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振亚

作品数:31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气候
  • 5篇环流
  • 5篇海浪
  • 5篇海洋环流
  • 4篇环流模式
  • 4篇海气
  • 4篇海气耦合
  • 4篇海洋环流模式
  • 3篇碳循环
  • 3篇气候模式
  • 3篇全球海洋
  • 3篇海气耦合模式
  • 3篇SST
  • 2篇调幅
  • 2篇信号
  • 2篇设计方法
  • 2篇神威
  • 2篇数据分解
  • 2篇湍流
  • 2篇气候变化

机构

  • 28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江南计算技术...
  • 1篇国家海洋局东...

作者

  • 31篇宋振亚
  • 21篇乔方利
  • 9篇赵伟
  • 9篇尹训强
  • 6篇鲍颖
  • 5篇袁业立
  • 4篇宋亚娟
  • 4篇戴德君
  • 3篇杨永增
  • 3篇舒启
  • 3篇雷晓燕
  • 2篇夏长水
  • 2篇钱成春
  • 2篇赵杰臣
  • 2篇刘海行
  • 2篇刘海行
  • 2篇马洪余
  • 2篇林霄沛
  • 2篇王关锁
  • 2篇苗春葆

传媒

  • 7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海洋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05高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SNUM海浪模式的代码现代化优化被引量:4
2017年
海洋数值模式当前已经成为海洋研究和预测的核心工具,其高分辨率。多物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对数值模式计算速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使得海洋数值模式更好的适应计算机基础架构,充分发挥现代化计算机体系的计算特点,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代码现代化优化方案,并以MASNUM海浪模式为例进行了测试。首先利用诊断工具Intel Vtune Amplifier XE和Intel Trace Analyzer Collector,对模式的性能和负载均衡性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热点函数,在单节点上制定了4个优化步骤,包括编译器选项优化,串行和标量优化,向量化和OpenMP并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单节点内模式的计算速度可以提高1.95倍,多节点的模式强扩展性呈线性。这表明本文提出的代码现代化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法。
杨晓丹宋振亚宋振亚刘海行尹训强
关键词:海浪模式
波致混合对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中冷舌模拟的改进被引量:6
2006年
非通量调整的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所模拟的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温(SST)的冷舌偏冷并且过于西伸是一个共性问题.文中在全球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FGCM-0中考虑了波致混合的作用后,赤道太平洋地区的SST模拟结果有了显著的改善,在(160—180°E,0—3°N)海域内SST升高在0.8℃以上且最大可达1.2℃.这有效地抑制了冷舌西伸,即赤道太平洋冷舌过于西伸的问题有所改善,26.0℃等温线在赤道附近的顶点从165°E东移至180°E以东,大约向东移动了1650km,这样所模拟的SST更接近于观测.对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耦合模式中SST、近海面大气环流、海洋表层水平环流、海洋表层上升流等要素的距平场是相互间动力协调的,对于改善赤道冷舌模拟偏冷问题是正反馈,而耦合模式中海气热通量距平对改善赤道冷舌模拟偏冷问题是一种负反馈.
宋振亚乔方利杨永增袁业立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声吸收系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FIO-ESM(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研究了在最高排放RCP8.5情景下1851—2100年海水温度、盐度和酸度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三者得到了声吸收系数的变化规律。FIO-ESM模式输出结果表明,1851—2100年间大部分区域的海水温度出现不同程度地上升,海洋酸化现象明显,北极地区附近的海水盐度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利用Francaais-Garriso经验公式计算海洋声吸收系数发现,如果只考虑酸度对声吸收系数的影响,声吸收系数的预报误差将达到40%以上。综合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演进,全球海洋声吸收系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大可达70%,即未来的海洋对于声波更加"透明"。
刘宗伟鲍颖吕连港乔方利宋振亚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三种再分析气温数据在浙江周边岛屿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5
2018年
由于海岛资料相对匮乏,对其气象条件的分析工作较为零散,对海岛气候分布特征尚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利用浙江及周边岛屿26个站点的观测资料,通过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定量评估了NCEP/NCAR-Reanalysis 1(NCEP-1),ERA-Interim和JRA-55三种再分析气温数据在浙江周边海岛的可信度。结果表明:3种再分析数据均能够重现近地面气温的年循环特征,但再分析数据得到的冬季气温偏高,而在夏季,NCEP-1相对于其他2种再分析数据重构的气温显著偏低。从相关系数、标准偏差等多个统计指标来看,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浙江周边岛屿气温的再现能力较好。积温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RA-Interim计算的26个测站的平均积温和标准差分别为5 818和498℃,与实测5 728和324℃最为接近,JRA-55的平均积温偏差最大,NCEP-1标准差偏差最大。从26个测站积温的空间分布来看,基于ERA-Interim得到的积温空间分布基本上重现了浙江周边岛屿积温带受纬度和海陆分布影响的特征;JRA-55再分析数据次之,因三门健跳至岱山的部分海岛上积温比实测资料偏高,从而导致积温南北分布与实测不一致;而NCEP-1存在明显的偏差,在27°~28°N区积温偏低,在29°~30°N区积温却偏高,甚至超过了6 000℃,这使得根据NCEP-1得到的积温带南北分布与实测差别较大。整体而言,针对气温的分析研究,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浙江周边岛屿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地表温度的替代数据。
