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福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卤化银微晶中掺杂的Ca离子对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在卤化银微晶沉淀过程中不同量的Ca离子掺杂对其离子电导和照相性能的影响。掺杂Ca离子使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曲线上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相应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崔学福荣惠林崔保师王素娥程虎民
- 关键词:卤化银掺杂介电损耗钙离子
- 中子照相发展趋势
- 高能中子照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基础在于物质衰减(吸收及散射)引起中子强度的变化。高能中子照相比x射线及γ射线照相更为优越,它能穿透铅罐而查清罐内是否存在含碳、氢的物资,而x射...
- 崔学福刘霞杨新民
- 关键词:中子照相无损检测
- 文献传递
- 片状多层结构卤化银微晶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Ⅰ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利用可控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片状多导层结构Ag(Br,I)微晶,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单个微晶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碘离子在微晶中的分布正如所设计的那样呈层状分布。EDS分析结果表明,富碘层的碘离子向无碘层迁移,且富碘层的碘浓度愈高,迁移的趋势愈大。并用介电损耗Dember效应、表面显影和化学成熟等方法研究了片状多层结构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唐正文崔学福王素娥
- 关键词:微晶感光性能卤化银彩色胶片
- 银超微细颗粒的形貌、尺寸控制合成技术
- 刘春艳张志颖崔学福聂士东
- 该项目建立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明了计算机控制的自反馈中试合成设备,选择性使用单注到多注技术并结合微过程控制,利用湿化学方法研制出不同尺寸的单分散、多分散,表面光滑、或多突起(不同长度)、或毛绒结构的球形颗粒,片状、...
- 关键词:
- 关键词:微细颗粒
- 铱盐掺杂对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
- <正> 一前言卤化银感光材料虽然现在遇到电子影像的冲击,但是由于它具有电子影像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人们为了提高卤化银的感光性能仍然在不段地进行努力。对于感光度的提高,一方面是改进颗粒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掺杂微量的金属...
- 李莉杨新民崔学福刘春艳
- 文献传递
- 采用分步合成法改进碘溴化银微晶的性能
- 本文介绍了采用分步法合成碘溴化银微晶的方法,首先利用自动平衡双注仪合成碘化银微晶,将上述微晶按所需百分量加到合成底液中,然后制备出碘溴化银微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善乳剂的感光性能.本文中以制备板状卤化银微晶为例,讨论相关...
- 崔学福
- 文献传递
- 铱盐掺杂对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
- 2003年
- 本文阐述了一项用铱盐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的增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说明,在卤化银颗粒内部形成的铱增感感光中心,捕获光电子后在颗粒内部形成潜影,因而会降低感光度,而颗粒表面形成的铱增感感光中心能形成表面潜影。
- 李莉杨新民崔学福刘春艳
- 关键词:卤化银乳剂感光度感光材料
- 一种卤化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带有四个较大(0001)晶面的光敏卤化银颗粒,这种颗粒至少含有90mole%碘化银,它们是由四个六面单角锥卤化银晶体连体构成,四个六面单角锥体的角锥部分形成连体,其四个角锥体的底部则立体对称地向空间伸展,...
- 徐永恩崔学福
- 文献传递
- 溴碘化银薄片乳剂颗粒中碘离子分布对潜影分散的影响被引量:2
- 1989年
- 碘溴化银乳剂薄片颗粒的潜影分散与碘离子在颗粒中的分布有关。本文用交叉光楔曝光技术测定了由次潜影造成的潜影分散,并根据所测出的潜影分散度和乳剂的表面感光度,对内、表敏的分布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碘离子分布在颗粒边缘的乳剂,其表面潜影分散度要比碘离子均匀分布的颗粒更甚,后者且表现出内、表敏度竞争的现象。
- 刘权战师荣崔学福王素娥任新民
- 关键词:溴碘化银乳剂碘离子潜影感光度
- 颗粒内部的碘离子对碘溴化银微晶照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研究了用连体四角锥碘化银为晶核制备类似于四面体碘溴化银微晶和用六方角锥碘化银为晶核制备片状碘溴化银微晶的方法 ,并对两种不同微晶的结构 。
- 崔学福徐永恩
- 关键词:微晶感光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