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贵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柏木低效林改造不同模式土壤抗蚀性对比被引量:16
- 2014年
-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低效柏木林改造8年后的6种模式(栎竹模式、撑绿杂交竹模式、柏竹桤模式、柏栎模式、柏竹模式和柏木纯林)为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1)不同改造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有机质、细根含量及水稳性团聚体都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其中土壤物理性质以柏竹桤最好,撑绿杂交竹最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柏竹桤>柏竹>柏栎>柏木>栎竹>撑绿杂交竹;细根含量则为撑绿杂交竹>柏竹桤>柏竹>柏木>柏栎>栎竹;水稳性团聚体柏竹桤>柏栎>柏竹>柏木>撑绿杂交竹>栎竹。2)对14个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土壤抗蚀性的相对大小与水稳性团聚体一致,各指标中水稳性团聚体对抗蚀性贡献率最大(58.93%)。3)综合比较,柏竹桤模式在柏木人工林改造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适宜在该地区推广。适宜的改造模式能够提高林地土壤的抗蚀性,减少水土流失,而不当的模式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柏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模式营建柏木混交林,对全砍重造要慎重。
- 范川周义贵李贤伟张健廖洪流李凤汀冯茂松
- 关键词:柏木低效林土壤抗蚀性
- 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添加细根(草根)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研究不同温度(10,20和30℃)条件下分别向土壤中添加光皮桦细根(直径<2 mm)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1)、光皮桦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和柳杉细根(处理4)这4种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细根的种类、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均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120天后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对照(P<0.05);在60和120天后,处理1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30℃>20℃>10℃,对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0℃>20℃>30℃(P<0.05)。
- 冯发堂荣丽李贤伟赖元长周义贵范川
-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
- 林窗对米亚罗林区云杉低效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研究川西亚高山地区米亚罗林区云杉低效林不同面积林窗(50、100、150 m2)对表层(0-15 cm)、亚表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照以及50、100、150 m2林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4个季节中均显著高于亚表层;各林窗处理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林窗处理显著提高各季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50、100、150 m2林窗表层年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1.2%和10.3%,亚表层提高45.5%、25.0%和12.1%,在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年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提高26.7%、16.7%、11.3%和24.4%、12.6%、7.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受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pH、含水量、温度变化的影响显著.林窗改造可以改善林内环境,林窗面积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微生物活性和凋落物分解速率,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
- 周义贵郝凯婕李贤伟范川陈栎霖刘运科王谢
- 关键词:林窗云杉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块状混交改造初期整地等人为干扰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块状混交改造技术的探索,研究了改造初期不同面积整改等人为干扰对土壤中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地等人为干扰降低土壤SOC,改变土壤TN在土层中的分配格局,...
- 王谢魏鹏苏宇王之南刘浩杨正菊文冬菊李贤伟范川周义贵杨育林陈栎霖张腾飞张军潘业田
- 关键词:低效林改造混交造林土壤有机碳
-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几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研究
- 2011年
- 采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为了重点了解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的不同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经过2007年4月、7月、9月、11月四个不同时期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植被类型下(除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9月份的最大,与当地的雨季呈现同增同减的关系,而灌木林地下的呈现从4月到11月的持续增加的变化。在同一月份中,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状况为:次生林地>杨柳混交林地>灌木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刺槐林地>陡荒地>平荒地>岷江柏林地的变化关系,但是在9月和11月中,灌木林地下的土壤含水量却又远远高于其他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
- 胡天钧周义贵冯毅宋鹏
- 关键词:交错带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
- 土壤抗冲性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 土壤抗冲性是土壤抵抗径流冲刷对土壤的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性能,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粒和微结构间的胶结力和土壤结构体间的抵抗离散的能力,是土壤自身的一种特性,是评价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阐述了土壤抗冲性的...
