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锡璋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新颖抗血栓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被引量:8
- 1991年
- 为了解决血液流经医用材料时在表面会凝聚血栓的问题,就需在严格地选用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材料的同时,设计出材料表面肝素化的方法。Pellethane
- 应锡璋万锃侯少列顾振军
- 关键词:医用材料
- 一种新颖的抗血栓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4
- 1996年
- 聚氨酯和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直接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在聚氨酯管的内壁生成了光滑的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经全血凝固时间的检测,新鲜人血注入聚氨酯-肝素接枝管后搁置5昼夜,电镜检查其管壁未见血栓痕迹。凝血酶时间等检测表明,接枝管起着抗血液凝固的功效,且肝素不脱落。经红外光谱测试,差谱中的新吸收谱带1165和1339cm ̄(-1)表明聚氨酯和肝素分子之间生成了新共价键N-SO_2或O-SO_2的SO_2官能团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 应锡璋王蓓蓓姚诗凯朱建国朱立红邵慧珍马挺姚洪熹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抗凝血性
- 肝素化聚乙烯导管抗凝血性能的评估被引量:2
- 1995年
- 聚乙烯导管的内壁和肝素充分接触16h后,再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制成肝素化抗凝导管。经10例次鼠尾动脉冲洗检测和股动—静脉旁路对照试验表明:肝素化抗凝导管可重复使用,血液流经该抗凝导管24h以上未见栓塞,切口处无渗血。新鲜人血灌入肝素化抗凝导管及其对照管内静搁5d发现,唯肝素化抗凝导管内无肉眼可辨血栓形成。
- 应锡璋王蓓蓓姚诗凯周怀发朱立红邵慧珍
- 关键词:聚乙烯管肝素化抗凝血性能
- 肝素化医用高分子抗凝管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6年
- 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固定在医用高分子(例如聚氨酯、聚乙烯)管内壁。获得了内壁光滑的且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新颖材料。经凝血时间(CT)和凝血因子(KPTT、PT、TT)时间的测定,这种抗凝管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功能,并且管壁上固定着的肝素不脱落。鼠血流经抗凝管后24小时以上仍不会形成血栓,切口处也不渗血。经接触角测定和复钙时间测得,氩等离子体轰击并完成肝素接枝在高分子表面的最佳合成时间是12秒。
- 应锡璋王蓓蓓姚侍凯朱建国朱立红邵慧珍黄明智周怀发王弘远
- 关键词:抗凝管低温等离子体肝素化医用
-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的结构分析被引量:5
- 1992年
-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优异耐曲挠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聚醚型聚酯氨酯是用于人工心脏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但是其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仍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因而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仍需给患者静脉注射肝素之类的抗凝剂,但肝素的剂量往往难以控制,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
- 应锡璋陈明姚诗凯姚洪熹竺品芳
- 关键词:聚氨酯肝素
-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反应和材料表面的初步分析被引量:9
- 1991年
- 医用离分子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是人工器官的一个基本要求。型号为Pellethane 2363-80A的聚氨酯是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材料。作者在聚氯酯的表面以共价健方式与肝素直接接枝共聚。并且对聚氨酯肝素的接枝共聚物和聚氨酯两种材料的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以及体外凝血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前者材料的抗凝血性能优于后者;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表明,我们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合成方法,在聚氨酯表面与肝素以共价健方式接枝共聚已获得成功。
- 应锡璋陈明万锃候少列丁正明顾振军
- 关键词: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物等离子体
- 接枝肝素血导管用于动物实验的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我们用口径仅 0 .6 m m、内壁接枝肝素的血导管 ,经 14只大白鼠的尾动脉测血压试验与股动静脉搭桥对照实验 ,结果显示 ,同一根接枝管在各只鼠尾动脉重复使用仍抗凝血 ,切口处不渗血 ,内腔也不会大出血。整个实验中不需外加抗凝剂。用粗细不匀的接枝肝素血导管 ,经 4只兔、4条狗的股动脉测血压与股动静脉搭桥对照实验发现 ,虽然内壁接枝肝素血导管的抗凝血效果显著改善 ,但管内仍有血栓条形成。而管壁却无血栓痕迹。血栓条从粗细交叉锥形处首先形成。实验结果表明 ,因为血流阻力与血导管半径的 4次幂成反比。血导管越细 ,则血流阻力对血导管半径的变化越敏感。所以研制人工血导管时 ,其口径应与血管口径一致。
- 应锡璋周怀发黄明智王弘远
- 关键词:血流阻力动物实验
- 医用高分子材料肝素接枝管的抗凝性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血导管的内壁固定肝素的目的是使血导管具有持续的抗凝血功能,使得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心脏、血管表面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这个课题是近三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关注的前沿科学。由于肝素是大分子酸性粘多糖,从而用常用的化学接枝手段将其固定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内壁有较大的难度。常用偶联剂为中间介质,使肝素间接地固定在高分子内壁,虽达到肝素固定在高分子材料的内壁的目的,但抗凝效果差。
- 朱立红邵慧珍应锡璋陈明
- 关键词:医用高分子材料化学接枝体外血栓抗凝效果
- 超细改性 Bi_2O_3 的制备及其在抗血栓医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6
- 1999年
-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物是具有抗血栓功能的医用材料,可用于制备介入导管,但导管的薄壁内必需填充不透X射线的氧化铋粉末.氧化铋粉末经超细化和改性化干法处理,制成粒径d50=0.35μm,≤5μm(97%)的超细粉末.经氰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剂处理,得到聚氨酯-氧化铋超细粉的匀相溶液;浸渍-旋转-烘干得超细改性氧化铋补强的聚氨酯管;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肝素处理,完成了供血液相容性检测用的抗血栓接枝管.全血凝固时间指标测试表明,抗血栓接枝管48h以上仍未在管壁有凝血.切开接枝管,用扫描电镜对其内壁作放大104倍检查,管壁未见血栓痕迹.
- 马挺应锡璋
- 关键词:抗凝血性聚氨酯
- 碳酸钙补强的抗血栓材料成型工艺
- 1999年
- 研究了用超细碳酸钙补强的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材料的成型工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肝素以共价键形式直接固定在聚氨酯材料制成人工器官内壁.经DSC和TG对碳酸钙补强的聚氨酯溶液和纯聚氨酯溶液的热分析知,最佳加热温度100℃,保温时间:在玻璃凸模上浸渍所得第一层聚氨酯溶液需烘55min;此后再次复层的溶液需烘90min.经全血凝固时间的检测,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界面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功能.
- 马挺应锡璋
- 关键词:超细碳酸钙聚氨酯肝素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