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蓉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小麦粮堆弹性模量的实验测定与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使用三轴仪对小麦粮堆弹性模量进行测定,通过预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几个实验条件(滞回圈圈数、加卸载间隔时间、轴向压力)。在不同的围压下测定小麦粮堆弹性模量,其范围为:314.2 kPa^902.1 kPa,由实验结果拟合出围压与小麦粮堆弹性模量的关系方程。
- 程绪铎安蓉蓉曹阳李光涛程龙
- 关键词:小麦围压弹性模量
- 小麦、稻谷及玉米内摩擦角的测定与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主要对小麦、稻谷及玉米的内摩擦角进行了实验测定与比较。测定了三个粮种的内摩擦角,并探讨了影响内摩擦角的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内摩擦角测定的最佳剪切速度为5.20mm/min,小麦、稻谷及玉米的内摩擦角均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法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小麦和玉米的内摩擦角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稻谷的内摩擦角随水分的变化不规律。根据实验结果,分别拟合出内摩擦角与法向压应力、剪切速度以及水分的关系方程。
- 程绪铎安蓉蓉曹阳李光涛程龙
- 关键词:内摩擦角水分
- 小麦堆体变模量的测定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小麦的体积压缩和体变模量进行了实验测定,并探讨了围压和水分对体变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堆的体积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小麦堆(水分为13.7%、16.4%、18%)的体变模量随着围压(5 kPa~30 kPa)的增大而增大,它们的体变模量的范围分别为173.5 kPa~259.3 kPa、164 kPa~240 kPa、151 kPa~229.4kPa;小麦堆体变模量随着水分的增大而减小,当小麦堆围压为30 kPa,水分为13.7%~18%时,它的体变模量变化范围为223.5 kPa~270 kPa。
- 程绪铎石翠霞陆琳琳安蓉蓉
- 关键词:围压水分
- 粮食的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及体变模量的实验研究
- 本论文对小麦堆、稻谷堆和玉米堆的内摩擦角,小麦堆弹性模量和小麦堆体变模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过直剪实验测定了小麦堆、玉米堆及稻谷堆的内摩擦角,分析了水分、剪切速度、法向压应力三个因素对三个粮...
- 安蓉蓉
- 关键词:三轴实验内摩擦角弹性模量
- 储藏有效积温与小麦游离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对小麦正交储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储藏积温与小麦游离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关系。结论如下:①储藏积温对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影响显著;②储藏积温与小麦脂肪酸值上升速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16x-1.434,决定系数R2=0.9752。该回归方程将储藏积温与小麦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关系量化,可预测小麦品质劣变时间,指导储藏积温的控制从而降低小麦品质劣变速度。
- 宋伟丁超胡寰翀陶婷婷安蓉蓉
- 关键词:正交试验积温小麦脂肪酸值
- 稻谷内摩擦角的测定与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主要对稻谷的内摩擦角进行了测定与实验研究。测定了稻谷的内摩擦角,并探讨了影响内摩擦角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剪切速度最佳为5.20 mm/min,稻谷的内摩擦角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低速剪切速度变化对内摩擦角的影响不明显,水分变化对其影响也不明显。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内摩擦角与法向压力的关系方程。
- 安蓉蓉曹阳程绪铎李光涛程龙
- 关键词:稻谷内摩擦角
- 储藏条件对小麦游离脂肪酸值上升速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设计小麦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储藏试验,研究水分、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3个因素对小麦脂肪酸值上升速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水分、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三者对脂肪酸值变化影响显著,影响大小为:水分>温度>氧气体积分数。小麦脂肪酸值上升速度与3因素回归方程为:y=-10.903+0.08x1+0.681x2+0.05x3,决定系数R2=0.875。该回归方程可用于对储藏期小麦脂肪酸值上升速度的预测。
- 宋伟丁超胡寰翀安蓉蓉陶婷婷
- 关键词:正交试验小麦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