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晟凯
- 作品数:135 被引量:31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鳜资源调查用捕捞装置
- 一种鳜资源调查用捕捞装置,它包括水底诱筒(1)、提拉杆(2)和手抄网(3),所述的提拉杆(2)与水底诱筒(1)相连,用于将水底诱筒(1)提升至水面以便用手抄网(3)捕捞获得样品,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底诱筒(1)为贯通筒形结构...
- 唐晟凯张彤晴李大命刘燕山刘小维谷先坤朱凛蒋琦辰
- 文献传递
- 洪泽湖河蚬空间分布及资源量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种群动态和资源量进行了周年调查。洪泽湖河蚬周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2 ind./m^2和28.82 g/m^2;资源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达到最大值(4.15×10~7kg);湖区资源量分布呈西高东低态势,即老子山-临淮片区>成子湖片区>洪泽片区,而空壳率则表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河蚬资源量的季节变动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夏末秋初为捕捞河蚬的最佳季节;而水深和食物来源是影响洪泽湖河蚬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工增殖时应选择水深在1.3~2.2 m、食物来源丰富的水域;大部分湖区总氮已经超出渔业用水标准,且总氮已经对河蚬的资源量分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洪泽湖河蚬的年资源量在0.82×10~7~4.15×10~7kg,与历史数据相比,年资源量持续降低。
- 张彤晴唐晟凯唐晟凯刘燕山李大命杨俊虎朱忠刘小维黄越峰
- 关键词:洪泽湖河蚬资源量
- 湖泊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 张彤晴陈家长陈日明王小林张建益孔优佳穆欢索维国唐晟凯李大命魏文志
- 该项目属于水产学研究领域中的湖泊渔业资源增殖方向。主要科技内容:项目针对该省湖泊渔业资源衰退,生态调节功能脆弱等现状,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资源增殖技术为手段,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湖泊渔业资源调查、湖泊增殖技术构建...
- 关键词:
- 关键词:捕捞方法
- 河蚬资源调查用成套装置
- 一种河蚬资源调查用成套装置,它包括图像设备和捕捞器,其特征是图像装置包括防水摄像头(1)、图像传输缆绳收放装置(2)和图像显示终端(3),图像传输缆绳一端连接防水摄像头(1),另一端连接图像显示终端(3),防水摄像头(1...
- 唐晟凯张彤晴潘建林李大命刘小维周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河蚬高产养殖方法
- 一种河蚬高产增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增殖养殖区;要求远离航运要道与进排水河口,且不能在湖泊定居性鱼类产卵场;其次,在所选择的增殖养殖区中进行围网,控制围网面积为3‑5 hm<Sup>2</Sup>...
- 张彤晴刘燕山李大命唐晟凯刘小维
- 文献传递
- 太湖春季和秋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Phyto-PAM浮游植物分析仪测定太湖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太湖蓝藻光合活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春季蓝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 (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和实际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在0.35~0.49和0.16~0.29之间,秋季蓝藻分别在 0.33~0.53和0.21~0.43之间,太湖秋季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和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大于春季蓝藻.春季和秋季蓝藻的非光化学淬灭NPQ(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分别在0.012~0.17和0.035~0.26之间,秋季蓝藻的NPQ高于春季蓝藻,说明秋季蓝藻的自我保护能力高于春季蓝藻.快速光响应曲线(Rapid light curve, RLC)的特征参数表明春季蓝藻的光能利用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饱和强度点高于秋季蓝藻;从空间分布来看,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在营养水平低和有水草分布的湖区相对较低,富营养化水平高的湖区则相对较高.因此,降低太湖营养盐浓度,恢复水生植物,能够抑制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从而降低蓝藻水华强度.
- 李大命阳振于洋唐晟凯张彤晴周刚
- 关键词:蓝藻水华太湖
- 黄颡鱼优质高效规模化繁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 蔡永祥潘建林沈全华黄亚红陈校辉葛家春刘文斌周凤建边文冀唐建清周国勤秦钦丁淑燕王明华张晓伟许志强黄成黄桦丁正峰宣云峰严维辉彭刚唐晟凯陈友明赵沐子潘家迅程金蛟周日东宋长太陈贤明
- 项目针对黄颡鱼全人工繁殖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规模化程度低,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技术不够成熟、成活率不稳定,池塘主养黄颡鱼病害较多、单产不高、环境生态负荷过高等状况,以建立黄颡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体系为目...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颡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养殖
- 环境胁迫对单巢类轮虫不同类别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单巢类轮虫有性生殖发生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萼花臂尾轮虫为材料,通过温度刺激,分别获取非混交雌体、混交雌体和雄体,进而利用mRaNA荧光差异显示的方法对三种类别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下列几个主要结果和结...
- 唐晟凯
- 关键词:混交雌体环境胁迫基因差异表达
- 文献传递
- 滆湖鱼类调查及保护
- 涌湖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近年来,随着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其鱼类资源状况也随之变化.2008年1~12月对滆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涌湖繁保区的鲢、鳙、鲫...
- 唐晟凯张彤晴刘丽平李旭光刘小维
- 关键词:渔获物分析物种多样性
- 基于Cytb基因序列的江淮下游湖泊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23年
-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长江、淮河下游湖泊中重要的渔业资源。为了解湖泊鲢种质资源遗传状况,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江淮下游8个湖泊(太湖、滆湖、长荡湖、淀山湖、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金沙湖)群体的239尾鲢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鲢Cty b基因全长为1 141 bp, 239条Cyt b序列检出74个变异位点,定义2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97和0.010 12。太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高,分别为0.830和0.015 84,长荡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低,分别为0.379和0.003 98。8个鲢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05~0.01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98.0%),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019 97;两两群体间Fst值统计表明,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群体间有显著的遗传差异(P<0.05)。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网络结构图显示,单倍型划分为2个谱系,但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聚群。歧点分布曲线与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鲢群体进化过程中较为稳定,没有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应将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鲢群体作为不同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
- 李大命刘燕山唐晟凯殷稼雯谷先坤蒋琦辰蔡永久张彤晴
-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