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乐中

作品数:1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地质
  • 3篇地下水
  • 3篇水化学
  • 2篇地质灾害
  • 2篇断裂带
  • 2篇水源地
  • 2篇突水
  • 2篇裂带
  • 2篇煤矿
  • 1篇单位涌水量
  • 1篇底板
  • 1篇底板突水
  • 1篇地层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断层
  • 1篇信息量模型
  • 1篇液态水

机构

  • 8篇长安大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作者

  • 11篇张乐中
  • 3篇姜军
  • 2篇孙芳强
  • 2篇唐亚明
  • 2篇冯卫
  • 1篇常中华
  • 1篇窦妍
  • 1篇赵法锁
  • 1篇徐永
  • 1篇侯光才
  • 1篇赵振宏
  • 1篇陈新建
  • 1篇杨天亮
  • 1篇何青峰
  • 1篇陈厚军
  • 1篇李政国
  • 1篇方长生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人民长江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沿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是西秦岭活动块体内部的一条相对活动断裂,区内地震活动性强,地质灾害较发育。采用信息量法和Newmark累积位移法分别计算区内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并辅助定性分析法综合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估结果既考虑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各项综合指标,又考虑了力学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地震动力学参数,使得评估结果与地质灾害实际分布情况更为接近,这在地震地质灾害多发区制图和地质灾害预测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为在同类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冯卫冯卫赵法锁陈新建张乐中
关键词:信息量模型地质灾害
柴达木盆地北缘某煤矿放射性地质环境研究及评价
2022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某煤矿在煤炭勘查过程中发现多个钻孔含煤岩系存在放射性异常,为了进一步了解今后煤矿开采过程中其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伽马辐射剂量率测量、氡浓度测量及采样测试等手段进行了放射性地质环境研究评价。研究表明煤层本身放射性整体偏低,煤层顶底板(围岩)放射性偏高,其中M2煤层顶板岩层为限制使用类,但作为建筑材料堆放处于安全范围内;空气氡、水氡浓度属于安全范围内;周边土壤与地下水放射性均处于安全范围内;综上煤矿开采对放射性地质环境影响不大。煤灰中放射性核素显著升高,部分超出可接受范围,处理利用时需要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同时建议追踪调查相关煤使用区的放射性地质环境。
孙玉琦李永红张乐中梁振新王伟超马小海李潇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地层
煤层底板带压开采危险性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对于煤层在带压开采条件下的底板突水预测及危险程度评价,目前主要有突水系数法及斯列萨列夫公式。通过对突水系数的不同计算公式与斯列萨列夫公式的比较,指出了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另外,介绍了考虑含水层富水性因素的Ts-q评价新方法。研究结论可为煤层底板带压开采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张乐中许田柱
关键词:突水系数单位涌水量煤层底板突水
利用水化学特征识别桑树坪煤矿突水水源被引量:39
2013年
及时准确地找到突水水源,是解决矿井突水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桑树坪煤矿主要含水层水样进行常规水质分析,并通过Piper三线图揭示了矿区不同地下水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并通过出水点与背景值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正确地判断出了该矿区突水水源为奥灰岩溶水。研究认为,水化学特征分析是一种快速判别突水水源的有效方法。
张乐中曹海东
关键词:突水水源
甘肃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沿线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断层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甘肃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是西秦岭活动块体内部的一条相对活动断裂,区内地震活动性强,地质灾害较发育。通过资料搜集、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总结了该断裂带沿线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并基于GIS技术开展了地震地质灾害断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沿线的地质灾害在历史时间上绝大部分发生在1654年罗家堡地震同期及之后至今的时间范围内,在水平空间上具有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沿沟谷的成带性和流域的集中性等特点,在垂直空间上斜坡各部位发育的地质灾害数量相差不大,但大部分地震滑坡的剪出口位于斜坡中部及上部。区内断层效应作用较明显,距断裂带越近,地震地质灾害发育数量和密度越大;活动断裂的上盘比下盘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密度更大;地震地质灾害的优势主滑方向近似垂直于法阵断裂走向;越靠近极震区,地震地质灾害点密度尽管有所增加,但增加速率明显减小;随着离极震区越来越近,地震烈度越来越大,尽管单位面积发育的地震地质灾害点数有增长缓慢的趋势,但地震地质灾害面积增长速率却是直线上升的。
