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亮

作品数:133 被引量:863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6篇心肌
  • 52篇梗死
  • 51篇心肌梗死
  • 41篇急性心肌梗死
  • 27篇动脉
  • 26篇血管
  • 25篇溶栓
  • 25篇冠状
  • 24篇心肌梗塞
  • 24篇梗塞
  • 24篇冠状动脉
  • 17篇急性心肌梗塞
  • 15篇心肌梗死患者
  • 15篇溶栓治疗
  • 13篇急性心肌梗死...
  • 12篇疗法
  • 12篇介入
  • 11篇心病
  • 10篇溶栓疗法
  • 9篇蛋白

机构

  • 1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市大兴区...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石景山医...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0篇崔亮
  • 50篇胡大一
  • 49篇杨新春
  • 38篇顼志敏
  • 35篇王乐丰
  • 26篇徐琳
  • 21篇王红石
  • 18篇魏妤
  • 16篇赵文淑
  • 16篇葛永贵
  • 16篇徐立
  • 13篇陈牧雷
  • 12篇张涓
  • 12篇李惟铭
  • 11篇邹阳春
  • 10篇倪祝华
  • 10篇吴雅峰
  • 10篇高明明
  • 9篇林向敏
  • 9篇王铁

传媒

  • 15篇中国医药导刊
  • 13篇中国介入心脏...
  • 11篇中国医刊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急诊医学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级医刊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13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13篇2002
  • 10篇2001
  • 4篇2000
  • 10篇1999
  • 9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背景:许多研究认为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靶肽段,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参与了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不清楚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其它心脏病有关。目的:本研究拟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探讨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这两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40例AMI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发病2-4周血清中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同时以41例正常人(NC)为对照组,结果:(1)自身抗体阳性率:AMI组发病24小时内心脏β1和M2受体自峰抗体的阳性率为15%(6/40),和17.5%(7/40)与NC组的7.3%(3/41)和9.8%(4/41)比较无差异(P>0.05),AMI组发病2-4周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2.5%(17/40)和50%(20/40),明显高于NC(P<0.01),(2)自身抗体滴度;AMI组发病24小时内心脏β1受体自身抗体平均滴度为1:8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2(P<0.05),M2受体自身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36.2,与对照组的1:23.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MI发病2-4周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滴度分别为1:54.4和1:8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存在于AMI患者血清中,它们可能参与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病理生理过程,也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变化相关,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仅存于AMI发病2-4周患者的血清中,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在AMI后2-4周开始参与并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曾文军崔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Β1受体M2受体自身抗体
急性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左主干(LM)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从1995年1月至200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完成1793例AMI患者的急诊经皮介入治疗(PCI),其中共有15例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85)(60.6±10.4)岁。回顾性分析这1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1例患者表现为aVR导联以外的广泛导联ST段压低,其余14例均表现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例(66.7%)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所有患者均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接受急诊PCI治疗。急性期死亡9例(60.0%),存活的6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其中1例于术后4年猝死。对比分析的结果,提示术前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能是影响此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LM急性闭塞所致的AMI患者病情凶险,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急性期死亡率高。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可以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徐立王乐丰杨新春葛永贵王红石佟子川李惟铭倪祝华崔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
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观察女性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3年内接受静脉溶栓 3 0 2例 (AMI)患者中的 83例女性AMI的临床疗效。结果  ( 1 ) 83例女性AMI与 2 1 9例男性患者比较 ,溶栓后梗塞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明显为低 ( 57 8%比 73 5% ,P <0 0 1 ) ,尤其3 8例≥ 60岁的老年女性比 92例老年男性明显为低 ( 55 9%比 73 0 % ,P <0 0 2 5)。 ( 2 )经溶栓治疗的男性AMI患者比女性的 5周死亡率 ( 4 1 %比 1 4 5% ,P <0 0 1 )及中度以上心衰率 ( 1 4 2 %比 2 6 5% ,P<0 0 5)明显为低。结论 国人女性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但其临床疗效似乎低于男性患者。
顼志敏陈牧雷崔亮徐琳胡大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女性溶栓疗法
北京降压0号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对比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北京降压0号是由利血平、硫酸双肼苯哒嗪、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已经应用多年,但1次/日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尚未系统观察。本试验根据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并按照Ⅱ期临告床试验要求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苯磺酸氨氯地平为对照药物,进一步观察了北京降压0号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孙宁玲吴彦洪昭光谢英崔亮赵秀丽刘国树谢晋湘刘丽芳王海燕黄永麟吴印生何桂英张金枝程龙献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北京降压0号原发性高血压病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双盲对照研究