宋亚娟宋振亚宋振亚魏永杰
关键词:气温积温
地球系统模式FIO-ESM对北极海冰的模拟和预估被引量:10
2013年
评估了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基于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的历史实验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分析了该模式基于CMIP5未来情景实验在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下对北极海冰的预估情况。通过与卫星观测的海冰覆盖范围资料相比,该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多年平均海冰覆盖范围的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的气候态月平均海冰覆盖范围均在卫星观测值±15%范围以内。FIO-ESM能够较好地模拟1979-2005年期间北极海冰的衰减趋势,模拟衰减速度为每年减少2.24×104 km2,但仍小于观测衰减速度(每年减少4.72×104 km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模式所预估的海冰一直衰减,FIO-ESM对21世纪北极海冰预估在不同情景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北极海冰总体呈增加趋势,在RCP6情景下,北极海冰基本维持不变,而在RCP8.5情景下,北极海冰呈现继续衰减趋势。
舒启乔方利宋振亚
关键词:气候变化北极海冰
波致混合对CCSM3气候模式预测能力的改进被引量:6
2009年
在海气耦合模式CCSM3基础上引入波致混合作用后建立了改进的海气耦合模式,设计了SST同化方案,并进行了2005,2006和2007年ENSO的集合后报和2008年气候预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海气耦合模式的同化效果优于原来的海气耦合模式CCSM3的同化效果.集合后报与观测资料对比表明:改进的海气耦合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当年ENSO事件的发生情况,预报强度和成熟期特征与实际也较吻合,波致混合可以明显地提升气候模式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海气耦合模式对2008年气候异常进行了集合预测,结果表明:始于2007年的LaNia事件将持续至2008年夏季,2008年ElNio事件出现概率很小;2008年夏季中国东南沿海、黄淮流域、东北东南部、新疆中南部以及青藏高原西部降水比往年偏多,局部可能出现洪涝,内蒙古西部、华南西南部以及青藏高原南部降水比往年偏少.我国沿海除两广地区和长江口附近地区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水增加.
宋振亚乔方利赵伟
关键词:气候预测气候模式ENSO
波浪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一种波动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海上实际观测或实验室实验所测得的波湍相互作用的速度时间序列,基于EMD方法进行波浪与湍流相互作用分析,包括如下步骤:湍流功率谱频段的确定;获取频率在该惯性区的本征模...
乔方利邓佳尹训强马洪余戴德君宋振亚袁业立
海洋动力系统数值模式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提出海洋动力系统数值模式体系发展思路,将海洋分为小尺度(以海浪运动为典型尺度)、中尺度(以内波运动为典型尺度)、大尺度(以环流运动为典型尺度)和近海面海气界面四个子系统,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代计算条件支持下,...
乔方利夏长水宋振亚袁业立
文献传递
大气-海浪-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的建立及北太平洋SST模拟被引量:12
2007年
该文在最新发展的波致运动混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MASNUM海浪波数谱数值模式和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FGCM-0建立了大气-海浪-环流耦合数值模式,并进行了无通量调整数值试验。50年模拟结果平均SST的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大气-海浪-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比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在北太平洋海区SST的模拟上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模拟出更加合理的SST。
宋振亚乔方利雷晓燕杨永增
关键词:北太平洋SST
气候模式中海洋数据同化对热带降水偏差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采用海洋卫星观测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异常(SLA)数据,对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0)中海洋模式分量进行了集合调整卡尔曼滤波(EAKF)同化,对比分析了大气环流、湿度和云量对海洋数据同化的响应,探讨了海洋同化对热带降水模拟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数据同化能有效改善海表温度和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模拟,30°S^30°N纬度带内年平均SST的绝均差降低60%。同化后大气模式模拟的赤道两侧信风得到明显改善,上升气流在赤道以北热带地区增强而在赤道以南热带地区减弱,热带降水模拟的动力结构更为合理,水汽和云量分布也更切合实际。热带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在同化后均得到改善,赤道以南的纬向年平均降水峰值显著降低,降水偏差明显减小,同化后30°S^30°N纬度带内年平均降水绝均差降低35%。
陈辉尹训强宋振亚宋亚娟鲍颖乔方利
关键词:气候模式降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