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 作品数:39 被引量:4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28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到的32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药物161种,对症处理260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8例;痊愈283例,好转42例,死亡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占44.13%,神经系统用药占9.46%,中药制剂占8.88%;ADR临床表现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26%.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审慎用药可降低ADR的发生.
- 马建丽周亮陈新文王明媚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
- 国产与进口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疗效比较
- 2002年
- 马建丽周亮王世岭张晚霞张可英邹先彪
- 关键词:西替利嗪荨麻疹疗效比较
- 卡托普利的特殊不良反应被引量:3
- 2003年
- 马建丽周亮王世岭
- 关键词:卡托普利药物不良反应心律失常肝损害血糖升高
- 新型无机骨水泥粘接猪胫骨骨折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临床上应用的骨粘合剂有α-氰基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methacrylate,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氪石骨水泥、海藻酸钠等。其中,α-氰基丙烯酸酯类使用方便,强度高,组织相容性好,能抑菌止血;PMMA最早用于固定矫形移植体,粘接性好;CPC为新型骨移植和修复材料,可降解,塑形性好,如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较好的缓释功能,能明显促进骨细胞体外增殖;氪石骨水泥完全无毒,易塑形,可降解,现用于胸骨和颅骨缺损修补;
- 史腾苏祥正刘健恒周亮毛克亚
- 关键词:复合磷酸钙骨水泥胫骨骨折粘接性体外研究PHOSPHATEΓ-聚谷氨酸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烧伤创面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9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治疗烧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rhEGF治疗各类烧伤 30 2例 (男性 2 13例 ,女性 89例 ,年龄 33a±s 11a) ,其中试验组 (双盲自身对照 ) 190例 ,开放组112例 ,在常规治疗 ( 1%磺胺嘧啶银霜 )基础上 ,局部喷涂rhEGF或安慰剂。结果 :rhEGF用于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残余创面 ,试验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提前 2 ,3,3,6d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 周亮王世岭马建丽柴家科李立根
- 关键词:烧伤多中心研究创面愈合
- 中药及其制剂致过敏性休克131例分析被引量:58
- 2000年
- 目的:通过对中药及其制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89年~1999年国内报道的131例过敏性休克病例,从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用药次数、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位居第一,占72.52%,其中静脉给药占50.38%;口服剂型占16.03%;外用制剂占2.29%;其它占9.16%。结论:合理应用中药及其制剂,尽量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应注意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 马建丽周亮王世岭
- 关键词:中药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剂型死亡病例
- 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或奈替米星联合应用PAE的比较被引量:20
- 1997年
- 目的 阿莫西林(AMPC)与庆大霉素(GM)或奈替木星(NTL)联合应用抗生素后效应(PAE)的比较。方法 应用光密度法测定PAE。结果AMPC单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有较长的PAE,对大肠埃希氏菌PAE甚小;GM和NTL单用对G+球菌的PAE亦很明显,对大肠埃希氏菌PAE稍短,但比单用AMPC要长。NTL的PAE比GM长,可能与受试菌对NTL敏感性高于GM有关。三种药物PAE均有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延长的趋势。AMPC与4倍MIC的GM或NTL联用时对受试菌的PAE均呈协同或相加效应;对G+球菌的联合PAE比G-杆菌明显延长;AMPC与 NTL的联合PAE长于与 GM联合的PAE。结论 AMPC与 GM或NTL联用时延长给药间隔,仍可维持强大的抗菌活性,减轻不良反应,AMPC与NTL联用优于与GM联用。
- 王睿刘皈阳周亮方翼陈迁刘庆锋
- 关键词: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奈替米星抗生素后效应
-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7
- 1997年
- 应用AVANTAGF分析仪的光密度法测定了环丙沙星(CPLX)、氧氟沙星(OFLX)和氟罗沙星(FLRX)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产生明显的PAE.并随抗菌药物浓度的增大、对受试菌的PAE逐渐延长.呈现了明显的浓度依赖性;3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PAE都较长.MIC均较小.显示了良好的杀菌效果:氯罗沙星对除金葡球菌之外的受试菌的PAE均比其它2药较长.PAE的存在提示在临床设计给药方案时.可适当延长给药间期.减少给药次数与剂量.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 方翼王睿刘皈阳刘庆锋陈迁周亮秦廷兵
- 关键词:抗生素后效应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
- 舒巴克坦对头孢哌酮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 1997年
- 目的 考察合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SBT)前后头孢哌酮(CPZ)对4种致病菌抗生素后效应(PAE)的变化。方法 采用特异性β-内酰胺酶鉴定试剂Nitrocefin挑选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产酶菌株,用比浊法测定受试菌株在不同CPZ浓度时的PAE值。结果 合用SBT后,CPZ对产酶菌株的PAE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低浓度时(1/2,1倍MIC)PAE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合并CPZ和SBT的给药方案对治疗产β-内酰胺酶菌株引起的感染有利,尤其在体内药物浓度较低时,合并用药可以更长时间地抑制细菌生长。
- 刘皈阳王睿方翼陈迁刘庆峰周亮秦延兵
- 关键词:舒巴克坦头孢哌酮体外抗生素后效应
- 3种青霉素类药物体外抗生素后效应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 比较氯唑西林(CXL),阿莫西林(AM)和美洛西林(MZL)的抗生素后效应。方法 采用AVANTAGE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用光密度法测定CXL、AM、MZL三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对 4种共20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与结论 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不同受试菌所产生的PAE不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有较明显的PAE,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PAE较小甚至没有。从而提示:在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除根据抗生素对细菌的MIC值外,还应考虑抗生素对细菌的PAE值。在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感染时,由于PAE较长可快速静滴给药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在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时,由于PAE较短或没有,可主要参考药代动力学等其它因素设计给药方案。
- 秦廷兵王睿刘皈阳刘庆锋方翼陈迁周亮
- 关键词:青霉素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氯唑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