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巧红

作品数:230 被引量:86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专利
  • 82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4篇人工湿地
  • 56篇垂直流
  • 51篇湿地
  • 47篇垂直流人工湿...
  • 34篇复合垂直流
  • 30篇水体
  • 28篇复合垂直流人...
  • 27篇污水
  • 22篇沉积物
  • 21篇微生物
  • 21篇沉水
  • 20篇沉水植物
  • 19篇脱氮
  • 19篇污染
  • 19篇硝化
  • 17篇湖泊
  • 16篇水生
  • 15篇阳极
  • 12篇植物
  • 12篇蓝藻

机构

  • 228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湖北兴发环保...
  • 2篇鲁东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宇星科技发展...

作者

  • 229篇周巧红
  • 222篇吴振斌
  • 153篇贺锋
  • 139篇徐栋
  • 80篇武俊梅
  • 77篇张义
  • 46篇刘碧云
  • 41篇肖恩荣
  • 29篇王川
  • 27篇成水平
  • 27篇梁威
  • 18篇许丹
  • 15篇张丽萍
  • 15篇刘子森
  • 12篇胡胜华
  • 12篇张甬元
  • 11篇付贵萍
  • 10篇夏世斌
  • 10篇张璐
  • 8篇张雪琪

传媒

  • 14篇水生生物学报
  • 12篇环境科学与技...
  • 7篇水生态学杂志
  • 7篇生态环境学报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湖泊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21篇2018
  • 25篇2017
  • 30篇2016
  • 19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硬底质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底质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其步骤:1)沉水植物种类的选择;2)种植载体的制作:将竹圈衬在降解无纺布网袋中,网袋中装入环保陶瓷滤球,并用降解纤维带将网袋串联起来;3)种植方法:将沉水植物幼苗移栽到网...
吴振斌张义贺锋夏世斌徐栋周巧红张垚磊
文献传递
一种生态环保型沉水植物生长促进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沉水植物生长促进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促进剂由一定比例的改性麦饭石和过氧化镁组成,其步骤:1)将粘土矿物麦饭石进行简单预处理改性;2)将改性麦饭石和过氧化镁按一定比例混匀,制备成沉水植物生长促进剂...
张义吴振斌韩帆贺锋徐栋周巧红肖恩荣刘子森严攀
文献传递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处理过的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作为反硝化碳源补充材料,探讨了不同碳源添加量对系统COD及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经过碱处理的千屈菜材料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而且具有缓效持续释放的特点。添加此碳源材料可明显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最高可提升30.85%,但随着C/N比的增加,硝态氮去除率逐渐降低,C/N比为3、5、8时分别为91.20%、87.72%和84.19%。添加碳源量达到C/N比为3时系统能够发生最大程度反硝化,此时不仅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人工湿地除磷能力也有所增强。碱处理过的千屈菜材料在本系统中的最适宜添加量为5 g,即100 g/m2(C/N=3),远低于在进水中为满足反硝化所需调控的C/N比(5~8),可以节约外加碳源成本。
肖蕾贺锋梁雪徐栋周巧红吴振斌
关键词:碳源反硝化垂直流人工湿地
铜和磺胺甲唑复合污染下人工湿地对禽畜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被引量:6
2022年
为研究人工湿地同步去除养殖尾水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效果,文章以铜(Cu)和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SMZ)为例,设计了5组小试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处理不同重金属-抗生素复合水平的养殖尾水(A:空白;B:Cu 2 mg/L;C:Cu 2 mg/L,SMZ 5 mg/L;D:Cu 20 mg/L,SMZ 0.2 mg/L;E:Cu 20 mg/L,SMZ5 mg/L),探究复合污染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复合污染下人工湿地对模拟禽畜养殖尾水中的N、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Cu和SMZ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较为稳定的去除效果,各组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9%,复合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上。添加不同浓度Cu和SMZ后,各组NH3-N平均去除率依次为81.75%、87.59%、79.50%、74.45%和65.41%,TN平均去除率依次为81.59%、87.63%、80.82%、74.15%和67.56%,C、D和E组植物地下部分干重分别较A组下降了22.22%、30.58%和30.64%,复合污染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使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产生变化,一些在氮去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比如Propionicicella和Bacillus丰度降低,从而影响NH3-N和TN的去除。
杨玲丽马琳刘伟褚一凡谭启洋周巧红周巧红吴振斌
关键词:重金属抗生素人工湿地
一种沉水植物网格式模块化种植载体及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网格式模块化种植载体及方法和装置,它由一定比例的粘土、硅藻土、珍珠岩、白榴石组成,步骤是:A、将毛竹用可降解尼龙绳扎成种植模块;B、将粘土、硅藻土、珍珠岩、白榴石混合均匀,制成种植载体;C、将种植...
张义吴振斌白国梁徐栋陈迪松贺锋武俊梅周巧红刘云利骆凤邹羿凌云赵玉清
文献传递
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振斌贺锋梁威夏世斌周巧红徐栋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优于水却忧于水”。由于污染复杂多样,目前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尚不能有效控制和缓解水污染问题,水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成为该省乃至全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
关键词: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资源回收技术及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生活污水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淡水资源的短缺加快了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研究。文章从生活污水的源头资源回收技术和中端资源回收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湖北省生活污水为例,在对其资源回收潜力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生活污水资源回收技术思路,可为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决策提供数据和基础。
李前正武俊梅吴振斌周巧红
关键词:生活污水资源回收粪便尿液灰水
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被引量:4
2023年
设计构建了4套分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柱状模拟系统(总程分别为145,185 cm),针对低C/N型人工污水,研究基质层高、添加活性生物质及进水中氮素组成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时,4套系统对总氮(TN)去除率均在30%以上,半程基质层设置为95 cm,不添加活性生物质的HI组对TN去除率最高,达到42%;对NH_(3)-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48%、21%~66%,而NO^(-)_(2)-N在各系统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累。随着进水中NO^(-)_(3)-N占比负荷的增加(从1/7到6/7),其NO^(-)_(3)-N去除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仅HI组去除率变化较其他组更稳定。但IVCW系统加深后,添加活性生物质反而会降低其TN去除效果。IVCW系统第1段,即下行流上层单元对脱氮贡献最大,高达80%以上;不同处理间强化脱氮效果差异虽不显著,但系统后段其脱氮途径间存在一定差异。相应地,微生物脂肪酸的丰度和种类在第1段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段差异最明显;以cy19:0为标志的厌氧细菌在上行流第3~4段逐渐占据优势,且加深组均高于其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表征的好氧细菌对IVCW系统脱氮效率贡献更大。
黄秋瑾肖莹王亚芬吴振斌周巧红
关键词:氨态氮硝态氮微生物群落
一种底栖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联合去除水体铜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栖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联合去除水体重金属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受径流铜污染的水体;(2)选择适合的底栖软体动物;(3)投放软体动物;(4)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5)种植水生植物;(6)定期监测...
吴振斌贺锋郭伟杰周巧红徐栋
文献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治理和能源技术,目前已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产电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产电微生物,其电子转移机制与能力有所差异,直接影响MFC的产电性能,从而决定MFC在工程实践中的性能与应用。任何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废水、污泥、沉积物都可以作为产电微生物的筛选来源,尝试从不同环境条件下分离筛选高效产电微生物有望促进MFC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加速其在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产电微生物种类及其电子传递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综述了MFC中产电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产电微生物的筛选方法、种类以及技术研究等,最后展望了今后在产电微生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及MFC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产电微生物的的筛选和应用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及提供思路。
张霞张霞周巧红周巧红
关键词:产电微生物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