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科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线粒体DNA...
  • 3篇控制区
  • 2篇单倍型
  • 2篇笛鲷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分析
  • 2篇线粒体
  • 2篇基因流
  • 2篇红鳍
  • 2篇红鳍笛鲷
  • 1篇灯光围网
  • 1篇灯光围网渔业
  • 1篇多齿蛇鲻
  • 1篇遗传分化
  • 1篇英文
  • 1篇鱼类
  • 1篇渔场
  • 1篇渔业
  • 1篇稚鱼
  • 1篇珊瑚礁

机构

  • 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崔科
  • 3篇董丽娜
  • 3篇李永振
  • 3篇江世贵
  • 3篇艾红
  • 3篇李娜娜
  • 3篇于杰
  • 3篇陈国宝
  • 2篇朱文聪
  • 2篇孙冬芳
  • 1篇史赟荣
  • 1篇杨其彬
  • 1篇章丽萍
  • 1篇孙典荣
  • 1篇李玉芳
  • 1篇黄梓荣
  • 1篇李夏
  • 1篇马振华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2011年中...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鲮群体的遗传结构
鲮(Cirrhina molitorella)隶属鲤科、野鲮亚科,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水利工程、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造成鲮野生群体的资源量持续衰退。本研究通过测定了东南亚的鲮6个群体的线粒体DNA...
崔科江世贵
关键词:单倍型基因流
文献传递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鲮群体的遗传结构
鲮(Cirrhina molitorella)隶属鲤科、野鲮亚科,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水利工程、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造成鲮野生群体的资源量持续衰退。本研究通过测定了东南亚的鲮6个群体的线粒体DNA...
崔科江世贵
关键词:单倍型基因流
文献传递
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被引量:24
2010年
为评价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和更好地保护其鱼类,根据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的历史资料对西沙群岛及其16座岛礁的珊瑚礁水域鱼类物种数目、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16座岛礁的G-F多样性指数作了分析。结果显示,西沙共记录鱼类661种,隶属于25目、93科、305属。其中,永兴岛(351种),华光礁(173种),东岛(160种)记录鱼类物种数目较多。西沙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60.2,各岛礁的Δ+与物种数目无关。中建岛、晋卿岛、玉琢礁等岛礁鱼类平均Δ+显著低于西沙鱼类Δ+。西沙鱼类Δ+小于陆架和河口区鱼类Δ+,说明珊瑚礁海域鱼类亲缘关系比陆架和河口区域的都要接近,此外大尺度上,一般纬度越低,中国海洋鱼类Δ+越小。但G-F多样性测度各指数由物种数目的大小决定,一般物种数目较大的岛礁G-F多样性各指数也相对较高,而RG-F指数更适合该海域鱼类多样性的测度。以石岛为例初步探讨了G-F指数为负的原因,一是物种数目较少,二是多样性测度的关键函数Y=-XLnX并不是单调函数所致;物种数目较大的岛礁如永兴岛、华光礁、东岛等应该成为西沙珊瑚礁海域鱼类保护的重点区域。
史赟荣李永振艾红陈国宝卢伟华李希国李娜娜于杰董丽娜崔科孙冬芳
关键词:珊瑚礁
南海北部海域多齿蛇鲻的种群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对南海北部海域5个多齿蛇鲻地理群体(北海、湛江、茂名、东莞、汕尾)共7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在78个个体的568bp序列中共检测到48个单倍型,39个变异位点。经分子变异等级分析(AMOVA)得出5个地理群体内遗传变异度为98.82%,群体间遗传变异度仅为1.18%,各群体间成对遗传变异固定指数FST值在0.00024~0.03008;78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5。通过对基于序列片段构建的NJ树和基于序列单倍型利用中介网络法构建的群体间关系网的分析发现,5个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遗传分化差异不大;再结合种群、种及属的界定标准,判定5个多齿蛇鲻群体归属于同一种群;而且,在经历快速增长、变异和瓶颈期之后,多齿蛇鲻种群就以小群体模式继续快速增长,形成地理群体。
孙冬芳董丽娜李永振卢伟华李希国于杰黄梓荣艾红朱文聪崔科李娜娜
关键词:多齿蛇鲻种群分析
红鳍笛鲷仔、稚鱼摄食、消化与食物选择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明仔、稚鱼阶段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投喂轮虫的最适密度和颗粒饲料驯化时间,文章研究了不同轮虫投喂密度下,红鳍笛鲷仔鱼的生长、存活和食物选择,并采用生长、存活、RNA/DNA比率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饲料驯化时间[13 dph (孵化后天数,W13)、16 dph (W16)、19dph (W19)和22 dph (W22)]对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虫投喂密度显著影响红鳍笛鲷仔鱼的摄食、饵料选择、生长和存活,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1)时,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个·mL^(–1)和30个·mL^(–1)处理组。颗粒饲料驯化实验中,W19和W22处理组个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W13处理组个体的RNA/DNA比率最低。22 dph时,W13和W16处理组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根据研究结果,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喂养期间,轮虫密度对仔、稚鱼的食物选择性存在显著影响,建议在红鳍笛鲷初始投喂阶段使用10~20个·mL^(–1)的轮虫密度投喂仔鱼,红鳍笛鲷13 dph即可驯料,而最佳驯料期为16~22 dph。
