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社会空间结构
  • 2篇外来人
  • 2篇外来人口
  • 2篇空间结构
  • 2篇城市
  • 1篇导读
  • 1篇实施权
  • 1篇土地发展权
  • 1篇期刊导读
  • 1篇小型超市
  • 1篇劳动力
  • 1篇劳动力市场
  • 1篇环境行为学
  • 1篇集聚经济
  • 1篇公共利益
  • 1篇发展权
  • 1篇GIS
  • 1篇GIS技术
  • 1篇辨析
  • 1篇超市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周文娜
  • 1篇赵莹
  • 1篇翁一峰
  • 1篇高璟

传媒

  • 1篇国外城市规划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工程与建设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城市更新理念、制度与规划转型辨析——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城市更新的转型涉及理念转型、制度转型和规划转型3个层面。在更新概念和价值取向变化趋势下,城市更新理念随之发生转变,当前上海市城市更新存在增长主义、空间品质、多元治理并存的更新思路。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推进着更新制度的转型,基于经济、社会、体制等维度解析更新制度内涵,探讨上海在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等方面的更新制度转型。在城市更新的规划转型方面,随着规划实施模式不断丰富,包括“公有”模式、“共享”模式和“社区赋能”模式等,上海在规划体系、方案编制、实施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最后,提出未来上海城市更新还应关注多方利益协商,并对更新理念、更新方式、更新方案、政策供给、治理机制等内容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周文娜
关键词:城市更新土地发展权公共利益
期刊导读
2005年
通常学者们倾向于用集聚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大量经济活动在中心城的集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及信息密集型产业正是由于集聚经济的缘故而在中心城汇聚。作者对上述解释提出质疑,并且重新考虑了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集中的原因,以及空间上的邻近和面对面的交流愿望对经济活动在大都市区内部选址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大都市区的公共会计产业的选址分析,作者指出,在解释产业选址行为时,集聚经济的作用被过分强调了,传统上认为集聚经济仅囿于城市核心的观念也被证明是有局限性的。研究发现,在与集聚经济相关的因素中,除了接近客户、接近劳动力市场这两项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外。
赵莹翁一峰高璟周文娜
关键词:集聚经济城市核心劳动力市场城市复兴环境行为学
基于GIS技术的小型超市选址方法被引量:9
2006年
以GIS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深圳市某一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小型超市规划布局方法研究。通过对其不同用地区位进行合适度评价,最终得出最适合小型超市选址的区域。认为此方法同样也可用于开发商的投资开发可行性研究中。
周文娜
关键词:GIS
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
近年来,来自农村的大量民工为了寻找工作而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其他各种社会群体也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迁入经济发达的城市。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一场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
周文娜
关键词: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
文献传递
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演化表现为圈层化、近域化和扩散化、边缘化特征。
周文娜
关键词: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