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惠芬

作品数:117 被引量:1,00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6篇驱油
  • 21篇残余油
  • 17篇驱油效率
  • 15篇聚合物驱
  • 13篇岩心
  • 13篇采收率
  • 11篇驱油机理
  • 11篇流变性
  • 10篇粘弹性
  • 10篇黏弹性
  • 10篇流体
  • 9篇油藏
  • 9篇采油
  • 8篇多孔介质
  • 8篇三元复合体系
  • 8篇渗流
  • 7篇聚合物驱油
  • 7篇二元复合体系
  • 6篇地层
  • 6篇油井

机构

  • 117篇东北石油大学
  • 32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中国石油国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大庆职业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大庆学府石油...

作者

  • 117篇夏惠芬
  • 29篇马文国
  • 15篇王德民
  • 11篇曹广胜
  • 10篇李福军
  • 9篇殷代印
  • 9篇吴文祥
  • 9篇冯海潮
  • 8篇王刚
  • 8篇岳湘安
  • 8篇王刚
  • 6篇刘义坤
  • 5篇王克亮
  • 5篇李丹
  • 5篇马蒋平
  • 5篇李夏宁
  • 5篇刘中春
  • 5篇鞠野
  • 5篇张九然
  • 4篇刘仁强

传媒

  • 13篇大庆石油学院...
  • 7篇石油学报
  • 7篇钻采工艺
  • 7篇实验技术与管...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当代化工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油田化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国外油田工程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第八届全国流...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弱碱对三元复合体系/油界面扩张黏弹性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正己烷为油相,以Na2 CO3-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HPAM (相对分子量1.2×107~1.6×107)三元溶液为水相,用T racker全自动液滴表面张力仪在45℃条件下测量不同浓度弱碱的三元复合体系/油界面扩张黏弹性。阐述了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油界面扩张黏弹性随扩张频率和碱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碱质量分数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油界面扩张黏性模量、弹性模量都在弱碱质量分数为0.4%时出现极大值;随着扩张频率的增加,碱质量分数为0.4%的三元复合体系界面扩张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他碱含量的三元复合体系界面扩张弹性模量呈略微上升的趋势,界面扩张黏性模量基本不变且值非常小。
夏惠芬吕江艳冯海潮马文国
关键词:弱碱
基于数字化孔隙模型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
2023年
利用岩心压汞试验数据和CT扫描数据,构建波纹管状数字化孔隙模型,考虑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不可及孔隙体积及吸附滞留特性,模拟不同驱油体系在该孔隙模型中的驱油过程,定量表征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及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作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字化孔隙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其相对偏差均小于5.0%;基于数字化孔隙模型计算的水驱及聚驱后采收率与岩心驱油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32%和0.97%;计算的聚驱后各类剩余油饱和度与岩石薄片荧光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接近,水驱后及聚驱后剩余油含量较高的为膜状剩余油和簇状剩余油,占剩余油比例超过85%。
刘洋夏惠芬夏惠芬吴景春吴景春杨坤杨坤
关键词:数字化剩余油含油饱和度
驱油用聚合物溶液弹性和黏性定量表征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动态实验和蠕变回复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计算了聚合物溶液中弹性部分和黏性部分所占的比例,给出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体系的质量浓度界限。研究表明:在低外力作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中黏性部分所占比例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质量浓度达到1 500mg/L时,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溶液中黏性部分和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在低剪切速率(0.062 8s-1)条件下,聚合物溶液中黏性部分所占比例大于弹性部分,黏性部分和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地层剪切速率(6.283s-1)条件下,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大于75%,随溶液质量浓度增加,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变小。
夏惠芬杨秋月张九然马文国
关键词:黏性
超低界面张力的二元驱油体系对水驱残余油启动和运移机理被引量:16
2008年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引起地层黏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碱还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从而降低波及效率等问题,利用新研制的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丙烯酰胺/两性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对残余油启动、运移的过程,研究了该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后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利用了聚合物溶液的黏弹特性和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特性,使采收率大幅度提高.残余油的启动主要以拉成油滴和油丝两种形式,在运移过程中,较大的油滴又形成更容易被驱替液携带的小油滴,从而使驱油效率提高.
夏惠芬张新春马文国王刚
关键词:表活剂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三元复合驱注采系统流体流变特性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室内流变性测试实验,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注入体系和油井采出液流变特性,得到了描述其流变特性的本构方程,确定了相应的流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注入体系和三元复合驱油井采出液(油相和水相)均符合幂律模式。本文的结果为三元复合驱油井流入流出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曹广胜夏惠芬袁涛李金玲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注采系统流体流变特性采出液
聚合物驱油井IPR曲线计算被引量:7
1997年
本文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地层流体的流变参数发生变化的幂律流体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绘制了油井流入动态关系曲线和压力分布曲线,分析了流变参数对油井IPR曲线形态的影响,并用1口井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吻合较好。
岳湘安夏惠芬李敬媛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幂律流体IPR曲线油矿
聚合物溶液流变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3
1997年
在对矿场实际应用的分子量为1700万的聚合物溶液进行流变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在单井注入量小于500m3/d的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律流体的拟塑性流变模式;同时,分析了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描述了聚合物溶液表现粘度、流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随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
李福军曹广胜夏惠芬王德喜
关键词:流变性提高采收率采油技术
无碱二元体系的黏弹性和界面张力对水驱残余油的作用被引量:33
2008年
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引起地层粘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及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为此提出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通过流变性实验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弹性的影响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弹性及界面张力对采收率的影响。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提高水驱后残余油采收率机理的研究表明:在驱替水驱后残余油过程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利用了聚合物溶液的黏弹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超低张力界面特性,水驱后残余油以油丝和乳状液形式被携带和运移,随着二元驱油体系的黏弹性的增加和界面张力的降低,水驱后二元驱后的采收率增加,降低界面张力的驱油效果(指达到超低)比提高体系的黏弹性的效果更明显。
夏惠芬王刚马文国刘春德王彦伟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黏弹性残余油采收率流变性
聚合物驱后用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被引量:48
2007年
利用新研制的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水驱后盲端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和油膜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这类残余油被驱替和运移过程及启动和运移机理,论述了该驱油体系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的作用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了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通过超低界面张力作用和润湿反转作用。
王刚王德民夏惠芬鞠野刘春德
关键词:聚合物驱驱油效率润湿性驱油机理
机械采油方式的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1
1994年
本文计算了两种主要机采方式的经济效益指标;通过指标构成分析,首次提出最佳经济含水率上限的概念,并经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各型号采油设备最佳经济含水率上限及经济极限含水率的通用计算公式,且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李福军夏惠芬卢东风
关键词:机械采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