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音乐欣赏与技能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关系
- 2006年
- 周静
-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欣赏音乐活动
- 格里格钢琴套曲《挪威舞曲》No.2民族性音乐风格特征探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挪威最伟大的民族乐派作曲家,本文通过对他代表作之一《挪威舞曲》No.2的音乐本体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从而探究格里格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音乐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 周静刘丁嘉
- 关键词:格里格民族性
- 阿尔坎大奏鸣曲《人生的四个阶段》音乐特点及思想内涵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夏尔·瓦朗坦·阿尔坎是19世纪法国籍犹太作曲家,他的大奏鸣曲《人生的四个阶段》以一段平凡人生的四个年纪阶段为主题,属于典型的标题性钢琴作品。本文将从作品中的音乐主题、调式调性,以及细节力度等创作特点入手,探析其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以及对犹太风格因素的结合运用,并通过阿尔坎的个人经历探析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 周静杨玉瑶
- 关键词:犹太民族
- 谈马思聪晚期音乐创作情感体验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试图挖掘马思聪在晚期音乐创作中所籍蕴的情感内涵,而最能寄托作曲家情感的就是此时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艺术歌曲《李白诗六首》的音乐学分析,发现这两部作品蕴藏的"心灵深处的悲苦"、"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壮志未酬的遗憾"的感情,正是马思聪晚期音乐创作中的真实情感显现。但是晚期音乐创作所体现的情感与他前期音乐创作情感,甚至晚期生活环境并不相符,体现出马思聪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从而印证了马思聪作为不得已"出走"的作曲家,始终怀着对祖国最深切的情怀。
- 周静
- 关键词:情感体验
- 从诗到乐——德彪西钢琴作品《泛舟》中的情景建构被引量:1
- 2021年
- 受交感美学观影响,德彪西的作品感官交互性强,常伴以超越听觉的画面感。德彪西的音乐中所呈现出情景性以及其生成过程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其钢琴作品《泛舟》作为个例分析,试图探寻德彪西如何在魏尔伦的美学观念影响下,借由音乐语言作为媒介完成音乐中的情景建构,从而达到"超感官"的审美效果。一、《泛舟》之创作缘起《泛舟》创作于1889年,基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1869年出版的诗歌集《佳节集》中的同名诗歌所作,是德彪西极富视觉效果的代表作品之一。
- 周静陈韵
- 关键词:德彪西象征主义诗人钢琴作品魏尔伦诗歌集情景性画面感
-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 2022年
- “泛印象主义”风格是在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主义”风格基础上衍生出的概念,本文以拉威尔早期钢琴组曲《镜子》中的第五首作品《山谷钟声》为例,旨在通过对该作品的主题形象塑造进行分析,探寻拉威尔作为印象主义的继承者和革新者,形成的泛印象主义风格。
- 周静胡罗宁
- 关键词:拉威尔
- 广东流行音乐与岭南文化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力图探索广东流行音乐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通过逐一论述音乐与文化的三种表述方式,确立广东流行音乐和岭南文化合适的身份定位。并从文化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广东流行音乐特征。重点对岭南文化中的开放、包容、平民、精致、重商,以及这些特征在广东流行音乐中的体现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笔者就广东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
- 周静
- 关键词:岭南文化文化学阐释
- 音乐欣赏与技能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关系(续)
- 2006年
- 周静
-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教育
- 李斯特钢琴作品《诗与宗教的和谐》主题形象阐释
- 2022年
- 19世纪音乐家李斯特受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赞美诗集《诗与宗教的和谐》的启发,创作了同名钢琴音乐,原诗文本与音乐语言结合所产生的双重意境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对象。文章试图分析诗歌意境与个人情感在音乐主题中的对比与并置处理手法,体会李斯特当下矛盾交织的心境,感知钢琴音乐丰富的宗教内涵与艺术表现力。
- 周静高亚茹
- 关键词:主题形象
-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被引量:20
- 2011年
- 新中国建立至今,除了传统的音乐教育外,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音乐系,并成为高等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如何开展?怎样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特色?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美国高等音乐教育着手,通过剖析其音乐教育理念与高等音乐教育模式,运用比较分析和课程设置分析的手段,对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 周静
- 关键词:音乐教育模式大学音乐教育高等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理念教育特色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