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环

作品数:32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中华鲟
  • 6篇引物
  • 6篇微卫星
  • 5篇物种
  • 4篇种间
  • 4篇物种鉴定
  • 4篇SSR引物
  • 4篇达氏鲟
  • 3篇单胞菌
  • 3篇养殖
  • 3篇气单胞菌
  • 3篇亲子鉴定
  • 3篇人工养殖
  • 3篇人工增殖
  • 3篇种质
  • 3篇种质鉴定
  • 3篇鲟鱼
  • 3篇基因
  • 3篇繁殖
  • 3篇ACIPEN...

机构

  • 28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南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海洋馆
  • 1篇香港海洋公园

作者

  • 30篇张书环
  • 25篇危起伟
  • 18篇杜浩
  • 9篇张辉
  • 7篇邸军
  • 6篇刘志刚
  • 5篇吴金明
  • 5篇王成友
  • 5篇黄君
  • 4篇辛苗苗
  • 4篇沈丽
  • 4篇阮瑞
  • 3篇梁志强
  • 2篇袁汉文
  • 2篇许巧情
  • 2篇王崇瑞
  • 2篇乔新美
  • 2篇张磊
  • 2篇陈细华
  • 2篇李罗新

传媒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淡水渔业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55
2013年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危起伟李罗新杜浩张晓雁熊伟张辉沈丽吴金明张书环王成友李创举柴毅李奕慰乔新美刘志刚高宇鹏甘芳
关键词:中华鲟饵料生态调控人工繁殖性腺
达氏鲟gdf11基因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克隆了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生长转化因子gdf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基因cDNA。达氏鲟gdf1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98 bp(不包括Poly A),开放阅读框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19 bp;3非编码区长88 bp。通过Signal P软件预测含有N端21aa的信号肽。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显示,gdf11在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和鳃中的表达量较高;不同水流条件下,鳃和心脏gdf11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静水中鳃gdf11表达量是流水(流速27.0±3.0 cm/s)的4.70倍,而心脏中的表达量是流水的2.72倍。这暗示了gdf11可能在呼吸代谢中发挥功能。
杜浩冷小茜张书环叶欢沈丽刘志刚陈细华危起伟
关键词:基因克隆
用于几种鲟鱼物种鉴定的SSR引物对组、试剂盒、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几种鲟鱼物种鉴定的SSR引物对组,其包括正向引物P4‑58F和反向引物P4‑58R,其中正向引物P4‑58F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反向引物P4‑58R具有如SEQ ID NO.2所...
张书环杜浩张辉阮瑞危起伟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9
2017年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可感染该病,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水,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缓慢生长型的抗酸杆菌,进一步通过16S r DNA和IS2404重复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Mycobacterium liflandii相似性最高。将10尾健康子二代中华鲟3次体检的血液参数与4尾分枝杆菌感染子二代中华鲟12次检查的血液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在26项生理生化指标中,有9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钠、氯、钙、总蛋白、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TWBC)和谷丙转氨酶(ALT),其中TWBC、中性粒细胞和ALT这3项指标显著升高,其他指标显著下降,说明分枝杆菌感染对鱼体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较大。采用盐酸卡纳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三种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给药时间75 d,治疗后腹水明显减少,RBC、血红蛋白、PCV、MCV和球蛋白这5项血液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说明药物治疗初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病程的加剧,该尾鱼最终未能治愈。以上结果表明,分枝杆菌在中华鲟广泛流行,对中华鲟的危害较大,目前尚未见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关键词:中华鲟人工养殖分枝杆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及PCR检测引物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及PCR检测引物及应用,发明人首次从中华鲟中分离出了一种中间气单胞菌,该细菌为中间气单胞菌(<I>Aeromonas </I><I>media</I>)A...
张书环邸军黄君杜浩危起伟周琼
文献传递
用于中华鲟亲子鉴定的SSR荧光标记引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中华鲟亲子鉴定的SSR荧光标记引物及应用,本发明成功筛选并合成10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该引物可以用于建立中华鲟亲子鉴定技术,并且公开了所使用的亲子鉴定的试剂盒。将所合成的不同荧光颜色的PCR产物混合后测...
张书环辛苗苗危起伟
文献传递
一种从大鲵体表粘液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大鲵体表粘液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所述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保存样本;2、置换乙醇;3、裂解细胞;4、沉淀蛋白;5、沉淀DNA;6、洗涤DNA;7、获取DNA。将160微升1mol/L的氯化钠水溶...
张书环危起伟梁志强
文献传递
用于欧鳇和闪光鲟物种鉴定的SSR引物对组、试剂盒、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欧鳇和闪光鲟物种鉴定的SSR引物对组、试剂盒、鉴定方法及应用,其包括正向引物P3‑89F和反向引物P3‑89R,其中正向引物P3‑89F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反向引物P3‑89R具...
张书环杜浩张辉阮瑞危起伟
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被引量:18
2020年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年龄10~20龄的492尾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为30~169 kg,体长为140~258 cm,肥满度为0.77~1.26,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1×10–5L2.9658(R²=0.9076,n=492)。74尾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成熟比例为15.04%,成熟个体中雄鱼体重[(60.73±14.53)kg]和体长[(172.27±13.46)cm]均小于雌鱼体重[(88.39±29.14)kg]和体长[(193.37±18.90)cm];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0龄,平均为(14.96±1.93)龄,雌鱼最小成熟年龄为12龄,平均为(17.84±1.80)龄。雄鱼催产成功率为76.36%,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49.11±13.38)s,精子寿命为(220.75±56.47)s;雌鱼催产成功率为57.89%,产卵量为(13.43±6.79)万粒,卵径(3.97±0.15)mm,卵重(0.046±0.013)g,受精率为(42.72±27.82)%,孵化率为(51.61±32.41)%,出苗量为(4.44±5.67)万尾。与野生中华鲟相比,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个体体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趋势,人工保种面临挑战。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关键词:中华鲟子一代人工养殖繁殖生物学
濒危物种川陕哲罗鲑在汉江上游太白河再发现被引量:7
2014年
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隶属于鲑形目(Sahn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哲罗鲑属,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29°~33°N秦岭以南长江流域北侧一级支流岷江水系和汉江水系的上游山区激流环境中,是欧亚大陆鲑鳟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的种类。
杜浩李罗新危起伟张书环王成友孙庆亮杨晓鸽李雷
关键词:汉江上游濒危物种哲罗鲑鲑鳟鱼类欧亚大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