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舟

作品数:2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重彩
  • 5篇文化
  • 4篇文化生态
  • 4篇化生
  • 3篇绘画
  • 3篇工笔
  • 3篇国画
  • 2篇眼光
  • 2篇永乐宫壁画
  • 2篇元代
  • 2篇中国画
  • 2篇水墨
  • 2篇重彩画
  • 2篇写意
  • 2篇写意性
  • 2篇美学
  • 2篇花鸟
  • 2篇工笔花鸟
  • 2篇壁画
  • 2篇表现力

机构

  • 12篇湖北美术学院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天津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21篇张一舟
  • 11篇刘虎
  • 3篇何问俊
  • 2篇董娅娜
  • 2篇孙晨霞
  • 1篇肖世孟
  • 1篇武金勇

传媒

  • 8篇天津大学学报...
  • 4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广东蚕业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荆楚学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材料
材料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作品本身。因此,熟悉材料的性能才能更好的表达作者本人的意图。每种不同的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殊属性不应被用于替代另一种材料,而应尽可能的发挥到新的高度,中国画从来都是重...
张一舟
关键词:重彩水墨表现力
工笔重彩绘画的写意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工笔重彩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它注重意象的营造,表现风格与写意绘画中的写意性有着同源的特征。文章分析了传统写意美学与工笔重彩绘画的关系,以及"写意性"与写意、写意画的区别,对工笔重彩的写意性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力图揭示体现工笔重彩绘画的写意美的艺术文化本质及其学术价值。
刘虎张一舟孙晨霞董娅娜
关键词:写意性
元代文化生态下的“众工之事”与“文人之事”
2016年
一个稳定的文化生态所采用的风格,必然是占绝大多数的绘画表现形式,借以反映这个时代的集体心理倾向。元代有技无道的工匠和有道无技的文人,在中国美术史中常被习惯性视为对立关系。但"众工之事"与"文人之事"在元代的文化生态之下,不如说是互补关系。两者相互比照,相互共生就像是道教"太极"的阴阳两端。更多的是对对方的依赖,而不是排斥,它们均需要依靠对方的存在,来突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张一舟刘虎
关键词:文化生态
“岩彩”与“重彩”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被作为一种外来材料看待的"岩彩",实际与中国传统的"重彩"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这种天然矿物材料的使用曾出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美术史中,而在中国两者虽同出于"重彩",但是来源各异,一个体现含蓄性,一个具有表现性。在中国对这本属于自己传统的艺术,感到了一定程度的陌生,理智而客观地正视两者的"差异性",使其脱离异国趣味,回归到中国传统轨道中来,同时也考验我们对传统文化异化后所具有的包容和消化能力。
张一舟刘虎
关键词:岩彩重彩
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及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的重彩颜料及技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传入日本之后很快地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在元代以后却停滞不前。日本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不仅更完整于中国,而且态度也更为积极。20世纪初,随着大批的中国学生赴日系统地学习绘画技法,重彩由此传回中国。这种绘画材料上的回流,不仅给中国现代重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拓展了重彩的表现空间。通过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和比较,建立互补性的认识,有利开拓视野及思路,促进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
张一舟何问俊
永乐宫壁画形式美学蠡论被引量:1
2013年
永乐宫壁画作为元代典型的大型道教绘画,只有当它与环境联系起来才能被彻底理解,因为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永乐宫壁画的形式美学才会表现出"自己命运的意义"。永乐宫由一门三殿组成,祭祀的功能各有不同因而其壁画的形式被分为仪式性、说教性两类。宗教艺术所反映的是人们对宗教教义中恒常问题的连续解答,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受普遍法则约束框架下的毫无个性的进化过程。所以其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也是一个不断被发现,并持续地改变观者感知能力与认识进程的过程。
张一舟刘虎
关键词:形式美学仪式性
金属材料在日本重彩画中的地位探究
2014年
日本使用金属材质大面积贴敷金银箔制作重彩画,这种独特艺术造型手法始终贯穿于日本美术发展史中。一方面,这代表着日本特权阶层的独特喜好,另一方面,日本四季分明的地理气候造就了日本人对色彩的喜好。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日本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力图揭示其极力摆脱中国文化数千年来的影响,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也是其确立自身文化价值的需求。
张一舟刘虎
关键词:重彩金属
先秦“五正色”色相考被引量:9
2011年
先秦文献所说"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究竟是什么样色彩,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文章通过对古文献梳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对先秦时期"五正色"的色相特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色相分析。结果表明,先秦时期所说的"正色"是指当时的丝绸颜色规范,为了使丝绸颜色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先秦时期则以野鸡羽毛的特征来界定"五正色"的色相。对比先秦时期丝绸染色方法和染色结果,证实了先秦时期"五正色"正是野鸡羽毛的五种主要色块。
肖世孟武金勇张一舟
关键词:色相
众工之事
永乐宫的壁画作为整个永乐宫道教建筑范畴的一部分,满布在一门三殿之内,壁画总面积高达1005.68平方米。题材的丰富、画技水平的高超都在继承唐、宋以来优秀的传统之上有所发展,尤其可贵的是形成了自身元代道教题材的绘画特点,成...
张一舟
关键词:文化生态
众工之事
永乐宫的壁画作为整个永乐宫道教建筑范畴的一部分,满布在一门三殿之内,壁画总面积高达1005.68平方米。题材的丰富、画技水平的高超都在继承唐、宋以来优秀的传统之上有所发展,尤其可贵的是形成了自身元代道教题材的绘画特点,成...
张一舟
关键词:文化生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