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曼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藜芦
  • 2篇外翻肠囊
  • 2篇白藜芦醇
  • 1篇代谢机制
  • 1篇胆固醇
  • 1篇多酚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物质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养殖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影响药物
  • 1篇皂苷
  • 1篇脂质体
  • 1篇糖醛
  • 1篇糖醛酸
  • 1篇皮素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洪源澳达...

作者

  • 6篇周曼
  • 4篇王玉蓉
  • 2篇周洪伟
  • 1篇孙建宁
  • 1篇戴俊东
  • 1篇曹唯仪
  • 1篇张硕峰
  • 1篇王玥
  • 1篇陈浩
  • 1篇侯德岩

传媒

  • 2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工养殖暹罗鳄鱼肉酶解物提高缺氧耐受力的药效学验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验证鳄鱼肉酶解物具耐缺氧作用。方法:以茚三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酶+中性蛋白酶)的鳄鱼肉酶解产物的蛋白含量,并观察其酶解物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结果:鳄鱼肉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蛋白含量最高,鳄鱼肉胃蛋白酶酶解产物0.55,1.10 g.kg-1连续ig 20 d,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鳄鱼肉胃蛋白酶酶解物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作用。
张硕峰李耀武周曼王玉蓉孙建宁
关键词:酶解缺氧耐受力
外翻肠囊法考察不同辅料与药物对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的影响
:考察不同辅料与药物对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制备离体肠吸收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峰面积,以葡萄糖醛酸化产物峰面积与原型峰面积之比评价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程度,考察辅料与...
周曼常琪廖永红王玉蓉
关键词:中药化学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
参灵力伸咀嚼片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及方药影响药物代谢机制的探讨
目的:由红景天、灵芝、葡萄籽提取物和西洋参组成的复方,具有耐缺氧和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本课题旨在通过制剂工艺和质量评定研究将其制成方便病人服用、口感较好的咀嚼片。并以白藜芦醇为模型药物,考察方药对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代谢...
周曼
关键词:白藜芦醇咀嚼片
文献传递
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优选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儿茶素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溶剂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BV 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h、1h、1h。结论:该工艺可用于葡萄籽多酚类有效部分的提取。
周曼曹唯仪王玉蓉
关键词:葡萄籽多酚类儿茶素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脂质体中阿霉素与槲皮素的含量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RP-HPLC方法,同时测定复方脂质体中阿霉素(DOX)与槲皮素(QUE)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乙腈-pH 3.8磷酸缓冲盐(19∶29∶52)等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DOX与QUE分别在0.50~10.00μg/mL、0.03~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7、0.999 4);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9.53±2.56)%、(103.12±0.37)%、(103.21±2.02)%和(96.10±1.38)%、(102.30±1.76)%、(103.78±1.06)%(n=3)。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阿霉素-槲皮素复方脂质体中两种药物的含量。
陈浩王玉蓉周曼周洪伟王玥戴俊东
关键词:阿霉素槲皮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人参皂苷Rg1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1(Rg1)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方法: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胆固醇(CH)、豆固醇(ST)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1/DPPC/CH脂质体和Rg1/DPPC/ST脂质体。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Rg1的包封率。结果:确定Rg1/DPPC/CH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参数为:X17.4~8.1%,X250.0~85.0min,X360.0~63.0℃;Rg1/DPPC/ST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参数为:X17.6~8.1%,X295.0~100.0min,X340.0~63.0℃。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Rg1脂质体制备工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Rg1/DPPC/CH脂质体与Rg1/DPPC/ST脂质体包封率相近,提示可用ST替代CH用于Rg1脂质体的制备。
周洪伟周曼侯德岩王玉蓉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