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繁军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肾病
  • 2篇综合征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心病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纤维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凝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6篇孔繁军
  • 4篇丁旭
  • 3篇朱海燕
  • 2篇宋红宝
  • 2篇魏宇鹏
  • 2篇徐建华
  • 1篇巍宇鹏
  • 1篇刘晶茹
  • 1篇曹贵文
  • 1篇崔健丽

传媒

  • 3篇中国厂矿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周血TREM-1在老年SIR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外周血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TREM-1)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照,检测22例老年SIRS患者〔SIRS组,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6例〕和23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REM-1mRNA表达水平。结果 TREM-1和β-actin的熔解曲线均仅有单一峰。SIRS组Ct值(β-actin/TREM-1)为0.930±0.066,正常对照组Ct值为0.846±0.02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组Ct值为1.006±0.037,与SIR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RT-PCR技术检测TREM-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TREM-1可作为SIRS、MODS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的指标,可能成为SIRS、MODS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崔健丽丁旭孔繁军曹贵文刘晶茹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HbA1c、尿NAG及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HbAlc及mAl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NAG采用速率法测定。结果170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HbAlc、尿MAG及尿mAl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不高,双项或三项联合检测会提高阳性检出率。结论HbAlc是监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尿NAG及mAlb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朱海燕巍宇鹏孔繁军丁旭
关键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脂蛋白(a)、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Lp(a)、UA和hs-CRP的检测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CHD患者血清Lp(a)、UA和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HD诊断的阳性率(90.1%)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的阳性率[Lp (a)82.4%、UA 74.1%和hs-CRP 58.8%]。结论Lp(a)、UA和hs-CRP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HD的预测和诊断。
朱海燕魏宇鹏孔繁军丁旭刘颖
关键词: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50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重症急性脑梗死13例,轻症37例),正常老年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浆Fbg和D-D水平。结果观察组(包括重症和轻症)血浆Fbg和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重症组较轻症组的水平显著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浆Fbg和D-D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宋红宝丁旭徐建华孔繁军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急性脑梗死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被引量:7
2012年
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与PT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几个方面浅谈如下。
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关键词:血凝试验
代谢性疾病和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与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代谢性疾病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高血压(HPN)患者、45例糖尿病(DM)患者、55例冠心病(CHD)患者、18例PNS与40例健康体检者脂蛋白(a)及其他脂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HPN、CHD、DM和PNS患者Lp(a)、TC、TG、LDL-C、Apo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Apo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脂蛋白(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朱海燕魏宇鹏孔繁军
关键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脂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