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剑
- 作品数:61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儿童颅骨皮样囊肿五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6年
- 颅骨皮样囊肿是沿胚胎闭合线分离的表皮细胞形成的瞧肿.表现为出生时可见皮下结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多发生在中线部位,偶可见囊肿向颅内扩展呈哑铃形。
- 成伟宫剑刘巍张冰克马振宇李春德田永吉
- 关键词:皮样囊肿文献复习颅骨皮下结节细胞形成出生时
- 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首诊治疗的48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儿的肿瘤均为单发,其中肿瘤位于小脑幕下34例、小脑幕上14例。所有患儿均行手术切除,术后予辅助放疗和(或)化疗,并定期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的生存预后,以Cox回归分析探讨患儿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31例初次手术时获肿瘤全切除,17例行次全切除。术后病理学结果提示,经典型室管膜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4例,间变性室管膜瘤(WHO Ⅲ级)26例,部分间变性室管膜瘤(介于WHOⅡ。Ⅲ级之间)必例。术后21例仅出现原位复发,其中20例行再次手术;7例发生原位复发合并远处播散,其中4例行再次手术。48例患儿中,术后接受放疗46例次,化疗42例次。2例随访期内因脑积水死亡,14例因肿瘤复发死亡。48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5 ~68个月,中位时间为34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9. 3%和70. 8%,28例复发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62. 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儿童室管膜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P =0.027),患者的诊断年龄、肿瘤的发病部位、末次手术切除程度可能为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末次手术切除程度(RR=3. 568,95%CI:1.638 -7.775,P =0.001)为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手术切除仍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肿瘤切除程度与生存结局有关。
- 韩哲李苗刘巍李春德宫剑马振宇田永吉
- 关键词:室管膜瘤儿童神经外科手术
- 颞叶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依赖综合征1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颞叶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依赖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A,JL病区收治的13例颞叶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3例患者,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12.3岁(5.5—24.0岁),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及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影像学上蛛网膜囊肿多显著缩小(12例),脑室正常或小于正常,颅内压监测和(或)腰穿结果显示颅内压力较高。13例患者中,3例患者接受分流管调整术,4例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接受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13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分流管依赖综合征是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裂隙脑室综合征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颅内压监测对诊断分流管依赖综合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李春德阴鲁鑫姜涛宫剑甲戈罗世琪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
- 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小脑缄默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CMS)的危险因素及语言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并接受肿瘤切除手术的髓母细胞瘤患儿158例,根据术后病历记录将患儿分为CMS组及非CMS组。结果:158例患儿中男患儿占69.0%,中位年龄7.00岁,19.0%(30例)患儿术后发生CMS。CMS组及非CMS组患儿年龄及枕骨大孔结构拥挤、肿瘤浸润脑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枕骨大孔结构拥挤和肿瘤浸润脑桥与术后发生CMS显著相关(P<0.05)。结论: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CMS的发生与年龄、枕骨大孔结构拥挤及肿瘤浸润脑桥相关,经过语言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缄默状况,增强患儿及家属的自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朱瑞芳仲丽芸宫剑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语言康复护理
- CXCL12和VEGF与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CXCL12和VEGF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2和VEGF表达与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29例,复发组21例)中CXCL1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CXCL12在复发组的总阳性表达率95.2%明显高于原发组的44.8%(Z=-3.456,P<0.05);VEGF在复发组的总阳性表达率90.5%明显高于原发组的62.1%(Z=-2.996,P<0.05)。复发组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中CXCL12与VEGF之间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581,P<0.05)。但是在原发组中CXCL12与VEGF表达并没有相关性(r=-0.029,P>0.05)。结论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CXCL12和VEGF的高表达能协同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CXCL12和VEGF可以作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重要的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指标。
- 肖磊邢树山郭智珍王建功李义慧杨俊全宫剑
- 关键词:CXCL12VEGF
-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天坛经验
- 2024年
-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少见但高度异质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类型,单纯生殖细胞瘤经放化疗可治愈、成熟型畸胎瘤经手术切除可治愈,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则需综合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均建议先予以药物化疗,未达完全缓解者再手术切除。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药物化疗后手术风险增加,故部分学者主张直接手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提出儿童颅内NGGCT临床诊疗策略(2023天坛版),建议由神经外科医师和肿瘤科医师共同评估,个体化治疗,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 李响陆丽娟宫剑
- 关键词:肿瘤脑肿瘤儿童
- 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与造釉型颅咽管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L12/CXCR4)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对2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11例,复发组9例)中CXCL12/CXCR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XCL12/CXCR4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P<0.05)。结论 CXCL12/CXCR4可能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复发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CXCL12/CXCR4可能成为评价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和复发的标记物。
- 刘文庆宫剑甲戈夏志强赵育梅王凤梅孙涛田继辉
-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4侵袭性复发
- 颅缝早闭手术中颅骨切割方案生成方法
- 2022年
- 为实现颅缝早闭手术方案制定的规范化,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立体视觉和点云处理技术的颅骨切割轨迹生成方法,用于建立切割方案模板库和生成新的病例切割方案。该方法将深度学习应用于颅骨外表面的实例分割中,利用Mask R-CNN对手术区域进行检测和分割,利用简化轮廓提取算法提取切割轨迹,并结合点云处理技术将切割轨迹坐标进行2D-3D映射,实现切割轨迹自动化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病例模板库,通过模板匹配方法自动生成新病例的切割方案。实验证明:该轨迹提取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颅骨切割轨迹,并将轨迹坐标进行3D映射,点云深度测量误差小于3 mm,达到临床可用标准;模板匹配方法也有效生成新病例的切割轨迹,符合资深医生的手术方案。
- 罗杨宇贺佳宾谢东升陆珅宇宫剑
- 关键词:颅缝早闭点云处理
- 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经额颞入路6例,经颞枕入路1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7例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6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影像学上肿瘤呈实性或以实性为主5例,囊实性2例。肿瘤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疗1例,行放疗和化疗1例。术后随访18~1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失访1例,6例患者的癫痫症状控制良好,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影像学上肿瘤多伴囊性改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临床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全切除与良好预后相关。
- 武文浩左鹏程宫剑李春德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颞叶疾病特征神经外科手术儿童
-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内侧型丘脑胶质瘤被引量:3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一种切除内侧型丘脑胶质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8例内侧型丘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肿瘤切除的方法采用的是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对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 结果显微镜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效果满意.随访结果,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他7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该手术入路利用大脑自然裂隙到达并切除内侧型丘脑胶质瘤,暴露好,不易造成穹窿、丘脑、中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
- 宫剑马振宇张玉琪甲戈谢坚
- 关键词:丘脑神经胶质瘤胼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