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华

作品数:8 被引量:85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纺纱
  • 3篇纱线
  • 2篇纤维
  • 2篇紧密纺
  • 2篇紧密纺纱
  • 2篇紧密纺纱技术
  • 2篇环锭
  • 2篇环锭纺
  • 2篇纺纱技术
  • 1篇色品图
  • 1篇纱线产品
  • 1篇纱线结构
  • 1篇纱线毛羽
  • 1篇纱线强度
  • 1篇纱质量
  • 1篇配色
  • 1篇腈纶
  • 1篇腈纶纤维
  • 1篇纤维性能
  • 1篇抗菌纱

机构

  • 8篇东华大学

作者

  • 8篇周志华
  • 6篇程隆棣
  • 1篇翟涵
  • 1篇车江宁
  • 1篇祝和平
  • 1篇陈东辉
  • 1篇于修业

传媒

  • 2篇纺织科学研究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棉纺织技术
  • 1篇第三届中国国...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的研究
该文首先分别对Rieter、Suessen、Zinser和Marzoli等公司所生产的集聚纺纱装置的成纱机理及其机构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各个装置优缺点,课题组设计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它是在细纱机...
周志华
关键词:纱线结构纱线毛羽环锭纺
文献传递
紧密纺纱技术与毛羽问题被引量:64
2003年
针对传统纺纱前钳口处加捻三角区形成毛羽的基本规律 ,在该钳口出口处采取消除加捻三角区的纺纱方法即紧密纺纱方法 ,将纱线表面长毛羽在须条离开握持钳口时就贴向纱干 ,有效降低了纱线毛羽。采用自行研制的紧密纺装置对棉和毛进行纺纱试验 ,结果表明紧密纺对降低纱线毛羽效果明显。
程隆棣周志华
关键词:紧密纺纱技术纺纱试验
混色纤维/天然色棉配色范围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探讨了天然色棉 有色纤维混纺的色度学特征 ,给出了样品的主波长、纯度等色度学参数 ,绘制出色品图 ,得出天然色棉 有色纤维混纺的配色范围。
车江宁陈东辉周志华
关键词:色品图配色
甲壳胺纤维的纺纱工艺新探被引量:1
2001年
简介了甲壳胺纤维的开发 ,并对纤维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针对其纤维性能的特点 ,探讨了甲壳胺纤维的纺纱工艺及其产品的实用性。
程隆棣周志华
关键词:甲壳胺纤维纤维性能纺纱工艺功能性纤维
集聚纺纱加工原理及其对纱线产品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针对传统纺纱在牵伸钳口的加捻三角区形成毛羽的基本规律 ,在该钳口出口处采取消除加捻三角区的纺纱方法 ,即集聚纺纱方法 ,将纱线表面长毛羽在须条离开握持钳口前就贴向纱干 ,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纱线表面毛羽量。对不同纺纱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 。
程隆棣周志华
关键词:集聚纺纱成纱质量
紧密纺纱技术与毛羽问题
传统纺纱前钳口处加捻三角区形成毛羽的基本规律,在该钳口出口处采取消 除加捻三角区的纺纱方法即紧密纺纱方法,将纱线表面长毛羽在须条离开握持钳口时就贴向 纱干,有效降低了纱线毛羽。采用自行研制的紧密纺装置对棉和毛进行纺纱试验...
程隆棣周志华
关键词:环锭纺纱紧密纺纱
壳聚糖/腈纶纤维抗菌纤维混纺比与纱线强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简要说明了采用混纺法纺制壳聚糖抗菌纱线的必要性 ,并以壳聚糖和腈纶混纺纱断裂强度为例 ,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数学分析出 :壳聚糖 /腈纶纱的混纺比以 5 9/ 4 1左右时纱线强度最好 ,抗菌效果也处于极佳状态。
程隆棣周志华祝和平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抗菌纱线混纺纱线纱线强度
集聚纺纱技术的机理分析和研究
本文主要对现有的集聚纺纱装置进行集聚原理的机理分析,分析指出各类装置具有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特别对这些装置的集聚原理进行系统的归类,提出开发集聚纺纱装置的研究方向.
程隆棣翟涵于修业周志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