崔科杨其彬杨其彬
关键词:红鳍笛鲷存活RNA/DNA比率
东黄海鲐鲹鱼资源丰度、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1998-2004年七年间东黄海区鲐鲹鱼国营灯光围网生产统计资料和相应年份的海洋表层水温(SST)数据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表征指标(Elnino3.4A),参照渔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以31°N线将东黄海区域划分为南...
崔科
关键词:灯光围网渔业SST厄尔尼诺
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黄鳍马面鲀种群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片段为遗传标记,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和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5个黄鳍马面鲀群体的遗传结构,以判定南海北部不同海域之间及南海北部与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黄鳍马面鲀的种群归属。结果表明,在156个个体的779 bp Cyt b同源序列中共检测到56个变异位点和58种单倍型,5个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2 95~0.004 15,遗传分化性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0.820 1~0.980 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02 62~0.004 69)的特点;分子方差分析和遗传分化指数显示,黄鳍马面鲀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和群体系统发育树结构均未出现明显的以地方群体为单位的家系式分支或者聚簇。比较5个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发育关系并结合种属界定标准判定,南海北部和南沙西南部陆架5个黄鳍马面鲀群体属于同一个种群。
李玉芳李永振陈国宝孙典荣于杰崔科
关键词:种群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分化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鲮群体的遗传结构
本研究通过测定了东南亚的鲮6个群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片段(979bp)分析鲮的珠江水系群体(北江、西江肇庆段及南宁段)、海南岛(三亚、白沙)以及老挝湄公河水系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如下,在182个个体发现190个变异...
崔科江世贵
关键词:鲮鱼线粒体DNA
文献传递
红鳍笛鲷胚后发育的条件优化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 Bloch 1790),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俗称红鱼、红笛鲷,台湾名赤鳍笛鲷,属广盐性鱼类,大多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区。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和...
崔科
关键词:红鳍笛鲷消化生理
文献传递
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生物多样性特点(英文)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该海域记录的鱼类种类有620种,隶属于26目98科301属。地理分布以印度-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西太平洋3种类型为主,典型珊瑚礁鱼类的科属类型突出,证实了该水域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量以及高生产力的特性。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得出,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77、11.58、23.85),(3.07、6.33)和(2.06),与东沙群岛海域较为接近,且明显高于东海陆架区海域,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数值分别为60.0和164.0,其中△+低于东海陆架区(65.7),高于东沙群岛海域(55.2),说明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组成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海区近而比东沙群岛海区远,这可能与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主要受南海反气旋式环流系统所支配,环境因子变化大有关。对比我国同处于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海区的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并对10科典型的珊瑚礁鱼类进行相对丰富度和相似性指数分析,发现任意两海域之间典型珊瑚礁鱼类科的相对丰富度差异均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同处西太平洋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心,起源同源有关。西沙和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较为相似,基本体现了距离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的特点;其鱼类组成的多样性符合以世界物种多样性高的三角区为中心,呈降低的梯度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支持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地理位置靠近世界物种多样性高的三角区。
朱文聪李娜娜艾红章丽萍李夏崔科董丽娜陈国宝李永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