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业春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荣辱
  • 2篇儒家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教育改革
  • 2篇郭秉文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真伪考
  • 1篇真伪考辨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荣辱观
  • 1篇荣辱思想
  • 1篇儒家思想
  • 1篇诗文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作者

  • 8篇宋业春

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求实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先秦儒家仁富观及其价值合理性被引量:2
2012年
先秦儒家财富思想强调仁与富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为富者仁,取之有道;为仁者富,以财发身;既仁且富,兼善天下。仁富合一是先秦儒家财富思想的核心,是先秦儒家财富伦理思想的真谛,体现中国人价值世界中仁与富关系的和谐本质。这不仅意味着道德与财富的直接相关性,更是意味着财富所担负的一种责任和伦理向度,对于建构当代中国健康的财富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依然具有价值合理性。
宋业春
关键词:先秦儒家
论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改革观
2012年
郭秉文"四个结合"的高等教育改革观强调的是适应与平衡,有其内在的思想逻辑。他以洞明世界之潮流、符合世界发展趋势为视野,以倡导国民之文化、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平衡协进、借鉴融合为方法,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明确提出自下而上的学术自主的改革主张,希望中国大学担负起发展文化的责任,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并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对当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一次有机融合与成功改造,形成具有独特性且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改革理论。郭秉文"四个结合"的高等教育改革观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宋业春
关键词:郭秉文教育改革
《老子》荣辱思想发微被引量:2
2009年
《老子》一书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荣辱思想,如何看待荣辱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荣辱观不同于世俗荣辱观,认为荣辱系于一心,人心关乎社会风尚;主张知荣守辱,荣辱不惊的价值取向;超世俗,轻生死,追求超越荣辱的精神境界。这是老子荣辱观具有特色、富有生命力之所在。研究老子的荣辱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思想的精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照价值。
宋业春
关键词:老子荣辱思想
先秦儒家荣辱观研究
先秦儒家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尤其是人们注重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从儒家荣辱观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成为学术界日...
宋业春
关键词:先秦时期儒家思想荣辱观道德教育
文献传递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主体维度被引量:6
2012年
马克思之前,财富是作为与人相对的附属物而存在,财富与人自身发展之间形成了深刻的"历史悖论"。马克思对之进行了批判,指出一切财富形式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再现,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对财富的本质揭示,包含财富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蕴含人的多样性发展需求,是人的生物性需求、社会性需求和主体性需求的有机结合,并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创造财富的终极目的。在揭示财富的真实本质与主体属性的同时,马克思还进一步将其引入社会历史发展,表现为财富生产的目的与手段的颠倒,劳动与资本的异化等财富幻象,以及最终被更高级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必然命运。
宋业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独特贡献被引量:5
2010年
毛泽东一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紧密相连。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率先垂范,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大众化、通俗化。这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宋业春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耒诗文真伪考辨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对涉及张耒诗文的著作权问题进行考辨,举其较为常见的混淆作品,分为重出、误收二类,明确作品的归属,以供研究者参考。
宋业春
关键词:重出误收考辨
郭秉文教育改革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郭秉文从教育性质、教育主体和教育标准等方面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力主教育制度变革。在寻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改革取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的改革路径,以及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渐进式改革方略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实践。
宋业春
关键词:郭秉文教育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