- 周义贵李贤伟张健范川宫渊波白燕袁晖
-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抗冲性研究方法生物结皮根系
- 文献传递
- 林分改造初期整地行为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基于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块状混交改造技术的探索,研究林分改造初期整地行为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易氧化碳(ROC)、稳定性有机碳(IOC)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地面积越大,土壤表层0—5cm的SOC含量越低,当整地面积达到150~200m。时,整地行为对土壤SOC的干扰可以达到20-40cm土层。(2)整地行为对土壤TN的干扰主要集中在0—5cm,受干扰土壤0—5cm土层的TN含量仅为对照林A的2/3。(3)整地行为改变了土壤垂直方向上土壤碳氮的分配格局,当整地面积大于100m。时,5—20cm土层的土壤C/N同0—5cm土层没有显著差异,而20-40cm土层的土壤C/N随着整地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加。(4)整地干扰对于林分MBC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5cm土层,对20-40cm土层的影响不明显。(5)整地行为显著提高表层0—5cm和5—20cm土层土壤MBN含量,而当整地面积大于50m。时,深层20-40cm土层土壤MBN轻微表现出降低的趋势。(6)整地干扰导致土壤MBN含量表现出随土层增加而降低的特征。(7)整地干扰对0—5cm,5—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ROC含量皆有显著影响,但各种干扰处理强度间的规律性不强。(8)当整地面积大于150m。时,整地干扰对5—20cm土层土壤IOC含量影响较大,且表现出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的规律。(9)处理间CPMI的差异表明整地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ROC含量,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更新。
- 王谢李贤伟范川周义贵杨育林刘运科
- 关键词:有机碳氮微生物量碳氮碳库管理指数低效林改造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生态效益评价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核心地带环境恶劣、植被人畜破坏强度大,植被严重退化,成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尤其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生态脆弱进一步加剧。近年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及国家重大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形成了该地...
- 周义贵
- 关键词:土地利用植被恢复生态效益
- 文献传递
- 人造林窗下香椿幼林细根的养分内循环
- 2018年
- 【目的】通过研究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内循环,以期揭示细根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养分的循环规律,并为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近自然经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开窗补阔"改造模式中补植3年后的香椿细根为研究对象,按根序分级法分取1~5级细根,再将细根剥离土壤后置于黑色塑料瓶中,每间隔7 d获取并分析不同根序级细根中氮、磷、钾、钙和镁浓度变化,以确定香椿细根在衰老死亡过程中养分元素是否发生内循环及其内循环速率。【结果】(1)香椿1~5级细根中氮、磷、钾初始浓度均表现为低级细根(1~2级细根)显著高于高级细根(4~5级细根)(P<0.05),钙和镁在根序间差异不显著(P>0.05)。(2)香椿细根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的转移量明显高于钙和镁元素,且在1级细根的养分元素迁移量最多,浓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其他根序级中浓度先升后降,表明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养分转移是从根轴末端的低级细根开始,依次转移到高级细根上。(3)香椿1~5级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和钾的平均内循环率分别为16.41%、21.95%和17.09%,养分内循环主要在1~2级细根中,其内循环率远大于3~5级细根,钙和镁在香椿1~5级衰老细根中基本不发生转移。方差分析显示,同一元素在1~2级细根以及3/4~5级细根中的内循环率无显著差异,但1~2级细根内循环率显著高于3/4~5级细根。【结论】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存在明显的内循环,钙和镁基本不发生转移,且养分内循环主要在低级细根中,其内循环率远大于高级细根,即低级细根在物质和养分循环中的作用要强于高级细根。
- 周义贵刘运科苏宇苏宇李德会
- 关键词:细根养分内循环养分迁移香椿林窗
- 林窗式疏伐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4年
- 为探索适宜大小的林窗改造模式,在川中丘陵区高密度的柏木人工纯林中,选择人为砍伐形成的不同大小林窗样地36个,研究光热环境、植物生长和多样性随林窗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疏伐后,林窗内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显著升高(P<0.05),空气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随林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随林窗面积的增加而降低.疏伐后,林窗内乔木高度、胸径、郁闭度和冠幅较未疏伐对照样地更新层显著提高(P<0.05),灌木高度和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单位面积柏木蓄积量和单株柏木材积较未疏伐对照样地更新层显著增加(P<0.05),不同林窗大小之间,植物生长指标随面积的增加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90-110 m2林窗内.疏伐后,林窗内植物种数、属数和科数增加,乔木、灌木和草本种数增多,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提高(P<0.05),中林窗内植物区系组成最复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林窗和非林窗植物共有种为6-9种,相似系数在30.43%-36.73%之间.可见林窗式疏伐促进了林下植物的更新,90-110 m2的中林窗效果更为明显.
- 杨育林李贤伟周义贵刘运科
-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林窗疏伐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