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泽然

作品数:35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光源
  • 19篇合肥光源
  • 12篇束团
  • 7篇HLS
  • 6篇束流
  • 5篇加速器
  • 4篇直线加速器
  • 4篇EPICS
  • 3篇低电平
  • 3篇电平
  • 3篇束流位置
  • 3篇条带
  • 3篇阻尼率
  • 3篇相空间
  • 3篇横向反馈系统
  • 3篇FPGA
  • 2篇电路
  • 2篇英文
  • 2篇矢量运算
  • 2篇势阱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5篇周泽然
  • 24篇孙葆根
  • 23篇杨永良
  • 14篇王筠华
  • 12篇卢平
  • 10篇陈园博
  • 10篇刘祖平
  • 9篇郑凯
  • 9篇王琳
  • 8篇李为民
  • 7篇吴芳芳
  • 7篇唐雷雷
  • 6篇黄龙君
  • 5篇刘建宏
  • 5篇程超才
  • 5篇罗箐
  • 4篇徐宏亮
  • 4篇栗武斌
  • 3篇邹俊颖
  • 3篇王季刚

传媒

  • 21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核技术
  • 1篇Chines...
  • 1篇第八届(20...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光源横向反馈系统的改进与试验结果
2010年
介绍了在合肥光源横向模拟反馈样机系统进行的改造和升级。主要包括前端束流位置信号处理模块的重建和与直流成分剔除单元模块。同时还进行了信号矢量合成模块的优化与改造、增加独立可调增益模块以及优化信号传输线路在内的重要改进。对改进后的反馈系统进行了抑制耦合束团不稳定性试验,相关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反馈系统提供的注入阻尼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杨永良王筠华刘祖平陈园博李为民孙葆根周泽然孟鸣
关键词:阻尼率边带
基于MTCA的HLS-Ⅱ直线加速器低电平系统改造被引量:2
2020年
合肥光源(HLS-Ⅱ)在重大维修改造之后,其光源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实现连续、平稳地供光,需要对其进行恒流改造。恒流运行要求直线加速器的微波功率源有长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旧的模拟低电平控制系统满足不了要求。本文基于微型电信计算平台(MTCA)设计实现了数字低电平控制系统,控制微波功率源的幅度和相位,它由以FPGA为核心的数字板卡、射频板卡、 MTCA机箱以及频率合成系统组成。该数字低电平系统工作在2 856 MHz的S波段,在线运行幅度稳定度达到0.04%,相位稳定度达到0.2°,满足恒流改造对直线加速器数字低电平系统0.25°相位抖动RMS值的相位精度要求。
任天祺唐雷雷周泽然
关键词:合肥光源直线加速器FPGA
Key Technologies in Transverse Feedback System of Bunch by Bunch at HLS
2008年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e most key point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nch-by-Bunch transverse feedback system of HLS(Hefei Light Soure),such as the vector computation,the notch filter development,the data processing,the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Hilbert transform,the mode analysis,and the development of feedback kicker cavity.
王筠华郑凯李为民杨永良刘祖平周泽然王琳孙葆根陈圆博黄龙君马力曹建社岳军会刘德康叶恺容
合肥光源相空间测量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在合肥光源(HLS)上的相空间测量系统和测量结果,同时进行了工作点(Tune值)的计算。研究了电子储存环上三种相空间测量和计算方法:双位置单圈法、单位置双圈法和单位置单圈法。通过对仿真数据的计算和比较,论证了这三种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在不同条件下的优缺点,为合肥光源的相空间测量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杨永良王筠华刘祖平郑凯王琳刘建宏孙葆根周泽然
关键词:相空间
一种非正交对称条带束流位置监测器设计
2020年
介绍了一种条带束流位置监测器(BPM)的设计与仿真方法。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工程项目中,针对波荡器出口处真空室非正交对称性的问题,设计了矩形真空室和跑道形真空室下的两种非正交对称性条带BPM,并与传统的圆形真空室下条带BPM进行对比。基于边界元法,利用MATLAB软件分别对三种真空室下的条带BPM进行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圆形真空室下条带BPM,矩形和跑道形真空室下条带BPM灵敏度提高了30%,阻抗匹配误差相对降低了20%,束流位置拟合误差降低了80%。考虑加工精度,矩形真空室下的条带BPM更适用于该工程。
钱梦翔吴芳芳周泽然周天雨卢平孙葆根
