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队医院绩效补贴核算系统及其应用
- 2016年
- 医院绩效补贴分配制度作为推动医院高效运转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医院各级管理者的不断关注和重视。笔者发现,审视当前的医院绩效补贴核算工作,许多医院仍存在着诸多难点。如核算所需各类原始数据搜集渠道众多、数据量庞大繁杂。
- 徐卫鸿高春华徐青张淑华闫赋琴孟荣英王赫男
- 关键词:B/S架构
- 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疗效的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治疗AMI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AM/直接PCI术,对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100—200μ/次,总量不超过600μg,造影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和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CTFC)。对比分析术后30d时梗死相关血管同为前降支发生无复流组和未发生无复流组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33例AMI直接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后冠状动脉血流明显改善。TIMI血流:(0.85±0.64)级vs(2.24±0.75)级(P〈0.01);CTFC:(76.43±13.85)帧vs(37.53±9.81)帧(P〈0.01)。术后30d时梗死相关血管同为前降支者,发生无复流组较未发生无复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46.56%±5.6%)vs(50.34%±4.76%)(P〈0.05)。结论 维拉帕米冠状动脉内给药治疗AMI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有显著疗效。
- 罗建平刘惠亮韩玮马春梅杨胜利马东星荆丽敏孟荣英
- 关键词:维拉帕米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
- 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风险因素(附4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影响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437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癫痫、血管炎等的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观察术后24h以内发生的神经系统和局部并发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结果:15例(3.43%)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脑卒中并遗留永久残疾;2例死亡。手术造影侧穿刺部位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增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频繁TIA发作。结论:诊断性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并发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减小手术创伤,加强术后观察。
- 荆丽敏王向党韩青王红霞任素梅孟荣英徐海霞金海英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并发症
- 经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78例左主干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长度≥30mm的长病变、纡曲成角病变及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PCI。结果经桡动脉PCI完成率97.2%。因导引导管支撑力不够,采用双导丝技术18例,采用子母导管技术5例,微导管技术6例,锚技术3例。左主干开口病变8处即刻全部成功。左主干分叉病变双支架置入17例,单支架置入9例。其他分叉病变67处,单支架置入47处,双支架置入20处。双支架置入后对吻球囊扩张成功率100%。34处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27处。长度≥30mm的长病变91处、纡曲成角病变23处、严重钙化病变27处全部PCI成功。术中支架内血栓2例,住院期间亚急性血栓形成2例。死亡1例。穿刺处并发症:桡动脉闭塞8例,前臂肿胀4例,无血肿及神经损伤。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PCI有较高的成功率。
- 罗建平刘惠亮马春梅韩玮杨胜利马东星荆丽敏孟荣英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 1例车祸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介入治疗的护理
- 2009年
- 荆丽敏金海英孟荣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车祸介入治疗护理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囊袋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6个月、9个月起搏器切开处皮肤干性坏死,给予囊袋清除术和重新置入起搏器。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与囊袋大小是否合适、术中操作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应针对原因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预防感染。
- 金海英荆丽敏王向党孟荣英韩青
-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护理
- 双轴旋转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安全性观察及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双轴旋转冠状动脉造影(DARCA)在中国人群冠心病诊断中的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2月在我院行诊断性DARCA患者共74例,其中后期34例于DARCA时对等中心调整方法进行了改良。于造影前后即刻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心率以及症状,并记录造影所用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若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安全性:所有患者于造影过程中均无胸痛症状,仅1例(1%)于造影后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约6s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造影前后左冠状动脉收缩压及心率稍降低[收缩压分别为(116±20)、(111±18)mmHg(1mmHg=0.133kPa),t=3.303,P=0.001;心率的M(QR)分别为73(65~84)、71(64~78)次/min,Z=-4.789,P=0.001],但均在临床正常值内。(2)对比剂、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所有患者完成造影所需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和操作时间分别为28(25~34)ml、8979(6733~12363)mGycm^2和200(164—270)s。等中心调整方法改良后的DARCA其左冠状动脉造影射线剂量及总射线剂量较改良前明显减少[左冠状动脉剂量分别为4004(2932—5772)、5808(4798—8838)mGycm^2,Z=-3.471,P=0.001;总剂量分别为(8116±2493)、(11371±4122)mGycm^2,t=-4.176,P=0.001],左冠状动脉造影操作时间及总操作时间也明显减少[左冠状动脉操作时间分别为120(80—180)、150(126—214)s,Z=-2.836,P=0.005;总操作时间分别为180(139—240)、220(186—308)s,Z=-3.004,P=0.003],但对比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0(25—35)、27(25~34)ml,Z=-0.906,P=0.365]。结论DARCA在中国人群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且改�
- 刘惠亮金至赓杨胜利马东星罗建平刘英王磊荆丽敏孟荣英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流失情况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被引量:6
- 2013年
- 聘用护士是医疗卫生系统不可缺少的力量,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军队医院的聘用护士人数比例已占全院工作人员的30%~35%,他们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军队医院聘用人员流失现象逐年递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护理队伍的稳定。为了解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管理,对我院136名离职护士进行了调查分析。
- 徐卫鸿宫静萍张淑华张伟丽闫赋琴孟荣英朱慧
- 关键词:聘用护士
-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索县藏族小学生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分析
- 目的:分析西藏高海拔地区儿童先心病(CHD)的时点患病率、先心病的种类及患病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8月18日到24日选择西藏那曲索县八个小学全体在校生共2907例,其中男性约1686例,女性约1221...
- 侯海军刘卫星孟荣英贺志民
- 关键词:儿童患者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发病率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桡动脉闭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从而探讨桡动脉闭塞发生的原因。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086例,分别分为冠状动脉造影组(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以及初次介入组和多次介入组,比较各组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结果 1086例患者中,30例出现桡动脉闭塞(2.8%),其中CAG4.0%,PCI1.8%,初次手术2.6%,多次手术3.1%。结论合适的术后压迫、术后手腕部活动的指导以及术后指肢血流的观察等方面的护理均有助于预防桡动脉闭塞。
- 荆丽敏邱雪梅吝守静孟荣英徐海霞
- 关键词: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