P<0.01);ICF类目组合各维度重测信度均大于0.75。结论:ICF类目组合能全面体现SRS-22问卷内容,且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与SRS-22问卷评定结果高度相关,可运用于临床非手术治疗IS患者QOL的评定。 吴超 杜青 周璇 杨晓颜 陈楠 徐彬 于虹 梁菊萍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一种具有缓解抑郁样症状作用的复合营养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抑郁样症状作用的复合营养组合物,包括益生菌,所述益生菌选自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的组合,还包括有营养素,该营养素选用叶酸、维生素B12、硒... 单毓娟 刘志鹏 吴超 那冠琼 吴凡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否对患者跑台运动过程中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产生影响。 方法共选取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纳入AIS组,同时选取18例脊柱发育正常的同龄青少年纳入正常组。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足底压力鞋垫系统采集2组对象在不同跑台速度(包括6 km/h、8 km/h及10 km/h)下的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数据。 结果AIS患者在三种速度跑台运动中,其两侧下肢关节在矢状面内的运动及躯干在额状面及横截面内的运动均未出现左右不对称现象。与正常组不同,AIS组患者在运动中其足底压力表现出双侧不平衡现象,以主弯凹侧下肢支撑时的足底最大压力[以6 km/h运动时为(0.128±0.01)N/cm2?kg,以8 km/h运动时为(0.168±0.02)N/cm2?kg,以10 km/h运动时为(0.190±0.03)N/cm2?kg]明显高于以主弯凸侧下肢支撑时的足底最大压力[以6 km/h运动时为(0.115±0.01)N/cm2?kg,以8 km/h运动时为(0.152±0.02)N/cm2?kg,以10 km/h运动时为(0.181±0.03)N/cm2?kg](P〈0.05)。 结论与步态运动学指标比较,足底压力指标对于评估AIS患者运动对称性具有更佳敏感性。 游国鹏 杜青 陈楠 周璇 陈佩杰 励建安 赵黎 伍勰 梅钊 潘华勇 吴超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步态 足底压力 非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生活质量ICF类目组合制定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表SRS-22进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内容分析,旨在实现SRS-22问卷跨语言、跨学科的交流,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活质量评定提供通用的、标准化无语言局限的评定方法.方法 ... 吴超 杜青 励建安 陈佩杰 杨晓颜 周璇 梁菊萍 陈楠 张树新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