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居艳娟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炎
  • 7篇风湿
  • 6篇疗效
  • 6篇类风湿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风湿关节炎
  • 4篇动脉
  • 4篇痛风
  • 3篇结缔组织病
  • 3篇甲氨蝶呤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清
  • 2篇益赛普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关节炎
  • 2篇皮质激素

机构

  • 2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21篇居艳娟
  • 18篇郭迪斌
  • 15篇李荣平
  • 14篇陈琥
  • 12篇谷晓晶
  • 8篇王飙
  • 5篇甘凤英
  • 4篇周序锋
  • 3篇孙剑芳
  • 2篇谢东明
  • 2篇钟文婷
  • 1篇魏俊
  • 1篇阳贻红
  • 1篇孙小勇
  • 1篇朱金海

传媒

  • 7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口服甲氨喋呤片治疗,试验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艾拉莫德联合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血清中TNF-α、VEGF含量及RF、ESR及CRP等指标分别为(3.15±1.21)分、(226.13±6.31)pg/mL、(814.04±14.43)pg/mL、(13.12±3.22)U/mL、(11.44±2.14)mm/h、(9.13±1.82)U/mL;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血清中TNF-α、VEGF含量及RF、ESR及CRP等指标分别为(5.87±1.73)分、(310.82±9.59)pg/mL、(1006.68±11.14)pg/mL、(46.80±5.33)U/mL、(32.84±6.15)mm/h、(27.47±7.24)U/mL。试验组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可长时间服用。
居艳娟郭迪斌陈琥李文琦
关键词:甲氨蝶呤艾拉莫德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MTX、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地塞米松(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均用甲基泼尼松龙500 mg/d,连用3 d,再减为40~80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MTX、DXM 10 mg鞘内注射,每周1次,1~3次;对照组联用环磷酰胺(CTX)0.5~1.0 g/m2,2~4周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沉、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均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住院(23±12)d,2例穿刺后出现一过性头晕、呕吐症状;对照组住院(39±26)d,3例出现恶心症状;治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症状;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可明显改善活动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郭迪斌李荣平陈琥居艳娟谷晓晶甘凤英
关键词:甲氨蝶呤鞘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神经精神狼疮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二科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3年1月~2014年9月实施标准化抢救CP前和2014年9月~2016年12月实施CP后分为对照组和CP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CP组则根据我院自创的STE-ACS临床路径进行诊治。以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满意度等为评价指标。结果 CP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6.7%)(P<0.05);CP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97±2.11)d短于对照组[(13.32±3.25)d](P<0.05),CP组平均住院费用为(52342.8±160.25)元,低于对照组[(72361.2±193.25)元](P<0.05);CP组平均药物费用为(7224.28±106.23)元低于对照组[(8319.23±116.35)元](P<0.05)。CP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1.67%)(P<0.05);C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的广泛应用效果预期满意,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办法,更好地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收费、节省卫生资源、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周序锋谢东明居艳娟钟文婷朱金海
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依托考昔与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托考昔组及美洛昔康组,每组60例。依托考昔组服用依托考昔120 mg/d,美洛昔康组服用美洛昔康15 mg/d,测定患者疼痛的自我评分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依托考昔组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依托考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美洛昔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效果优于美洛昔康。
郭迪斌居艳娟李荣平谷晓晶
关键词:美洛昔康急性痛风安全性
依托考昔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患者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依托考昔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对患者炎症反应、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托考昔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45例。依托考昔组采用口服依托考昔,地塞米松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经药物治疗后,检测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RS)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数与治疗有效患者数。结果治疗后,两组WBC、CRP及ERS均较治疗前呈显著下降(P<0.05);地塞米松组ERS减缓明显优于依托考昔组(P<0.05)。地塞米松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与依托考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考昔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均有良好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地塞米松对控制炎症反应效果更明显。
陈琥李荣平居艳娟谷晓晶郭迪斌
关键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急性痛风
基于成人斯蒂尔病性别分析的8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男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所存在的差异性。结果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3-21。男性组夏季住院比例比女性组患者要高,冬季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临床中首发症状为皮疹,男性组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且咽痛、肌痛、肝大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上升程度高于男性组(P〈0.05)。所有患者均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患者分布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由于性别不同导致发病季节、临床表现、检测指标均存在一定统计学差异。
郭迪斌李荣平居艳娟谷晓晶甘凤英陈琥
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性别差异
右胸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冠状动脉再狭窄检测的作用
2016年
目的:评估附加V3R^V5R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检测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症状患者再狭窄诊断能力的作用。方法:129例在RCA和/或LCX接受PCI的患者,术前进行运动试验,6个月后,所有患者为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均接受第二次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记录运动中标准12导联和V3R^V5R导联的数据。结果:129例患者中,其中右冠状动脉狭窄80例,回旋支狭窄26例,双支血管狭窄23例。6个月后,分别有6例(RCA)、2例(LCX)及3例(双支血管)出现再狭窄。PCI术后使用V3R^V5R导联运动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有改善(分别为73%VS 55%,97%VS 80%,73%VS 21%,97%VS 95%,95%VS 78%,除了阴性预测值外,P均<0.05)。PCI术后运动试验导致最大ST段下移值(毫米)在12导联中无变化(1.4±0.3 vs 1.5±0.3,P>0.05),而在V3R^V5R导联中有下降(0.2±0.2 vs 1.2±0.2,P<0.01)。结论:对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附加V3R^V5R导联可以提高标准运动试验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力。
周序锋居艳娟谢东明阳贻红钟文婷
关键词:右胸导联再狭窄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IgG、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G、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唾液流量、泪流率高于对照组,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症状及免疫功能、RF水平。
居艳娟李荣平周盛辉胡晋郭迪斌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干燥综合征疗效IGG类风湿因子
艾拉莫德治疗伴白细胞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伴白细胞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艾拉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且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60例,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来氟米特片及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比较2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量缓解情况和白细胞减少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指标、疾病活动指标[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DAS28)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量缓解情况即ACR20、ACR50、ACR80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症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9.231,P=0.002);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χ^(2)=4.320,P=0.038)。结论伴白细胞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艾拉莫德治疗疗效较好,可促使成骨细胞分化,减轻炎性反应,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居艳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艾拉莫德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口服甲氨蝶呤10 mg,1次/周,静脉注射5 mg/kg的英夫利西单抗,第1次给药后的第2、6周及以后每隔8周给予同量的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持续治疗),观察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发生率、关节压痛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迪斌王飙甘凤英陈琥李荣平居艳娟谷晓晶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