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凯
- 作品数:25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从科举制度到公务员考试看中国的官本位思想
- <正>近年来,"科举学"兴盛,学者对科举制也不再一味批判,为科举制正名的学者也不在少数。我们现在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更多的是看到了科举制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它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并让国家机器...
- 孟凯
- 文献传递
- 先秦道家崇“水”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老子》贵"道",尚"无为",崇尚水的品质,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质实体,也是德的载体。"老子"崇水的论述是深刻的,也是初步的,这就为后世对"水"之思想的深入探讨开了先河。后来的《管子.水地》篇主要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论述"水";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则在宇宙论的意义上,构建了一个"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图式;受道家的影响,《荀子》则把"水"当做一切德目的象征。中国崇水思想哲理深刻,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 孟凯
- 关键词:《老子》《太一生水》《荀子》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三重结合
- 2014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工作,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预期,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把学生的要求与建议反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借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文化认同与指导思想相融合;同时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孟凯余林媛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由族群而社群的儒学转向——论孟子“窃负而逃”与荀子“从义不从父”的理论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儒家极为关注人之价值的实现,表现为对"成人"之道的重视。儒家认识到人的存在离不开群体,人之价值的实现必须在群体中完成。儒家所谓"群体"主要包括家族群体与社会群体两个方面,对比而言,孟子较为关注人在"族群"中的意义,荀子则较为关注人在"社群"中的意义。孟子与荀子关于"族群"与"社群"的理论,不仅是孔子之后儒学衍化的两个方向,同时也是儒家群体理论的源头所在。
- 孟凯
- 关键词:荀子族群社群
- 求真与致善——荀子正名理论新探被引量:1
- 2011年
- 荀子的正名理论不仅接续孔子的正名传统,也有对诸子之学的扬弃,在正名理论中荀子借鉴了名家、墨家的理论,而他们也是荀子批评最多的。荀子的正名理论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中。其中他讨论了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制名的原则等,并对"三惑"等不正之名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名的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与"辨同异","贵贱"关乎价值,"同异"关乎事实,荀子就通过名联接了事实与价值。"辨同异"在乎求"真","明贵贱"在乎求"善",而荀子又认为"明贵贱"高于"辨同异",从而把名学引向伦理、政治之域。
- 孟凯
- 魏晋玄学与招隐诗——“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嬗变
- 2014年
- 魏晋玄学的一大主题就是讨论"名教"与"自然"关系,二者的关系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魏初何晏、王弼主张的"名教出于自然"论;魏末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贤士所主张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晋初裴頠、郭象等主张的"名教即自然"论。在不同的阶段,"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虽有不同,但是玄学家们最终目的还是要维护、重建名教。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同时代招隐诗的创作,就经历了从"招隐诗"到"反招隐诗"的转变,其中"招隐诗"创作以陆机、左思、张载等人为代表,"反招隐诗"则以王康琚的《反招隐》最为著名,而招隐诗创作的变化也反映了玄学论题的变化。
- 孟凯
- 关键词:玄学招隐诗名教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成果论文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探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章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629项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3784篇论文成果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25年的发展与研究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
- 孟凯王东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儒家节俭思想的现代诠释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儒家看来,"节俭"对于国家、家庭与个人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国家层面上,"节俭"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在家庭层面上,"节俭"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保证家庭成员更好地生活;在个人层面上,"节俭"可以培养人的美德,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节俭"还是吝啬与奢侈的中道,儒家基于对人性的考察,冀望通过寡欲、节欲等手段平衡人的需要,以此实现"节俭"由外在约束向自觉自愿的转变。在物质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的消费欲望不断被满足,消费异化也成为常态。深入研究和发掘儒家"节俭"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有积极意义。
- 孟凯
- 关键词:节俭人性论
- 我国儒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2015)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664项儒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2 179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儒学研究的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儒学25年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先秦儒家、经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为研究热点,相关论文被引频次较高。
- 孟凯王东波
- 关键词:儒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计量
- 生存教育理念下的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研究
- “学会生存”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口号,而什么是生存,学会生存都要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生存等众多问题出现在大家面前。生存教育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临的教育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
- 孟凯
-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存教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