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常斌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公路
  • 3篇路基
  • 2篇电阻率
  • 2篇电阻率法
  • 2篇视电阻率
  • 2篇高密度电阻率
  • 2篇高密度电阻率...
  • 2篇高速公路
  • 1篇电法
  • 1篇电法探测
  • 1篇动水
  • 1篇动水压力
  • 1篇有限元
  • 1篇瑞雷波
  • 1篇瑞雷波法
  • 1篇湿度场
  • 1篇实例分析
  • 1篇水泥路
  • 1篇水泥路面
  • 1篇水压力

机构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贵州高速公路...

作者

  • 6篇尹常斌
  • 4篇李俊
  • 3篇曾胜
  • 3篇张锐
  • 2篇李振存
  • 1篇廖增
  • 1篇韦慧
  • 1篇刘利
  • 1篇赵健
  • 1篇甘先永

传媒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特许经营高速公路财务数据测算理论及实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根据湖南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方法,分析和确定了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两个主要指标,得到了该高速公路财务数据测算的基本状况。
刘利尹常斌
关键词:工程经济高速公路财务评价评价指标特许经营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路基空洞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高密度电法应用于已运营公路路基空洞病害无损检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依据长沙绕城高速公路路基空洞病害模拟试验,分别对同路段预埋病害区和正常路基区进行探测,并结合干燥空洞的电性特征,探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温纳排列对路基空洞病害的探测应用.通过比对分析探测结果可知,预埋病害区探测结果显示视电阻率有明显异常区域,并且视电阻率异常区位置及尺寸与预埋空洞大致相同.这也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路基空洞病害检测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尹常斌李振存曾胜甘先永李俊张锐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
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被引量:20
2013年
针对现有路基病害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速度慢、对交通影响大以及很难在运营公路上进行路基病害检测等问题,本研究从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及瑞雷波法检测原理出发,对上述3种检测设备进行改造,设计了路基病害综合处理平台,提出了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耦合天线探地雷达,并对高密度电法电极及瑞雷波法检波器布设方法进行改造,可实现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检测;以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指标及检测对象互补性为基础,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可实现路基病害综合检测;通过路基病害综合处理平台,可实现路基病害检测数据的联合解译及路基病害的可视化及网格化显示.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路基病害检测精度与效率,大大促进路基检测与养护水平的发展.
曾胜李振存赵健韦慧尹常斌李俊
关键词:路基病害
高密度电法探测既有公路路基湿度场的应用技术研究
随着公路建设网络的全面展开,公路的检测养护工作变得日益繁重。路基作为道路的主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道路的使用性能,路基破坏可直接导致交通瘫痪,造成经济损失。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诸多因素中,路基土的含水率分布是其中最重要...
尹常斌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湿度场视电阻率
文献传递
瞬态瑞雷波法在高速公路边坡勘察中的应用
2014年
为了使高速公路边坡勘察更加准确、快捷和经济,本文以炎汝高速公路某边坡为依托,利用瞬态瑞雷波法对边坡地质情况进行勘查,分析了基岩埋深及岩面的起伏情况,并选取部分瑞雷波测点采用GY-100型钻机进行钻探,把钻机钻探结果与瞬态瑞雷波法探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运用瞬态瑞雷波法对边坡进行地质勘探是可行的,相对钻机钻探的勘察方法,瞬态瑞雷波法具有分辨率高、经济等优势,值得在边坡勘察项目中广泛应用。
李俊郑飞军尹常斌张锐
关键词:瞬态瑞雷波法
基于Ansys WB的板底动水模型流固耦合分析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动水运动规律的微观机理,以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已有的二维模型进行创新,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建立板底动水耦合模型,采用3D模型简化模拟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动水压力与面板之间的耦合状况,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滞留水运动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曾胜张锐尹常斌李俊廖增
关键词:流固耦合有限元水泥路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