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飞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开放基金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江西省降水日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22年
- 对江西省逐小时降水、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较详细研究,可以提供降水、短时强降水的气候变化背景。利用1979—2019年3—11月江西省86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江西省小时降水、短时强降水的比率、频率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降水、短时强降水的比率和频率日变化呈较明显的双峰型特征,第一峰值均出现在15:00—20:00(北京时,下同),次峰值均出现在05:00—10:00。(2)降水和短时强降水的比率、频率日最大值空间分布均呈南高北低趋势,而日最小值空间分布大致为南低北高趋势。时间分布上,江西大部分地区降水比率日最大值出现的时段为15:00—20:00,日最小值主要出现在20:00至次日03:00。(3)江西南部降水比率的日分布特征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00—20:00;北部以双峰型为主,峰值分别出现在05:00—10:00和15:00—20:00,而环鄱阳湖地区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05:00—10:00。(4)不同季节降水比率、频率日变化特征存在略微差异,降水比率和频率的双峰型结构均开始于4月下旬,但降水比率结束于6月上旬,降水频率结束于6月中旬。降水比率、频率在其他时间均为单峰型结构。其中,3月至4月中旬、9月下旬到11月峰值分别出现在00:00—10:00和05:00—10:00,6月下旬至9月中旬峰值主要出现在15:00—22:00。短时强降水比率和频率的日变化在3月至4月上旬为单峰型,峰值主要出现在00:00—10:00;4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双峰型为主,峰值主要出现在05:00—10:00和15:00—20:00;7月下旬至9月中旬又转为单峰型,峰值主要出现在15:00—20:00。
- 肖安尹小飞刘献耀
- 关键词:小时降水短时强降水日变化
- 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暴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被引量:9
- 2002年
- 参考了近年来有关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暴雨间相互作用的文献,主要论述了低空急流与中尺度暴雨、高低空急流耦合与中尺度暴雨之间的关系。指出暴雨的研究主要是使用滤波、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暴雨的诊断研究还是集中在垂直速度、水汽通量、辐合辐散等方面,有必要寻找并研究新的指数和物理量。
- 陈建萍尹小飞丁可清
- 关键词:次天气尺度中尺度暴雨
- 应用WRF模式对江西一次暴雨过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WRF耦合RUC、NOAH两个陆面过程,对2006年4月11—12日发生在江西境内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模式输出的水文平衡和能量,尤其是土壤湿度、地表径流、土壤温度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WRF模式耦合两个陆面过程均能模拟出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空间、时间分布和强度,而WRF-RUC提供了更加真实的降水时空分布预报。
- 汪薇尹小飞张瑛
- 关键词:暴雨WRF模式陆面方案
- 利用CINRAD WSR-98D探测飑线天气过程被引量:9
- 2004年
- 根据南昌CINRADWSR 98D天气雷达获取的 2 0 0 2年 4月 5日的平均径向速度场和强度场回波资料 ,结合当日探空、5 0 0hPa及地面天气形势等资料分析发现 :2 0 0 2年 4月 5日的强风夹带飑线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 ,在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及层结稳定度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特征 。
- 杨梅尹小飞黄祖辉李玉芳李玉林
- 关键词:飑线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强度场
- 江西省乡镇预报业务服务系统研究
- 郭达烽单九生郑婧张瑛吴静支树林刘献耀朱星球尹小飞金米娜郭艳
- 该项目为气象自然灾害预报技术领域,为减灾防灾服务。主要科技内容:项目围绕服务需求入手,从不同气象要素、灾害天气形成的机理和预测理论出发,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依托,综合利用多种监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尺度数值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