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色、问题与取向被引量:15
- 2020年
- 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具有政府主导、公共信用、广义信用等鲜明特色。当前,应厘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广义信用”内涵、信息信用发展方向、服务市场功能属性等三大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同信息化、数字经济、新经济业态的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经济的多主体协同监管、政务和市场信息流通共享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丽丽张丽丽
- 关键词:信用体系公共信用
- 由组织信任到平台信任:平台经济中的信用制度研究——基于广义信用内涵分析的视角被引量:3
- 2020年
-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正常运行建立在以组织为核心的包括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等系统信任的基础上。数字社会中的信任机制建立在数据分析和后台算法等信息基础上。在广义信用即信任的凭证和依据的内涵下,信用与数据呈现深度融合。平台经济是平台主体依托自身先进的信息数据记录、分析、加工的技术优势,通过信息审核、信息披露、数据分析、隐私保护、智能监管、公众共治、全流程记录和评价等措施,取得公信力向公众提供信任服务并对用户进行信用管理的经济形态。由于记录和分析大量数据,平台存在着算法不透明、利益最大化驱动、信息不对称风险加大等自身公信力下降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用监管制度,保证平台自身信用水平的提升。
- 张丽丽
- 关键词:组织信任平台经济信用制度
- 新发展阶段我国信用学科建设方向思考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信用治理体制机制基本成型。在新发展条件下,随着我国信用工作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向成熟完善阶段加快转型,信用工作对原本落后于实践的信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阶段,特别是近期在国家有关“交叉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下,基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现状,通过系统梳理信用学科建设未来发展方向,从信用与数字经济、信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与国家治理体系三大方面对当前我国增设信用学科特设专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示例方向。
- 张丽丽张丽丽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高质量发展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纵深发展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应有之义。为满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完善的要求,理论研究需要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性质和目标进行再明确,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再认识,对市场主体“守信”标准和境界进行再提升。下一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授信监管体系、以引导帮扶为导向的激励体系和以主体为中心的信用权保护体系,其推进路径包括:发挥政务诚信导向作用,推动信任与激励监管目标实现;提升数字平台信用水平,强化对主体信用权的保护;加强信用服务业信用管理引导,建立行业合规自律体系;补齐乡村信用建设短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 张丽丽张丽丽
-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监管
- 论电子证据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证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的纠纷日益增多,使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兴的证据形式逐渐走进法学研究领域。但对于电子证据的定义、特征、法律定位等基本问题,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
- 张丽丽
- 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数据交易信用管理体系:特征与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作为新质生产要素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标准化性等新质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构建可信的场内交易体系是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探索构建数据交易信用管理制度,以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引导交易双方进场交易是解决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体系缺失、数据流动不足、场内交易不活跃的“突破口”。数据交易信用管理体系包括统一互联的数据要素确权登记、数据要素交易相关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分场景的数据要素分级分类系统和数据流通全程可记录追溯系统等四大要件,以及在此基础上运行的进场交易、信用承诺、容错管理、可信认证、质量评价、信用评估、分类管理和信用惩戒等机制,这些机制确保了数据交易信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 张丽丽张丽丽
- 关键词:场内交易
- 中表婚及其禁止
- 张丽丽
- 关键词:社会变迁择偶
- 子宫内膜癌雌激素非基因转录效应分子机制研究
- 张丽丽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钙离子流
- 中国社区信息化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开展。“社区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管理和信息服务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逐步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我国城市组织结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含义与美国的“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概念相近。
- 赖茂生樊振佳张丽丽
-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信息服务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居民生活质量
- 信息社会下信用经济的要素、特征与基本问题辨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广义信用的概念分析信用经济的内涵,以及行为、信息、数据、标准四大构成要素,提出信用经济具有主体可识别、组织边界弱化、个体才能发挥、智能高效运行的特征。信用经济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应区别信用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在研究对象、理性自私人假设、个体差异假设、信息对称性假设中存在的差异;由于信用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应用,信用经济活动不仅表现为"物物"交换,还表现为具有由"智力、道德"等人的自身因素所决定的更为复杂的活动特点;在信用经济中,经济、技术和制度紧密融合,信用、货币和价格体系将同时运行发挥作用,生产要素和产品从"物质"属性向"人的智慧"属性转变。
- 张丽丽
-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