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高俊

作品数:93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会议论文
  • 4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心肌
  • 15篇心脏
  • 14篇动脉
  • 13篇心力衰竭
  • 13篇衰竭
  • 12篇起搏
  • 12篇急诊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心律
  • 11篇介入
  • 11篇梗死
  • 10篇血管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植入
  • 8篇导管
  • 8篇导管技术
  • 8篇射频消融
  • 8篇消融
  • 7篇心室
  • 7篇再同步

机构

  • 80篇温州医学院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新疆阿克苏地...

作者

  • 92篇吴高俊
  • 59篇黄伟剑
  • 36篇李海鹰
  • 33篇计光
  • 27篇张怀勤
  • 26篇林捷
  • 22篇卢中秋
  • 17篇方丹红
  • 15篇吴斌
  • 13篇苏蓝
  • 12篇李晟
  • 10篇邱俏檬
  • 8篇李玲文
  • 7篇蔡雪黎
  • 7篇胡开宇
  • 6篇周浩
  • 6篇崔丽丽
  • 4篇陈达开
  • 4篇施陈刚
  • 4篇林捷

传媒

  • 10篇第五届钱江国...
  • 9篇温州医学院学...
  • 7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心电与循环
  • 3篇2006年浙...
  • 3篇2006年浙...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2007年浙...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20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30导线在选择性心室起搏的应用及近期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Select Secure系统的3830导线及配套的C304或C315的递送装置完成选择性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对122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都使用了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导线和配套的递送装置行选择性心室起搏,首选希氏束部位起搏(HBP),如HBP失败改为间隔部或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术中观察指标包括:操作时间、记录心房及心室电极的起搏参数(即刻R波高度、阻抗、阈值)、术中脱位率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内容:术后第1个月进行随访并记录心房及心室起搏参数、H-V传导性、导管脱位、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果成功HBP 98例,右室间隔起搏20例,RVAP4例。HBP术后随访无一例电极因参数变化导致失用,1例于术后第8天导线脱位;1例出现心包积液;至今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P>0.05),阻抗降低(P<0.001)。24例右室间隔部和RVAP无并发症。结论 3830导线和配套的专用输送鞘在选择性心室起搏,特别用于HIS束起搏是目前操作较为简便且容易定位并固定安全、有效的器材。
苏蓝吴高俊李海鹰肖方毅黄伟剑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安全性
辛伐他汀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引起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正>前言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而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AS形成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合成与分泌的一氧化氮(NO)在维持血管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已知NO在体内是以L-精氨酸为底物经一氧化氮...
范旰张怀勤黄伟剑吴高俊林捷计光
文献传递
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45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支架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共45例均无冠脉搭桥术史的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总结分析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左主干近中段病变12例,远段分叉病变33例,左主干支架术的成功率为100%,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率<10%,无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内每月门诊随访一次。临床心绞痛复发8例,2例死亡。术后3~9个月3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30例的原支架内基本无再狭窄。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主干病变疗效明显,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在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介入医生操作下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计光黄伟剑林捷李晟李海鹰吴高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左主干支架术
食道心房调搏术终止妊娠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例被引量:4
2009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急诊科常见的心律失常,简称室上速,是指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起源于希氏束分叉部位以上的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发作时心悸、胸闷,少数患者心动过速持续导致心力衰竭,极少数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
李景荣吴高俊孙丽卿卢中秋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术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及介入疗效的评价。方法155例临床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对比分析其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比较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70.9%,特异性50.7%;冠脉多支病变平板试验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P<0.05),而且冠脉多支病变ST下移程度、持续时间、下移导联数较单支病变严重(P均<0.05)。介入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辅助于冠心病诊断,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和介入术后疗效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
李玲文杜林林黄伟剑吴高俊计光卢中秋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心病介入治疗
腋静脉穿刺在永久起搏器/ICD植入安全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由于中国人的头静脉相对较细可能无法通过两条导管或ICD电极导管,所以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在双腔起搏器和ICD的植入中成为最主要的导管进入方法。而且锁骨下静脉穿刺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优点。但是锁骨下静脉穿刺也有并发症如气胸,...
李海鹰黄伟剑林捷吴高俊计光张怀勤
文献传递
漂浮导管术在急诊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床旁急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急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6例急诊科急救的危重症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漂浮导管)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记录患者相应的临床情况。结果应用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后,26例患者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7例,感染性休克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19例患者于48h内病情迅速好转并趋于稳定.6例患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患者死亡;26例患者漂浮导管留置时间为24~160h,最长1例达13d,均未出现采用漂浮导管后产生的任何并发症。结论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急危重症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的诊治中起重要作用,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在急诊科急危重病急救中推广应用。
卢中秋吴斌邱俏檬吴高俊计光
关键词:急危重病
肾动脉狭窄50%~69%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16例
2008年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治疗肾动脉狭窄(RAS)50%~69%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6例伴有高血压的RAS50%~69%患者(动脉粥样硬化15例,纤维肌性结构不良1例)进行PTRAS,采用门诊方式随访3~26个月(平均10.5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疗效:治愈1例,改善15例;3个月疗效:治愈1例,改善14例,无效1例;≥12个月疗效:共8例,治愈1例,改善7例。结论:伴有高血压、血清肌酐正常的RAS50%~69%患者用PTRAS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
吴高俊黄伟剑林捷张怀勤计光胡开宇李晟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高血压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可达龙静脉转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静脉应用可达龙转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急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5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30~80岁(平均47±13岁)。心梗部位:前间壁10例...
施陈刚蔡雪黎李海鹰吴高俊卢中秋
文献传递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72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术对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频发、症状明显、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72例,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17809±798)次/24h,其中流出道室早69例,左室特发性室速2例,左游离壁室早1例,均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72例室早第一次消融成功68例(占94.4%);流出道室早中,右室流出道60例,第一次消融成功59例(占98.3%),术后发生股动脉血肿1例。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为4.28%。消融后一个月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348±79)次/24h(P<0.01)。随访期间无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顽固性室早患者,施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李海鹰黄伟剑林捷吴高俊陈达开
关键词: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