高敏C-反应蛋白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和裸支架植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植入雷帕霉索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和裸支架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226枚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和102枚裸支架(裸支架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植入梗死相关动脉。在术前、术后8h和术后24h取静脉血测量血清hs—CRP。结果Cypher支架组和裸支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hs—CRP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有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血清hs—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h和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有无主要心血管事件上,Cypher支架组内在各时间点血清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内在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植入裸支架的STEMI患者。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升高,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多;急诊PCI治疗植入Cypher支架的STEMI患者,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血清hs—CRP升高无明显关系。
迟永辉杨新春王乐丰崔亮高明明王红石赵文淑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裸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3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管是否接受溶栓治疗,于确定诊断后定期从外周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修饰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modified,ATM)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结果溶栓开始2小时后,血浆ATM显著性增加(8580±2459μg/L比2322±1059μg/L,P<005),4小时达峰植(11698±3365μg/L),持续3日以上;血浆DD于2小时即达到峰值(675±241mg/L比259±127mg/L,P<005),维持8小时以上,24小时以后恢复正常。在溶栓组病人,不同采血时刻血浆ATM和DD的平均值呈明显正相关。未溶栓组病人血浆ATM和DD浓度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溶栓疗法激活凝血系统,与血栓溶解的标志物(DD)呈明显正相关。本研究应用的抗栓措施和抗栓剂不足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早期应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可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减少血栓再闭塞的发生。
许俊堂胡大一翁心植李俊华肖洁郑虹伟朱佐民崔亮顼志敏
关键词:心肌梗塞恶性凝血酶溶栓疗法
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短期疗效及谷峰比值判断
采用动态血压、偶测血压和生化检查等方法评价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降压0 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谷峰比等降压指标的结果和安全性。
孙宁玲魏嘉平崔亮洪昭光杜雪平
关键词:北京降压0号
文献传递
高浓度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高浓度极化液(GI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用Swanganz导管评价了GIK对21例AMI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GIK组和对照组,GIK组患者给予高浓度极化液[25%葡萄糖,80mmolLKCI,50IUL普通胰岛素,1.5ml(kg·min)]输注24h;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后6h、12h、18h、24h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RAP、PAP、PAWP、SBP、DBP、MAP、SV、CI、SVRI、PVRI、LVSWI和RVSWI)。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似,其中20例患者接受再灌流治疗,基线时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均衡。心率、SBP、DBP、MAP、RAP、LVSWI和RVSWI在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GIK输注对这些参数也无明显影响;PAWP在开始的12h逐渐上升,然后缓慢下降(F=3.75,P=0.02),两组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开始的12h,GIK组SVRI和PVRI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两组的变化趋势不同(F=4.71,P=0.02);GIK输注可提高SV(F=4.11,P=0.03)和CI(F=4.40,P=0.02)。结论高浓度GIK对AMI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无不良影响,在AMI早期,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李延辉张磊张海泳高明明杨中苏杨新春崔亮张麟于学忠朱华栋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液动力学极化液血管阻力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标准将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10例)和非TIMI出血组(140例),分析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达到TIMI出血标准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12.5%vs4.5%,P=0.13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仅有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是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OR=1.458)。两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vs2.7%,P=0.565)。结论在≥65岁的老年AMI患者中,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杨新春徐立王乐丰葛永贵王红石李惟铭倪祝华刘宇崔亮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血小板减少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脏破裂的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监护室(CCU)确诊为AMI患者共1324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脏破裂18例。结果:前壁梗死509例,下壁梗死52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87例。发生心脏破裂18例(1.36%),其中游离壁破裂9例,室间隔穿孔9例。13例发病72h内破裂,5例在发病4~7d破裂。男性8例(8/973,0.82%),女性10例(10/351,2.8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5)。发生心脏破裂患者年龄[(72.6±8.2)岁]明显高于无破裂者[(63.3±12.2)岁,P=0.000]。成功再灌注治疗者心脏破裂发生率(5/575,0.87%)明显少于无再灌注者(13/749,1.74%,P=0.041)。所有合并心脏破裂者全部死亡。前壁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发生明显多于下壁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1.32%,0%,P=0.041)。结论:AMI合并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1.36%,其预后极差。女性、高龄、前壁梗死患者易于发生心脏破裂。成功再灌注治疗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
徐琳崔亮刘佳梅葛永贵王红石于丽平杨新春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