关键词:阻抗匹配灵敏度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反馈系统及初步反馈效果实验被引量:2
2007年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反馈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合肥光源逐束团的横向振荡、流强测量、纵向振荡和常规反馈任务,同时还开发了对多束团储存环中指定束团的激励,以及形成单束团和不同数量的束团串等附加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研制中所涉及的部分关键问题,如矢量运算模块的开发、梳状(notch)滤波器研制、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并给出了相空间重建、模式分析和带束流反馈实验的初步结果.
王筠华郑凯刘建宏李为民刘祖平杨永良周泽然王琳孙葆根陈园博黄龙君
关键词:横向反馈系统梳状滤波器希尔伯特变换
基于嵌入式EPICS的中子监测仪研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合肥光源(HLS-Ⅱ)辐射防护与安全需求,且合肥光源的控制系统是基于EPICS架构,为减少辐射监测系统中间的环节,提高合肥光源人身安全联锁可靠性,研制了基于嵌入式EPICS控制系统的中子监测仪。中子监测仪的关键部件-探测器选用BF_(3)针对合肥光源(HLS-Ⅱ)辐射防护与安全需求,研制了基于嵌入式EPICS的中子监测仪,用于场所与环境辐射场中子的监测。合肥光源的控制系统是基于EPICS架构,为减少辐射监测系统中间的环节,提高合肥光源人身安全联锁可靠性,研制了基于嵌入式EPICS控制系统的中子监测仪。中子监测仪的关键部件-探测器选用BF_(3)正比计数管,通过对正比计数管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加2 kV的正高压偏置,交流耦合介入前置放大器放大,后输出固定宽度的脉冲信号。信号由CORTEX-M3电路计数,后经CORTEX-A8电路处理后将数据发布到局域网。利用镅铍中子源和合肥光源现场辐射环境对所研制的监测仪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测仪达到设计要求,可用于中子监测。
朱文超林汉尚周泽然蒋诗平
关键词:合肥光源前置放大器
合肥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被引量:10
2021年
合肥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一台专用于能源化学研究的用户装置,利用一个最高电子能量为60 MeV的S波段直线加速器驱动中红外和远红外两个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分别产生波长范围为2.5~50μm和40~200μm的红外激光。两个振荡器产生的激光经同一条光束线被传输至实验大厅内的五个实验站。中红外振荡器于2019年调试出光,并于2020年11月达到任务指标。介绍了合肥红外振荡器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及其调试进展,重点介绍了中红外振荡器辐射的激光性能。
李和廷何志刚吴芳芳唐雷雷赵周宇张通何天龙宣科张海燕尉伟卢平周泽然尚雷刘功发徐宏亮何晓业蒋诗平裴香涛高琛贾启卡贾启卡鲍骏张善才
关键词:激光技术自由电子激光红外波段振荡器
HLSⅡ新的注入器束流强度测量系统被引量:3
2015年
合肥光源升级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注入器实现满能量注入。为适应新的注入器束流强度的测量需求,设计了新的注入器束流强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真空腔上的3个快速束流变压器(FCT)和2个积分束流变压器(ICT),能够实现束流流强和电荷量的非拦截实时测量。为了准确获取束流参数,首先对束流变压器(CT)传输电缆进行了在线和离线标定;由于ICT输出信号信号幅度较小,噪声大,设计了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以改善信噪比;考虑低频谐波噪声和Kicker噪声的干扰,软件中通过适当的算法对噪声进行了处理;最后给出了部分在线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束流传输效率约为27.4%,注入效率约为44.3%。
程超才孙葆根卢平杨永良周泽然吴芳芳唐凯罗箐李皓
关键词:注入器
HLSⅡ储存环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的离线标定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合肥光源二期改造工程设计了一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BPM),用于储存环中束流参数在线测量。对条带BPM进行了位置信号的离线标定,采用差比和法和对数比法进行计算,获得了灵敏度系数、映射图和拟合经验多项式,发现采用对数比法得到的灵敏度大小和线性范围好于差比和法。对和信号进行离线标定,发现和信号相对中心位置处的归一化值在(-5mm,-5mm)到(5mm,5mm)范围内变化不超过±6%。该条带BPM也用来测量合肥光源储存环上束团横向四极振荡,所以需对横向四极分量进行标定。采用二维网格结构高斯加权法模拟高斯束团,使用差比和法进行计算,并将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发现横向四极分量随(σx2-σy2)线性变化的灵敏度与模拟结果相同,均为0.001 1mm-2。得到的拟合经验公式用于在线测量。
吴芳芳周泽然孙葆根杨永良卢平栗武斌马天骥邹俊颖程超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