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丽荣 作品数:5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体质量维持情况、SDS评分及SAS评分变化。结果: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体质量维持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增加M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关键词:血液透析 液体摄入 依从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012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花费巨大,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承受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负担,常常继发抑郁。抑郁症是MHD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血透室MHD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对30例患者进行了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特征 肾脏替代治疗 尿毒症患者 利用模拟教学训练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被引量:5 2012年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rrun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GMER)"发表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对医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内容涵盖了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与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7大领域, 丁焕然 闫和清 崔也平 唱丽荣 刘占凤关键词:模拟教学 临床思维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清除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清除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为尿毒症患者透析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析治疗前后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的水平以及3者清除率,并统计治疗后的瘙痒症发生情况。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单纯组的瘦素水平没有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3种中大分子毒素的水平低于单纯组,且除甲状旁腺激素(P<0.05)外,其余均为P<0.01;联合组瘙痒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不仅可有效的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中大分子毒素的水平,而且减少了透析后瘙痒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需要透析的次数较少,值得在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中进行推广。 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素症 瘙痒症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责任护士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情感健康和SF-36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相关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融人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