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纯海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8篇出血
  • 5篇外科
  • 5篇脑出血
  • 5篇高血压
  • 4篇引流
  • 4篇神经外科
  • 4篇术中超声
  • 4篇颅脑
  • 4篇颅内
  • 4篇超声
  • 3篇血管
  • 3篇血肿
  • 3篇肿瘤
  • 3篇脑膜
  • 3篇静脉
  • 3篇基底
  • 3篇基底节
  • 3篇基底节区
  • 3篇基底节区脑出...

机构

  • 16篇钦州市第一人...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9篇唐纯海
  • 15篇吴京展
  • 12篇吴明伟
  • 7篇谢庆海
  • 6篇秦坤明
  • 6篇张松
  • 5篇廖声潮
  • 5篇廖振南
  • 4篇龙飞
  • 4篇覃家德
  • 3篇陈东亮
  • 3篇杨镇休
  • 3篇廖汝城
  • 3篇郑斯毅
  • 2篇刘涛
  • 2篇莫凯
  • 2篇徐锐
  • 2篇陆珊珊
  • 2篇彭涛
  • 2篇庞德春

传媒

  • 2篇华夏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微创医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超声实时导航在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术前MR图像与术中超声图像对手术指导的差异,评价术中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术前1.5T场强MRI及术中超声辅助切除的大脑半球肿瘤患者,对比两种方法对肿瘤血供的探测能力和对肿瘤边界大小的判断能力的差异。结果对肿瘤的血供判断方面,术中B超有探测能力强,实时、随时探测的术中指导能力;对肿瘤的大小边界判断方面,术中B超判断边界与MR图像无统计学差别,虽然图像清晰度不及MR图像,但由于其实时探测能力而在手术中更具实时指导的优越性。结论对于大脑半球肿瘤,术中超声辅助切除能有效提高无创探查效率,减少神经损伤,及早控制肿瘤供血,指导肿瘤全切。
吴明伟吴京展谢庆海唐纯海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超声
仰卧头偏侧体位处理侧后颅窝病变的价值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仰卧头偏侧体位开颅显微手术入路在处理侧后颅窝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22例一侧后颅窝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表皮样囊肿2例,脑膜瘤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转移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血肿3例,听神经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小脑梗死2例。手术采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肩并向背尾侧拉肩,头转向一侧并屈颈的头偏侧体位。常规依据病灶部位使用乙状窦后、经横窦中点直切口。结果该体位对一侧后颅窝病变暴露理想,所有患者除2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蛛网膜囊肿开窗不理想转外院手术外,其余均预后良好。结论仰卧头偏侧体位显微手术能有效暴露小脑岩面裂隙至小脑蚓旁病变。头端可探查小脑山坡,尾端可探查小脑扁桃体。可以处理大部分后颅窝病例,但跨中线的小脑蚓正中病变及四脑室病变手术处理可能有困难。
吴京展秦坤明廖声潮唐纯海龙飞莫凯
关键词:显微手术
脑弓形虫病的临床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弓形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道脑弓形虫病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讨论。结果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脑是最容易受侵犯的组织,人类弓形虫病绝大多数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结论弓形虫是一种严格细胞内生长的寄生原,脑是最易受侵犯的组织,还没有理想的药物,因此,弓形虫感染的新药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唐纯海廖振南吴明伟
关键词:脑弓形虫病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较常见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复杂。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本文对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唐纯海杨镇休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
CTA在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作用
2013年
目的:探索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图像对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和指导作用。方法:分析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A图像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术中所见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评估CTA对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结果:手术观察证实10例后交通动脉瘤、瘤颈指向以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CTA显示一致;但血管痉挛、瘤周穿支及载瘤动脉穿支等与CTA显示有差异。结论:CTA图像对典型部位的动脉瘤手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手术可以在CTA图像指导下直接进行动脉瘤的开颅夹闭。
吴明伟吴京展黄泽和谢庆海覃家德唐纯海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夹闭
术中超声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低级别胶质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脑胶质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超声应用的情况及其对患者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中,22例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部分病例随访2~14个月,有3例偏瘫,2例失语.结论: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确认肿瘤方位及边界,判断肿瘤切除程度,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吴明伟唐纯海廉承凯吴京展谢庆海
关键词:术中超声低级别胶质瘤手术
颈静脉血气指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血气指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两组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CEO2)和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观察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SjvO2,除第1天外,存活组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死亡组则超出正常范围,且伤后第4天和第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O2,存活组伤后各个时段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AV-DO2,除第1天外,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监测颈静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血流及氧代谢功能情况,可作为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于观察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吴明伟庞德春唐纯海吴京展郑斯毅廖汝城张松廖振南
关键词:颈静脉血气指标重型颅脑损伤
单管与双管置入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2011年
目的比较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和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的优缺点。方法针对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分别采用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单管组,28例)以及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双管组,30例)血肿。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合并症及3个月后G O S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双管组手术时间(93.13±10.19)m in,明显长于单管组的(57.29±11.06)m in(t=-12.851,P=0.000);双管组拔管时间(2.78±0.78)d,明显早于单管组的(4.34±0.97)d(t=6.729,P=0.000);双管组肺部或颅内感染率13.3%,明显低于单管组的32.1%(χ2=5.087,P=0.024)。两组术后出血增多、消化道出血及3个月后G O S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双管置入引流法与单管法相比,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明显增加引流速率,缩短引流时间且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张松徐锐覃家德廖振南吴明伟唐纯海郑斯毅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引流术
术中超声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吴明伟唐纯海廉承凯吴京展张松陈立坚廖振南杨丹球张济源
课题来源: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项目,合同编号:Z2012687。背景: 国内外研究表明: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侵袭性生长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使得...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肿瘤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
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 h内复查CT,所有血肿残留均在10 mL左右,已不构成脑压迫,术后20 d左右复查CT,血肿已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基本自理1例,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例,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例,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右利手人类大脑由于其功能分布的特点,在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时,这类患者如侧裂发育较好易于分离,较适合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如术中利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可以减少穿支血管的损伤。
吴京展秦坤明吴明伟唐纯海
关键词:右利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