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义林
作品数:
3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邱佳岭
河北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艺术
1篇
文学
主题
2篇
音乐
2篇
音乐剧
2篇
中国传统戏曲
2篇
戏曲
2篇
乐剧
2篇
传统戏
2篇
传统戏曲
1篇
伊格尔顿
1篇
中国人
1篇
上帝
1篇
神学
1篇
生命
1篇
生命意义
1篇
追寻
1篇
命意
1篇
基督
1篇
基督教
1篇
基督教神学
1篇
宠儿
机构
3篇
中国人民大学
2篇
河北大学
作者
3篇
孙义林
2篇
邱佳岭
传媒
2篇
戏剧文学
1篇
艺苑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上帝的宠儿》:生命意义的追寻
被引量:1
2014年
伊格尔顿认为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与法国理论的当代基督教神学有可能为人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繁荣之路。而其在曼彻斯特题为"耶稣是不是一位革命者"的演讲中认为耶稣是一位期待完美世界的革命者。伊格尔顿的言论某种意义上显示出其对在否定了宏大叙事的后现代理论逐步成为明日之花的新世纪,基督教神学叙事成为元叙事的可能性的思考。伊格尔顿的这一思想对理解英国当代剧作家彼得·谢弗戏剧中所表现出的神秘的人与神关系的主题具有启发意义。本文从伊格尔顿对基督教神学新的阐析切入,分析彼得·谢弗代表作之一《上帝的宠儿》中所表现出的人与神的神秘关系,进而阐释谢弗戏剧中所表现出的对生命价值的追寻。
孙义林
关键词:
基督教神学
伊格尔顿
论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剧研究的局限
2012年
本文从简要介绍近30年西方音乐剧在中国的研究切入,试图阐释方音乐剧研究在中国的成就和局限,同时表明作者关于音乐剧的思想和艺特质的观点。
孙义林
邱佳岭
关键词:
音乐剧
中国传统戏曲
论西方音乐剧研究的局限
2012年
本文从简要介绍近30年西方音乐剧在中国的研究切入,试图阐释西方音乐剧研究在中国的成就和局限。同时表明作者关于音乐剧的思想和艺术特质的观点。
邱佳岭
孙义林
关键词:
音乐剧
中国传统戏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