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东业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血小板输注
  • 2篇血小板输注无...
  • 2篇血型
  • 2篇输注
  • 2篇输注无效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学
  • 2篇免疫学检查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核酸
  • 2篇核酸定量
  • 2篇RNA提取
  • 2篇RNA提取方...
  • 2篇B基因
  • 2篇CDNA
  • 2篇FCΓ
  • 2篇FCΓR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浆

机构

  • 9篇海南省血液中...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孙东业
  • 2篇徐普
  • 2篇翦新春
  • 2篇杜永秀
  • 1篇程亚楠
  • 1篇毛秋华

传媒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种RNA提取方法对血清丙肝病毒核酸定量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3种RNA提取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取住院确诊HCV病毒阳性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由3个不同的操作者分别采用蛋白酶-热酚法,TRIzolLS提取法和真空离心柱提取方法提...
孙东业
人FcγRⅡB基因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孙东业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学检查研究进展
2012年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1种严重并发症,因其在临床输血实践中的负面作用,而备受关注。引起PTR的病因复杂,免疫因素是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就血小板血型系统,血小板抗原和抗体,血小板免疫学检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孙东业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原血型系统出血性疾病
一例先天性抗体缺失献血者的ABO血型鉴定
目的 发现并鉴定一例"先天性"抗体缺失献血者的ABO血型。方法 对1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采用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做定期追踪确认。结果 该献血者血型血清学试验显示不符合ABO亚型的血...
孙东业
关键词:ABO血型疑难血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学检查研究进展
孙东业
咀嚼槟榔种类与口腔黏膜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研究海南省海口地区嚼食干鲜槟榔嗜好的不同对口腔黏膜疾病发病和癌变的影响。方法将1 722例有咀嚼槟榔嗜好的人员按嚼食槟榔嗜好不同,分为嚼食鲜槟榔和嚼食干槟榔两组。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定期复诊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确定罹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口腔白斑(OLK)、口腔扁平苔藓(OLP)3种口腔黏膜疾病的年龄、人数、发病时间以及是否癌变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1 722例咀嚼槟榔人群中,嚼食干槟榔组(704例)与嚼食鲜槟榔组(1 018例)黏膜病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患病高峰年龄提前(P<0.01)。2)咀嚼干槟榔组5年内所致OSF、OLK和OLP的发病率及口腔黏膜疾病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咀嚼新鲜槟榔组(P<0.01)。3)嚼食干槟榔组口腔黏膜疾病癌变率高于嚼食鲜槟榔组(P<0.01)。结论嚼食干槟榔比嚼食鲜槟榔的致病性和致癌性更强,干槟榔中过多的有害成分在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和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促进作用。
杜永秀孙东业翦新春毛秋华程亚楠徐普
关键词: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癌
3种RNA提取方法对血清丙肝病毒核酸定量准确性的影响
2010年
孙东业
关键词:RNA提取方法血液筛查分离血浆紫外分光光度计
人FcγRⅡB基因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2012年
目的克隆人IgG Fc受体(FcγRⅡB)编码区cDNA序列并测序。方法从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FcγRⅡB受体的cDNA序列,PCR产物连接入PUCm-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并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获得预期大小的PCR产物,经正、反双向测序证实PUCm-T载体中插入的FcγRⅡB基因序列与GeneBank(登录号NM-001002274)上编码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FcγRⅡB基因,为进一步了解受体功能和作用机制,开展相关疾病的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
孙东业
关键词:FCΓR受体功能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
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β防御素浓度的检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的牙周炎模型,检测β防御素在牙周健康大鼠和慢性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浓度的变化,探讨β防御素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结扎法建立慢性牙周炎大鼠(20只)模型,分别采集结扎前,结扎后第2,4,6周末4组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样本,首先用ELISA方法检测β防御素总蛋白的浓度,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β防御素1,2的蛋白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观察慢性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形成过程,在第2周末牙龈炎形成期龈沟液β防御素蛋白与β-防御素2浓度与结扎前均明显上升(P<0.05);在第4,6周末牙周炎期,两者的表达强度又明显降低(P<0.01);β-防御素1浓度随时间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β防御素总蛋白与β-防御素2浓度在牙周炎大鼠的龈沟液(GCF)中两者的浓度显著上升后又降低,提示两者可与慢性牙周炎的病程和致病机制密切相关。
杜永秀孙东业徐普翦新春
关键词:Β防御素龈沟液牙周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