冯卫冯卫唐亚明唐亚明李政国
关键词:地质灾害GIS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水化学证据——以查布水源地为例被引量:14
2009年
从水化学角度出发,利用查布水源地水化学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分析了查布水源地地下水的循环规律。结果表明:从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规律及从东西部水化学演化规律对比特征来看,水源地地下水在东部边界接受补给,地下水从东向西径流,在西边界排出区外。从水化学成分的垂向变化特征得出:包乐浩晓苏木以东的地下水从上向下径流,包乐浩晓苏木以西的地下水从下向上径流,地下水由中深层向上顶托补给浅层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浅循环与中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150~200m之间;中循环和深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600m左右。
孙芳强侯光才窦妍方长生姜军张乐中
关键词:水源地水化学类型垂向变化地下水
库计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以库计水源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从外围分水岭向内以及由内部分水岭向周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总体上沿地下水流向,呈HCO3型→HCO3·Cl型→HCO3·SO4·Cl型→SO4·Cl型逐步过渡变化规律;在垂向上,中、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分带规律不明显,深部地下水水质略差;在时间上,由于白垩系含水层厚度巨大,垂向水力联系密切,且水位埋藏普遍较深,季节性变化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有限,地下水水质相对稳定。
张乐中许田柱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奎屯河新龙口右岸山体崩塌原因及再次失稳可能性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奎屯河新龙口段山体历史上多次发生山体塌滑破坏,最近一次山体崩塌较为反常地发生在1月寒冷季节,而不是通 常的7、8月雨季,针对该段山体频繁发生破坏而且还出现反季节崩塌这种特殊情况,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作用、地形地貌、气 候及降水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论述了产生崩塌的原因,同时指出这次反季节崩塌产生的触发原因在于气候反常造成雪水入 渗、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冻融,裂隙中液态水结冰产生膨胀力诱发了此次山体崩塌。采用赤平投影分析论证了潜在崩塌的可能 性问题,指出发生此次崩塌后的右岸山体仍然未达到稳定状态,还可能再次发生破坏,同时应用实体比例投影法圈定了最有 可能破坏的山体位置并对崩塌方量进行了计算,从而对山体潜在崩塌可能性及规模有了一定把握,对该段山体崩塌的防治具 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常中华陈厚军张乐中杨天亮
关键词:崩塌山体区域地质液态水塌方
盐池北部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对能源基地后备区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利用盐池县北部不同深度86件地下水样品氟含量测试结果,探讨了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对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平面分布受地形地貌控制,即汇水洼地和基岩梁岗的地下水氟含量高,风积沙带的氟含量低;在垂向上,受地下水循环更替速率影响,第四系风积砂和环河组100~200m地下水的氟含量较低;白垩系环河组砂泥岩中氟含量较高是高氟地下水的直接原因,四周封闭的洼地地貌形成强烈的蒸发积盐环境,是大面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弱碱性、高TDS和SO4·Cl-Na型水等水化学特征,有利于地下水中氟的富集。
徐永姜军孙芳强张乐中赵振宏
关键词:高氟水
陕西省府谷县大石板沟泥石流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府谷县大石板沟地处黄土沟壑区,由于附近人类活动影响,大量弃土堆填于大石板沟上游沟谷内,结合地形地貌及区域降雨条件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增大了大石板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即可能产生人为泥石流。对人为泥石流的特点、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采用科学治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阻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许田柱张乐中姜军
关键词:泥石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