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军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1篇悬吊训练
  • 1篇牙菌斑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袋
  • 1篇牙周袋深度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 1篇验案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案
  • 1篇月经
  • 1篇月经不调
  • 1篇照射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机构

  • 7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7篇孙立军
  • 3篇唐海燕
  • 3篇张帆
  • 3篇陈玉琼
  • 3篇陈占清
  • 1篇钱江松
  • 1篇叶乐明
  • 1篇葛俊胜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体会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方法对60例月经不调患者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0例中,治愈4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70%,总有效率97%。结论四物汤加减是治疗月经不调的有效方法 。
唐海燕孙立军张帆陈玉琼
关键词:月经不调活血化瘀四物汤
益精颗粒治疗不育症120例临床观察
2007年
孙立军叶乐明
关键词:不育症五子衍宗丸
自拟胃食管反流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自拟胃食管反流方得到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的患者8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自拟胃食管反流方治疗,1剂/d,2次/d。对照组42例,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 mg/次,1次/d。治疗时间均为4周。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6.2%(P<0.05),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影响的方面,治疗组提高率为78.6%,对照组为61.9%(P<0.05)。结论:自拟胃食管反流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占清孙立军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药临床疗效
黄芩(免煎颗粒)对胃火上炎型牙周炎患者牙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黄芩(免煎颗粒)对胃火上炎型牙周炎患者牙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黄芩(免煎颗粒)含服治疗,对照组45例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84.44%,对照组总改善率6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改善总改善率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牙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免煎颗粒)治疗胃火上炎型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陈占清孙立军钱江松
关键词:牙周炎黄芩中药疗法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30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加直肠给药、微波照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6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直肠给药加口服中药、微波照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对照组仅口服中药。结果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有效。结论综合治疗较单纯口服中药疗效显箸,方法简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唐海燕孙立军张帆陈玉琼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微波照射直肠给药
崩漏临床验案四则
2010年
崩漏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崩漏尚须与胎漏、异位妊娠、产后出血疾病、赤带、症瘕、全身出血性疾病等所致的阴道出血证鉴别。如果遇到崩漏不可一味的收涩止血,要审证求因,辨证准确,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药到血止的功效,现将辨证治疗崩漏验案举例如下。
唐海燕孙立军张帆陈玉琼
关键词:崩漏辨证论治医案
针刺疗法配合悬吊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析针刺疗法配合悬吊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并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结束和随访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略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通针刺疗法配合悬吊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且安全可靠。
陈占清孙立军葛俊胜李观胜
关键词:针刺悬吊训练中风后遗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