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军卫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4篇2型糖尿
  • 14篇2型糖尿病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病患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硬化
  • 6篇罗格列酮
  • 6篇颈动脉
  • 6篇颈动脉硬化
  • 6篇格列酮
  • 6篇2型糖尿病患...
  • 5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血压
  • 3篇糖尿病合并
  • 3篇肥胖
  • 3篇2型糖尿病合...
  • 2篇血糖

机构

  • 1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孙军卫
  • 10篇施广德
  • 10篇俞海燕
  • 10篇郭晓珍
  • 8篇黄文龙
  • 7篇吴心池
  • 6篇方铭
  • 5篇郁卫刚
  • 2篇陈华
  • 1篇金晖
  • 1篇黄文龙
  • 1篇张华
  • 1篇张晓兰
  • 1篇唐伟
  • 1篇俞海燕
  • 1篇方铭
  • 1篇郭晓珍
  • 1篇黄文龙

传媒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现代医学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协作机制的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自2014年我国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以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上下联动为目标,在县(市、区)内深入推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通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纵向下沉,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设备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新秩序,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诊治的有机结合。
曹嘉婧张华孙军卫
关键词:双向转诊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UA)等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组间FPG、HbA1c、FINS、2hINS和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TC、LDL-C、UA、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而HDL-C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LDL-C及UA均高于其他组;不稳定斑块组的HDL-C均低于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G、LDL—C、2hPG进入回归方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血压、血脂及餐后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应控制餐后血糖,更应重视血压、血脂的干预。
郭晓珍俞海燕孙军卫施广德黄文龙
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罗格列酮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1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后BP、TG、FBG、FINS、HbA1c、IRI均明显降低,ISI明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T2DM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IRI、提高ISI的同时,可降低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
郭晓珍俞海燕施广德黄文龙孙军卫方铭吴心池郁卫刚
关键词: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正常高值血压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黄文龙郭晓珍孙军卫俞海燕施广德方铭吴心池
关键词: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104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d。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罗格列酮干预3个月能显著降低TG水平(P<0.05),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DL-C水平升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颈动脉IMT减少、管腔内径增大、AS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的血脂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
俞海燕郭晓珍孙军卫施广德黄文龙方铭吴心池郁卫刚
关键词: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血脂颈动脉硬化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结果 CSⅡ组的胰岛素用量、HOMA-IR、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MDI组降低,P<0.05,但IAI明显增加,P<0.05。结论 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于MDI。
孙军卫
关键词:胰岛素输注系统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需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T2DM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组25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组20例)。观察两组给药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CSII组与MSII组血糖经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均可达标控制。CSII组治疗后空腹及凌晨3点血糖下降较MSII组明显(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与MSII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2DM患者使用CSII治疗更有效和安全。
孙军卫郭晓珍俞海燕施广德黄文龙方铭吴心池陈华
关键词:胰岛素泵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
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初始胰岛素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两组均联合口服罗格列酮。持续观察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效胰岛素注射次数、低血糖出现次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组FBG达标时间、HbAl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加值均低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P〈0.05);平均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大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加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的量和注射次数及胰岛素总量显著低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P〈0.01)。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有更显著的降糖效果,临床应用安全。
俞海燕郭晓珍孙军卫施广德黄文龙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罗格列酮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增加股骨骨质疏松的危险
目的:  初步探讨肥胖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不同部位的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患有2型糖尿病且年龄在35-86岁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引用...
孙军卫
关键词:骨密度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110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和肾功能,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给予罗格列酮干预3个月血尿酸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干预6个月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管腔内径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降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延缓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郁卫刚郭晓珍俞海燕孙军卫施广德黄文龙方铭吴心池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罗格列酮颈动脉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